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管理问题初探

2013-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4期
关键词:热情心理素质辅导员

潘 峰

潘峰/辽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助教,硕士(辽宁锦州121001)。

高校辅导员的言谈举止、处世方法、道德品质、性格气质等都会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还与其工作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性问题。所谓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管理,是对高校辅导员心理进行有效控制和提高的总称,是一种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调节辅导员的心理问题,激发辅导员的心理机能的活动,是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辅导员心理素质构成要素

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指的是那些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品质的总称,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总和。[1]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应该具有如下的品质。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意志品质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当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时,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毅力而不动摇,在具体的行动中攻坚克难,完成任务。

爱岗敬业,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热爱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的工作琐碎而复杂,涉及到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辅导员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热情和责任心。生活需要热情,为人处世需要热情,工作更需要热情。热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了热情,整天浑浑噩噩,结果将一事无成!做辅导员尤其如此,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辅导员的工作是纷繁复杂更是多样化的,而所工作的对象——学生的思想更是日趋复杂的,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是尤为重要的。

乐于奉献,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事业。这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全心全意地做好学生工作,不能以个人的原因影响到工作的进行。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很宽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辅导员的帮助和管理,学生发生什么棘手的事情,辅导员都要第一时间到场,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做到。

(二)热情友善、关爱学生的情感品质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人的行动都是受到自身情况的支配下进行的,而辅导员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热情友善、关爱学生的情感品质。辅导员在良好情感品质支配下,才会在工作中热情友善的对待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

热情友善,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热情友好的对待每一个同学。教育家刘佛年说过:“好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这样无论如何不能做好教师。”[2]辅导员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对待学生的态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这种热情和友善的态度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正能量”,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关爱学生,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只有辅导员真心的去关爱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真心感染学生,学生才会有在情感上的反馈,才会认同辅导员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辅导员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激励,是学生形成自信、自尊、自强的根基。

(三)诚信宽容、正直无私的道德品质

诚信宽容、正直无私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之人的主要特征,这种品质,是社会道德在辅导员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辅导员在良好道德品质的支配下,在工作才能释放出最优质的服务。

诚信宽容,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坚持诚实守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具备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辅导员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面对众多学生一视同仁,表里如一。辅导员要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能容许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尤其是可能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甚至于影响到学生成长与成才的不良品质。对待他人,反而要以宽容为主,对待非原则性的问题,辅导员必须要有宽容的心胸。

正直无私,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公正无私的处理学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公正的协调好学生之间的问题。辅导员要做到正直无私,就必须淡泊名利,如果辅导员以追求名利为重,就会导致自身工作重心的偏离,不仅自身有会有较大的压力,还会影响工作的完成。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管理的原则

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一)和谐发展原则

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升应该与辅导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共同进行、紧密相连的。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升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需要其自身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体系,各种心理品质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因此,在心理素质管理中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方面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必须促进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和谐发展。辅导员要通过正确的认识社会和自我,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和完善自我,提升作为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智能、个性、社会性和创新性。

(二)心理补偿原则

高校辅导员工作异常繁琐,千头万绪,往往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有的学校还可能存在待遇和晋升方面的不公平,加之社会的不良环境影响,辅导员的心理极易出现失衡的现象。当出现心理失衡现象时,辅导员会以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从事工作,显然是对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利的。因此,必须针对辅导员的这些心理失衡进行积极的补偿,恢复其健康的心理状态。人的生理缺陷可以通过现代的医疗技术得以补偿,心理同样可以通过补偿的方式来调节。

(三)心理疏导原则

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和对其行为的具体指导,是培养辅导员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重要保障。高校扩招以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加之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辅导员的心理极易出现问题。如果辅导员有难以解开的心结,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会极大的降低工作效率与效果。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可以改善辅导员的心理品质,帮助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及自身存在的意义,并通过疏导自觉把献身辅导员事业作为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形式。

(四)自我调节原则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心理调适。[3]外界的调节对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外界的调节毕竟是有限的,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必须加强辅导员的自我调节。辅导员要有“内省”,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表现,做出正确评价,然后进行相应的心态调整,学会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自己,化解自身的矛盾冲突情绪,达到内心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不断优化自己的素质。辅导员的自我调节,是心理素质管理的基础。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是“人”的工作,需要用自身良好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形成和改善。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修养

把好高校辅导员选聘中的心理素质考核关。对高校辅导员的选拔与聘任,一定要严格遵守一定的程序,严格把关,从多方面对应聘者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可以依据相应的心理测试标准及工具,对应聘者的心理素质进行检验。对已经上任的高校辅导员,也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而心理素质不能达标的则不能应聘上岗。

促进高校辅导员知识素养形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保证。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知识素质的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除了争取培训交流的机会,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素养。

规范辅导员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一定要引导辅导员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认识,塑造“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并能针对辅导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台诸如师德标准、教育教学常规细则、教师学习制度等,举办各类活动,提高教师的整理素质。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学校应该提供这样的工作场所,使辅导员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琐碎工作之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情绪上的放松,感受到心理的自由和健康,营造出辅导员心理健康生成的场所。人是环境的产物,辅导员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之中,不仅可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避免长时间压抑而造成不良情绪,而且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

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校风。校风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的一个重要视角。高校必须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使每一个辅导员都能受环境影响,爱业、敬业、乐业,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自我人格的熏陶和提升。

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学校要正确认识辅导员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尊重辅导员的地位。在充分下放权力的基础上,鼓励辅导员积极工作,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学校要主动了解辅导员的内心需求与变化,及时与辅导员进行沟通,为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扫清障碍,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针对辅导员的心理培训

开展对辅导员的心理培训和辅导是提升辅导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定期举办心理培训,组织辅导员进行系统学习,并指导辅导员运用学到的理论进行情绪调节。例如,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手段,让辅导员尝试对引起心理问题的事件进行评价,换位思考问题。这样,辅导员对整个事件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克服内省的不健康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校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减轻辅导员的心理不良情绪。学校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向辅导员提供相应的心理服务,让辅导员的不健康心理及时得以倾诉,及时的得以解决。

(四)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辅导员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对于辅导员的评价绝对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要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制度,在能体现对辅导员劳动价值的尊重的基础上,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在评价过程中,学校要依据具体的评价标准,客观公正的评价辅导员。此外,每一位参与评价的领导还要加上个人的补充和说明,说出自己如此评价的原因,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总之,高校辅导员必须带着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之中,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

[1]盛鹏飞.浅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要求[J].教育与现代化,2001,(2)

[2]陈秀,尹秀娟.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影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李伟.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8)

猜你喜欢

热情心理素质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热情”的沙漠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