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践指导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2013-08-15洪朝晖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模块

洪朝晖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的总体规划。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在对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设计和调整的时候,就应该以实践为指导,对历届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历届毕业生和相关的任课教师进行三方面的调查,收集和分析调查的数据和结果,然后制定出符合社会和学生需要的、合理的、实用的课程体系。在需求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应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安排。

一、设定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最终目标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合格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因此,用人单位的需求是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前,应以就业为导向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这就需要了解企业对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用工要求,征求并听取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目标和一些涉外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工作需求无缝对接,制定出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

现在不断发展的涉外企业更重视学生对商务知识、英语运用能力和听说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应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重视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本技能和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环境中的运用能力,尽可能地扩充商务知识,熟悉掌握商务规则和实务。

在确定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后,还应明确毕业生以后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职业标准。比如,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可以在企业、外贸公司或涉外机构从事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办公室文员等工作。

应对每个岗位的职业标准进行具体的说明和描述。如,外贸业务员: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和交易程序,能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交易磋商,能审证、改证,进行业务查询;能合理使用计价货币;进行汇率换算、成本核算及报价核算;能制作托运单据并完成订舱、报检、报关等程序;具有处理异议、索赔、理赔等业务能力。

这些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能够让课程设置更加具有实际意义,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中有明确和具体的方向和目标。

二、设计合理的课程模块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大纲》(2001)提出,英语专业学生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模块设计应该依据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课程体系与结构设计应该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明显特征。

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使用“多模块”的形式,模块设计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课和公共选修课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作用和要求说明如下。

专业基础课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达到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为构建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良好的基础。专业基础课模块应该包括以下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阅读、实用英语写作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及语言强化训练,学生能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专业必修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达到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要求。该模块应该包括以下课程:外贸英语、国际贸易、外贸函电、外贸实务流程、国际金融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商务业务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专业选修课的主要作用是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可以包括以下课程:市场营销、报关实务、商务礼仪、电子商务、单证实务、外贸英语会话等。

实践教学课的主要作用是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社会协调沟通能力,为顺利走上社会岗位打好基础。课程可以包括:现代办公技能训练、商务英语实训、外贸单证实训、报关实训等,这一模块主要参用项目实训的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公共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课程种类可以多样化,每个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开设,如跨文化交际、国际商法、国际结算等。

当然除了以上六个模块以外,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用工要求开展针对性培养,开设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为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企业。比如为货运代理企业专门开设货代英语和国际贸易地理等课程,让学生考取国际货代员资格证书;专门为涉外宾馆用人单位开设涉外酒店管理和旅游英语等课程。

三、改进考核和教学模式

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应用英语专业的教学和考核形式也应进行改进,可以积极推进、形成一套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相适应的、灵活的教学和考核管理方式。

高职课程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其更好的就业,因而课程考核也应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依据,要符合高职教育性质与特点,考核或测试的内容应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课程的考核应采用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逐步改变仅以期末考试为标准的单一考核方式。此外,还可以将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课程考核的范畴,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考核更具有职业导向性。

四、完善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教材是反映教学模式的载体,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成功的教材一方面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有利于教学法的贯彻。高职培养的应用英语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国际商务行业,他们大多在涉外企业和公司的第一线工作,所以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教材的选择既要考虑当前职业的需要,又不能忽视学生日后所遇到的职业变更及个人发展需要。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所使用的教材种类多样,难易程度不一,存在不少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材选择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形成。教材选择要坚持整体优化的理念,注重知识的及时更新,减少纯理论性的内容,增加一线实践中的实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岗位要求掌握必备的知识。在专业教材的选择上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尤其注重反映当代社会、科技和生活的发展,贴近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

五、以校企结合为课程实施的基础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说过:“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也反复强调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高等职业教育本来就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结合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技术训练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企业,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方式,根据他们的用工需求,在学校开设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为他们进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训一方面准确把握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结合教学开展实践技能的培训,实现了更高意义上的“校企办学”,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稳定而可靠的人才供需“桥梁”,也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的坚实基础。

以上所述的五个方面是课程设置的几个基本内容,在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应该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指导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全面考虑课程体系的实践应用性,设置适合发展要求的应用英语课程,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

[1]王正胜,丁素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6)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4]张书健,李玲.高职英语教材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8)

[5]余洪英.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优化课程体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