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013-08-15崔顾芳
崔顾芳
一、引言
高校是学生转变为社会角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就业则是这个环节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家庭而言,每个家庭都在培育高校学生的过程中花费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精力,自然就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抱着极大希望。在此情形下,若高校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将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不小的打击,其对于教育上的投资无法获得回报,直接导致家庭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造成低投资-低教育的恶性循环。就社会而言,高校学生作为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是宝贵的社会财富,同时,高校学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性格还未成熟,对社会缺乏认识。因此,若高校学生毕业之后无法顺利就业,不仅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将造成社会安全的不稳定性。就高校学生自身而言,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是检验能力的最好方式,在实现职业发展的同时又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目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针对性不强。大多数就业指导老师在进行指导工作前并没有与学生进行过直接接触,致使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特点、心理特征及其自身的优势都不了解,无法掌握学生的能力与平时表现,也无法对学生提出有效建议并帮助其发挥特长、改进不足,同时也不能向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2.缺少实践性。目前,各高校最为常见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是于校内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然而,高校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课程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众多缺陷与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1)师资力量远远没有达到实际需求;(2)课程内容忽视了树立高校学生职业素质及健全的职业观等问题,只着重于指导求职技巧;(3)缺少科学性、合理性的教材,学科属性不明显;(4)课程教学缺少实践性,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没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1]。
3.不重视网络。在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几乎都自行建立了微群、QQ群、BBS论坛等网络社区。然而,当前的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成长缺乏应有的重视,某些高校对于校内论坛疏于管理,对学生在校内论坛上反映的问题视若罔闻,导致论坛荒废甚至关闭。这种被动化的网络管理方式不仅跟不上时代发展,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同时还会降低学生情绪,激发矛盾,继而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当高校学生倾向于在网络上发表自身的意见时,教师应顺应形势,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与学生进行网络上的交流,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及职业规划,并在网络上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2]。
4.内容抽象化。当前许多高校都对就业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导致其就业指导缺少案例教学与模拟场景训练,只专注于教授学生自主创业、就业准备、面试技巧、择业心理与求职礼仪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年复一年向即将毕业的学生重复就业形势,制作简历、单位面试和签合同等内容,却没有向学生提供当年岗位需求调研预测及就业市场分析。
三、辅导员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的做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
辅导员作为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下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应围绕市场岗位的要求,从实际的角度看待高校学生就业形势,着重加强以下三点思想教育指导工作[3]。
1.诚信就业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在就业时应以诚信为本,不对自身的简历或资料弄虚作假,应恪守诚信,不在面试时夸大其词,胡编乱造,如伪造在校获得奖项、编造在校担任职务等行为,若被发现,不仅降低了自己的声誉,也破坏了母校的形象,得不偿失。
2.正确就业观的教育。辅助员应开展科学性、合理性的就业观念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树立下列几种观念:(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学生不可盲目择业,在择业前应首先将职业理想、个人情况、职业价值观、职业偏好等内在因素考虑进去,同时也应考虑到择业机会、就业观念、家庭情况、就业政策、生活环境、地域等方面的外在因素。(2)树立创业奋斗的观念。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创造社会及自身价值的主要就业途径之一。高校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既可实现自我价值,又可达到生存的目的,同时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为自己的未来找到出路。(3)树立积极主动的观念。高校学生若想尽快就业,不能守株待兔,必须积极主动地去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运用学生个体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机制,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加入到就业市场的竞争当中,主动去了解各个岗位发展现状与当前的就业形势,不依赖任何人,凭借自身的努力就业[4]。
3.文明离校教育。文明离校教育起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文明离校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通过教育,学生可从中正确认识到国家与社会、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指导学生树立健全的择业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能够理清择业、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辅导、模拟面试等就业指导活动,降低学生对于未来就业不切实际的空想,提高学生的择业技巧,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二)担当学生网络领路人
如今,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沟通方式与学习方法都因为信息网络化的全面普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若不尽快更换传统观念,深入理解网络,加强网络信息更换速度,针对网络传播功能的理念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将使面向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受到阻碍。网络是推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充分运用网络可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高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其正面的回应及指导。同时,还可通过网络查询当年岗位需求及就业形势,发掘其中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消除网络中的错误观念,扩散积极向上的思想,在网络中担当高校学生的领路人。
(三)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就业指导
辅导员在为学生制定就业指导方案前,应首先对学生的行业需求及专业特点进行掌握,然后再根据该学生特点制定方案,将个别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比起普通教师,辅导员更了解各个毕业生的情况,这也给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极大空间。针对各个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不仅能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理和就业目标,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重新认识自我,减少择业盲目性,做到科学合理地择业[5]。
(四)开展就业相关主题活动
就业招聘活动是一项学生个人与用人单位间通过沟通交流互相了解的活动,同时也是学生离校走入社会的一个关键过程,为了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应聘技巧,可开展就业相关的主题活动:(1)个人简历竞赛,通过竞赛,学生可从中获知优秀简历的设计方式;(2)举办就业招聘会及就业工作的总结研讨会,及时将宝贵的就业经验反馈给在校学生;(3)进行模拟面试,模拟面试是一种逼真的模拟招聘的程序,学生通过参加模拟面试,可深刻感受到职场氛围,降低真正面试时的紧张感,从而提高求职技能。
(五)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招聘手段的改革,就业信息已成为高校学生的就业保障与重要载体。在高校,服务部门与就业指导负责收集就业信息以及联系用人单位,而辅导员则充当着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一边在学生中宣布就业信息,鼓舞学生积极报名应聘,另一边向用人单位提供应聘学生的个人综合表现。首先,由服务部门与就业指导中心收集而来的信息多种多样,而各个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因而需要辅导员进行细致的宣传与讲解,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毕业生在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之后,用人单位除了解学生的考试成绩、思想品德评价、在校档案资料,以及考核学生的操作技术和理论知识外,往往还会向高校深入了解其有录取意向的毕业生的在校综合表现,而辅导员就需要在这一过程当中担当信息传递人。
四、结语
综合上述,高校辅导员在向高校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应进一步提高及改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帮助高校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全方面的素质,从而使学生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为国家与社会输送优秀的就业人才。
[1]段莎莎.浅析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学理论,2010,9(24):25-50
[2]刘俊灼,王钦.加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10(16):85-100
[3]张素芬,刘晶,颜雄,李婵,何振宇.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11(3):70
[4]霍仙丽.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网络财富,2009,12(13):124-130
[5]周成良.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J].科技风,2012,5(50):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