影子跟读训练法在高校日语听力教学方面的应用
2013-08-15周婷婷
周婷婷
影子跟读训练法(shadow-exercise)是一种鹦鹉学舌式的跟读训练方法,是用同一种语言几乎同步地跟读目标发言人的讲话。影子跟读训练法要求跟读者紧跟在讲话者后面,保持大约半句话的距离,最后完全重复所听到的内容。许多学者都曾做过相关实验,实验中要求参与对象同时听两种信息,但只对其中一种进行跟读。事后,实验对象被要求描述两篇信息的内容特征。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实验对象能回忆起跟读过的内容,而对没有跟读的信息只能进行非常模糊的描述。证明实验对象在跟读信息的时候,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影子跟读训练法的种类与记忆能力
美国作家Norman(MemoryandAttention,1976)在其著作中详尽地对比了两种影子跟读训练方式,音位跟述(Phonemicshadowing)和片语跟述(Phraseshadowing)。
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北京大学叶蜚声、徐通锵著的《语言学纲要》中指出“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跟述即跟述者重复念出每个他所听到的声音,无需等待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位的结束(甚至是一个单词的结束),所以跟述者与说话者保持基本同步。而片语跟述意为跟述者在与说话者间隔一定时间后,跟述出说话者的意思。换句话说,在第二种练习方法中,跟述者要等待一个完整的片语或是意群后才可开始他们的跟述活动。
跟述的目的是加深记忆。人类记忆心理学中把记忆分为短期记忆(Short-TermMemory,STM)和长期记忆(Long-TermMemory,LTM)。短期记忆的含义是短时期内保存信息。如记录电话号码、姓名、地址等。短期记忆最重要的特征是信息保持时间很短。在未经复述的条件下,大部分信息在短期记忆中保持的时间相当有限。通常在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如果想要把进入短期记忆的信息长期保持,就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复述。复述可以大声进行,也可以是无声的。因为短期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非常短,并且容量有限,所以如果此时插入新的信息活动,将会导致信息超出短期记忆的容量,大脑中的信息将会很快衰退并被遗忘,而且无法恢复。但如果对接收的信息加以复述,便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如果再经过精细复述便可转入长期记忆中加以保持。因此,复述是使短期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期记忆的关键。长期记忆是能够保持几天到几年的记忆。
根据以上原理,近年来,一些外语教学者把影子跟读训练法引入国内外语教学中。从表面上看,影子跟读训练法是一种对声音的跟踪练习,这一练习要求学习者对声音呈现的刺激信号即时发出反映,并表现在自身的发音上。无论是利用音位跟述还是片语跟述。这种练习方法都可以帮助学习者将听到的短期记忆的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的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二、影子跟读训练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尽管如此,与说、读、写相比,听力教学方法的开发却相对较慢。很多人认为在学习“说”的过程中听力水平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因此把重点放在“说”上,把“听”认为是“说”的附属品。实际上,在日语听力问题上最大的难题就在于如何能跟上目标语的速度。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如何提高自身的专注力、定力、注意力。这一点通过影子跟读训练法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影子跟读训练法在高校日语听力课堂上的实际应用如下:教学时间为每周一次,每次的训练时间为课堂90分钟内的30分钟。
首先,在第一堂课上介绍影子跟读训练法的研究背景。影子跟读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进行的一种行为。把听到的快速的语音通过内语的方式进行复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相当于一定程度上也理解了目标语的内容。听到的声音快速地在心里反复可以避免信息流失。因为大脑中枢神经的声音带可以储存一定的信息量。影子跟读训练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听到的意思,进而加深对听到内容的总体理解。而对听到的相对陌生的外语几乎同时地进行模仿和复述,这一行为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影子跟读训练法对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其次,练习内容要有一定的信息价值,能够让学生感兴趣。播放练习内容时,前两遍可以采用音位跟述的方法,音频时间一般为1分钟。在这1分钟里,初次利用影子跟读训练法的学生也许会感到紧张,完全跟不上。但不必担心恐慌,这是正常反应。通过反复练习,学生会逐渐适应说话人的语速。克服这个阶段后,可以逐步晋升到片语跟述练习,也就是刻意地和说话人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例如2个单词或是3-5秒,然后再复述出原文内容。
最后,要对练习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促进学生加深理解。练习完成后,要求学生针对练习内容各自录入1分钟演讲。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锻炼了记忆能力和记忆广度,还了解了不同的背景知识,如经济、文化、历史等,此外,学生在跟读练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进行纠音练习,所以影子跟读是一举两得的听力训练方法。
三、影子跟读训练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影子跟读训练法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听到内容的总体理解。有的学生通过几次训练,可以非常流利的跟上录音内容,而且跟的很紧。但是等做完以后老师问他:“你能给我说下刚才那段讲了什么吗?”学生却说不出来。这样的影子跟读训练其实是失败的,因为信息根本没有进入他的大脑。而如何让影子跟读训练法变得更加有效,这一点尤为重要。
(一)选择适当的材料
目前市面上的日语录音材料种类众多,很多都可以用来进行影子跟读训练。但建议使用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听力原文。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听力题由日本专业的广播员录音。内容也最贴近日本人的生活,是很好的练习材料。
(二)不看原文不做笔记
找好材料以后,开始听录音。开始的2-3遍一定不要看听力原文,也不要做任何的笔记。一般两个句子为一组,或者一个长句子为一组。练习初期在落后1秒的情况下开始跟读,先进行音位跟述,然后过渡到片语跟述练习。跟读过程中一定要用脑子记,不然就只是简单的鹦鹉学舌了。一组跟完以后进行复述,尽量使用原词原句式,但学生不知道自己复述的怎么样,因此要进行录音,方便练习后进行检查。
(三)练习后及时检查
让学生听自己复述的录音,对照听力原文,把跟不上的、单词说错的或者根本不认识、说不出来的地方划出来。然后反复读,读顺以后再进行第二轮影子跟读,然后再次录音检查,再把有问题的地方划出来反复读,这其中录音和检查这两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四)一心四用
有些学生反映,在进行影子跟读训练时发现耳朵听到的都是自己的声音,听不清录音后面的内容。有的学生还故意把耳机音量调大,觉得这样就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这种现象很常见,也是进行影子跟读训练的一个必经过程。影子跟读训练其实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边听、边说、边想、边记的能力。是将四项技能同时进行应用的能力。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但是对外语人才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更加需要训练。影子跟读训练其实也是一种分脑训练,一心二用已经不够了,要一心四用。学生既要努力地听材料说了什么,又要分析它的逻辑,方便自己记忆,然后再说出来。其实这跟耳机音量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适中就好。
影子跟读训练法的练习初期,有些学生会觉得无法适应,不能完整地复述一句话的内容,也许只能跟上开头的几个单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跟读能力甚至是听力都不可能轻易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需要学生付出相应的努力。教师应多鼓励引导,贵在坚持。
[1]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ClaireKramsch.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玉井健.「リスニング指導法とし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風間書房,2005
[4]迫田久美子.「日本語指導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基礎的研究」2004年度日本語教育学会秋季大会予稿集,2004
[5]山根繁.「音読が学習者のプロソディーに与える効果」外国語教育メディア学会第44回全国研究大会発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