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2013-08-15刘红云
刘红云
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作者通过提供一连串的语言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读者则力图理解作者所传达的相关文字意义,即作者把意义变成语言,读者又把语言变成意义。所以说,阅读理解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书面交际活动,读者不仅要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更要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对作者所传递的信息结合当时的语境进行认知、推理和信息加工,在信息与语境假设中寻求统一;只有达到统一,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从Grice会话原则基础上发展成的关联理论为阅读理解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出发,来探讨关联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一、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
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使语用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的核心是推理,交际中语言表达和言者意图之间的分离不是靠符号规则、而是靠认知过程来弥补的,人类认知是为了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吸收和处理信息,并由已知信息推导出新的信息。也就是说,整个语言交际是一个建立前提并由此推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这个前提是以语境假设为基础的。语境即言语交际所到之处依赖的环境,包括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从语言的角度看,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某个语言单位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时所依赖的上下文,非语言环境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某个语言单位表达某个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非语言因素,如时间、地点、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语境假设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关联性程度最大的逻辑推理,从而理解作者意图的语用推理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达成默契,主要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要认知,就要寻求关联,要关联,就要推理、信息加工。最有效的阅读就是以最小的加工努力得到足够的认知效果,达到最佳关联。
二、关联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一)运用关联理论选择词义
英语中的一词多义使话语解释具有多种可能性,仅靠语法规则无法帮助听者确定言者实际意欲传递的是哪一条信息。
例1 She cannot bear children.
此句至少有两种解释:(a)She is unable to give birth to children.(b)She can’t tolerate children.
很显然,上例中的话语不能仅靠字面意义来理解。语用学的任务之一是对类似歧义话语中语义表达和实际传递的思想之间的分离现象作出解释。
在代码模式中,这种分离现象是靠代码过程来弥合的,从理论上讲,听者在接收到上例信息时,即运用相应的语法规则解释歧义;但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只有十分有限的语用现象解码规则能做到这一点。
信码模式不能确定例句(1)的意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句子的解释对语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语境的任何变化都使它改变意义,故只有在语义解释的基础上,另外求助于具体的语境信息,如果听者具备必备的语境知识,则有助于在这种意义之间做出选择。当然,语境的有效推理还需听者付出一定的努力,否则也会引起误会,闹出笑话。
例2 An expectant father paced nervously in the waiting roon of the hospital,Suddenly the door flew open and the nurse announced “Mr.smith,you’re the father of a baby boy,”A minute later she returned saying,“you have another baby boy”.Another few minutes and the nurse burst in“Mr.smith”she said excitedly“you’re the father of triplets!”
As she turned to enter the delivery room,a trembling Mr.Smith followed in hot pursuit.The nurse said,“oh,Mr.smith,you can’t come in here-you’re not sterile.”
“Sterile”意义为:“无菌的,消毒的”或“不育的,不孕的”。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位父亲理应理解护士的意思是他没经过消毒不能进产房,而这位父亲的反应是“Lady,that’s the understatement of the year。”将护士的话理解成了说他不能生育,以至闹出笑话,之所以误会护士的意思,在于他没有有效地利用语境因素来排除歧义,没有使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义性。
(二)关联原则与话语理解
阅读中通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句子、语篇没有任何生词,而话语意义却难以确定或理解。
例3 John is a machine(Levinson,1983.118)
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句子,“约翰是一台机器”。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性,听者可做出如下判断:(a)John很冷漠;(b)John 工作效率很高;(c)John 工作起来不知疲倦;(d)John喘气声很大。
话语是否具有关联性,可由它经推理获得的语境效果来判断。Wilson sperber(1986.6:27-29)指出,新的信息和现有假设构成的语境之间有三种关联方式:(1)使新的信息与语境相结合;(2)用新的信息加强现有假设;(3)使新的信息与现有假设互为矛盾或排斥。很显然,这句独立话语引起了多种解释,它们的关联性也不尽相同,假设听者此时涉入语境“John always turns down the others request for help in their financial difficulty.”这样,关联性的“显实性”和“确定性”很快就能做出话语选择:(a)较之(b)(c)(d)具有更大的关联性,因而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或者说,只有(a)才符合关联原则,其解释地位得到加强而“显实”。反之,(b)(c)(d)不能以最小处理努力获取足够的语境效果,其解释得不到确证而被排除。
(三)信息推断与关联
在信息输入过程中,由于受语篇的简约性制约或为取得某种艺术效果,作者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进行编辑,或故意略去某些细节,导致话语连贯具有一定的跳跃性,从而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
例4 The river has been dry for long time.Everyone attended the funeral.(何自然1997,136)
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没有必然的联系,要想对语篇做出连贯的理解,必须推断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省去的文字信息。根据加纳人有关河神的文化习俗,做出如下语境推断,“The river spirit is considered dead if the river has been dry for a long time,when the river spirit dies,people hold a funeral for him and everyone is expected to attend it.”
对例4句子理解的难处在于原句缺少有助于理解此句的暗示的文化信息,如果不知道作者未明示的信息,就找不到最佳关联,得不出语篇的整体意思。
例5 Allan knew that somehow he would have to get through the long winter,Then surely when spring came,and the whaling Fleets returned to the Greenland Fishery,a passing ship would pick up his signal,lower a boat,and pluck him off his icy cream.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推断出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以下两个事实:(a)He would have to get through the long winter here;(b)When spring came,the whaling fleeting would return and a passing ship would pick him up.然后作出以下推断:(a)It was already winter;(b)He was alone on an island;(c)He had no means to get away until spring came when the whaling fleeting returned;(d)What happened to him?
经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推理,我们可知主人公由于船只失事或搁浅,困在了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岛中,而不得不在这儿度过严冬。
自关联理论提出以来,它在语用学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关联理论原则对英语学习的许多方面起着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由于种种原因,阅读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单靠一些阅读技巧已经不能解决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问题,掌握并合理运用关联理论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外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何兆熊.语用学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张亚非.关联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
[5]Speber,Wilson,1986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