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阶段和环境锁定及其对"嬗变型模式创新"的指认
2013-08-15何关银
□ 何关银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理论的功能集中表现为通过解决问题改变世界;恩格斯也强调过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从列宁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同志,都十分强调时代、实践的应用创新理论。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及其实际关系的基本观点的重心是:立足于“实践标准”与理论的实践应用并创新理论。如果应用 “实践标准”、创新理论的学术逻辑去认识实践模式,就可以得出时代的阶段和环境锁定,及其对“嬗变型模式创新”指认这一理论观点。
一、模式创造依赖于革命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
从俄国到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这种成功的要素实际上是由时代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三个方面构成的。这三个方面形成的结构内在包含着模式存在的合理性、模式创新嬗变的学术逻辑即: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实践问题对应性最强的理论内容它是对应于革命或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这样看来,模式不可能预设,而只能是将理论与实际问题对应性最强的特殊内容相结合,并形成了特定时代、国情与国际环境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且有了效果,即彰显出特殊革命或建设道路后才能积淀成某种模式。
对此,列宁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中有明确的表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一定时代实际任务的联系。由于形势、任务都是变化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方面也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1]显然,列宁在这里强调的是,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不是学说的全部,而是与实际任务联系最紧密的被提到“首要地位”的内容。只要与一定时代实际任务相联系,并且如马克思所说能够解决问题改变世界的,就是管用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生动体现。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或实际的关系,比喻成矢与的关系,要求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2]这种思想与列宁在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中的思维逻辑是一致的,仍然强调的是“实践标准”。邓小平同志在《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文中也指出,什么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是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实现现代化。至于毛泽东同志讲过没有,并不能成为做或不做的标准。
正是从列宁、毛泽东到邓小平开创了强调“实践标准”选择性的应用并发展,才成功地解决了革命和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形成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实践标准”的支持、检验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模式。
站在模式视角看理论、看实践过程与结果,都是嬗变。理论从丰富学说嬗变为首要地位;实践从问题嬗变为正确的道路及其创新了的理论。而模式嬗变创新的学术逻辑是与实践标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不确定实践标准,嬗变创新的学术逻辑与标准是根本提不出来的。
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内涵、特征及其对模式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从列宁到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都是主张“实践中心”的,并为坚持这个中心形成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作为中心的实践是什么呢?按照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说法,实践就是千百万人持久的为实现一个确定目标的创造历史的行动。实践嵌入了人的认识与行动的主体性结构与过程,它的本质必然指认革命性创新或嬗变性创新。
实践嬗变性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为了更好的目标所作出的新选择。马克思说过,即使是最弊脚的工程师,在建筑一座房屋前,头脑里就一定先有了这座房屋的蓝图。工程师即使已经有了关于“一座房屋的蓝图”,在具体修建中也有若干主客观未曾料到的情况发生,必然再作若干修改,这就是实践嬗变的过程。如果房屋建设很成功,这种建设房屋的理论与实践嬗变的内容综合体,就可能被社会肯定性地称为“模式”。这就是实践中心对理论与实践双重嬗变的指认问题。
实践创新的效果是什么?是实践不断具有“转折性”的特征。实践创新所引发的转折效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工作重点”的转移。工作重点转移产生的必然性,来自于实践问题的根本变化或问题阶段性特征的变化。比如,1918年3月至4月间,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后,必然要把当时以创造更高劳动生产率为特征的问题,即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3]列宁同志讲的实践转折,是时代问题从夺取政权向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性转折。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讲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从加快发展向科学发展,是属于同一现代化时代及其问题条件下,发展阶段性特征要求的转折。
理论的嬗变性创新内涵是什么?或许主要是指革命或建设中的创新理论上具有“颠覆性”的特征。革命或建设会发生时代变迁、客观情况突变,使得理论创新具有了“颠覆性”的特征。而我们所说的“模式”,一般都是指因理论创新的颠覆性、实践创新转折性而正确解决了时代、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总和。由此看来,模式的真正含义,不应该被解释为通行模式概念讲的是某事物的形式;只要事物相同,模式可以复制。模式所以正确,关键在于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解决了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模式指认的不是事物的形式,而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理论对模式嬗变创新的意义在于为模式创新提供思想支撑点。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已有理论中与模式创新对应性强的部分与新创造出来的理论共同支撑模式创新实践。如果已有理论为模式创新提供的支撑点不够,就会创造出新理论来加强支撑。凡成功的模式,都是由已有理论与模式创新对应性强的部分与新创造出来的理论共同支撑。二是理论为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模式提供合法性的价值根据。社会领域中的模式常常存在这种情况,实践效果的成功无法否认,但是,人们的普遍价值认可又成问题。
三、成功模式对以“理论硬核”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创新式样的指认
从模式视野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真实状况:理论维度呈现的不是已有理论的体系,而是理论中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可以被提到“首要地位”加以凸显的内容;实践维度彰显的是人们为解决时代问题在被提到“首要地位”加以凸显的理论内容帮助下历史的首创努力。由于实践创新的基本轨迹是行动跟着问题走,所以,实践创新的式样或许无法从式样上概括,但可以从思想路线、思路等视角进行概括与探寻。
与模式直接相关的理论是被提到“首要地位”加以凸显的内容,这个内容的学术表达是什么呢?可以用“理论硬核”来表达。拉卡托斯提出了“理论硬核”这一概念,作为库恩“范式创新”理论的补充。什么是理论硬核?经济学者阿朗·基尔曼在《经济理论的演变》一文中指出,理论硬核就像一座山脉中的高低错落,是有一脉相承的“脉络”相连的山峰。每个山峰是相对独立的,每爬上一座山峰就会看到一个新天地;站在新山峰上回头看更矮的山峰不是多余;往前看,现在站的山峰不排斥更高山峰的存在,从现在站的山峰出发才能豋上或到达更高的山峰。[5]与模式相关的理论也是理论硬核的这种结构,在模式视野中,理论之间的关系如同山脉之山峰,多元独立且相互开放,又有山之脉络蜿延相接。范式创新的内容就是理论硬核的变迁或转换,新的理论硬核的优势与生命力不在于从理论之间去比较,而在于能否开创出实践的新天地。如果用理论硬核的关系来理解模式,就可以对模式的合法性、必然性有新的视角。
四、用模式“嬗变创新”看中国模式的逻辑
“嬗变型模式创新”的逻辑皈依实践和时代。列宁是较早提出与研究时代问题的人。列宁为什么要重视时代问题的研究?在于列宁认为,不能认识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无法正确制定策略与政策,实践的成功就不可能。列宁以后的革命与建设实践证明,所谓“实践中心”的思维方式必然转化与具体化为对时代问题的正确认识与把握。模式的形成与作用发挥,主要依托于实践道路正确与展开中的过程及结果,只有实践道路选择是正确的、展开中的过程及结果也是好的,才能积淀出科学的模式。所以,模式“嬗变创新”的逻辑皈依是实践和时代的。
中国模式历经了共产党革命党与执政党两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分为若干小阶段。所以,对中国模式“嬗变创新”的线索梳理要以时代区别为基础,再兼顾若干小阶段对模式“大同小异”的影响。
作为共产党革命党时代的中国模式奠基人毛泽东同志,对如何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形成中国革命模式问题有全面阐述。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是要用“生产力标准”看问题。看其政策与实践是发展或束缚生产力、还要考虑其发展或束缚生产力之大小。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毛泽东同志通过中国近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导致中国日益落后情况后又指出,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对中国近代生产力落后与人民经济贫困与政治不自由问题,只有通过解决民族独立的民族革命、解决国内阶级矛盾的民主革命来解决。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又指出,毛泽东同志以俄国十月革命为界限,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时代环境的变化,认为十月革命后的中国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邓小平同志是自觉探索与创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奠基人,他又是从哪里切入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自觉探索与创造的呢?邓小平是沿着 “恢复思想路线→推行与坚持改革开放→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关键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中国模式提供‘合法性’”历程进行的。邓小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针对当时“两个凡是”思维盛行,强调要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即实事求是上。他认为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顺利进行。1978年8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意大利共产党人约蒂和贾益里时提出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并把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政治体制同初级阶段相联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总称“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总结,也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框架与要点的概括。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模式又已有了3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四任党中央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奋斗的过程。从而形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下总体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与现代化目标上是一致的关系。但是,实现现代化过程本身也是分阶段的,这就要求中国建设模式本身也必须进行适应新阶段的创新。这种创新阶段怎么划分?目前还没有共识性说法,但是,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阶段的划分应是一种主导性认识。
2012年7月1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在题目为《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之二。发展观嬗变的重大突破》的文章中说,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反映了我们在发展观嬗变上的重大突破。正是这发展观嬗变之路上的重大突破,使我们的发展在准确把握国情世情,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等方面都相得益彰。习近平同志在《求是》杂志2008年4月号题为《要以改革创新推进党内民主》的文章中,对中特理论体系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关系作了明确阐述,这种阐述也是理解中国建设模式随发展阶段变化而与时俱进的钥匙。习近平的文章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理论渊源上一脉相承。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2)在理论主题上一脉相承。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3)在理论品质上一脉相承。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在理论基点上一脉相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5)在理论目标上一脉相承。它们都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主要表现为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8.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0.
[3]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1991:1427.
[5]法委托万.多迪默.经济学正在成为硬科学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