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 向善 尚美——韶关学院外语学院与坪田中学基于银杏文化的教育实践发展共同体
2013-08-15肖著华陈万钟叶树胜
肖著华,陈万钟,叶树胜
肖著华/韶关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广东韶关512005);陈万钟/广东省南雄市坪田中学校长,高级教师(广东南雄512442);叶树胜/广东省南雄市坪田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广东南雄512442)。
一、引言
2009年-2012年,韶关学院在南雄市坪田镇新墟村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期间,积极筹措资金美化千年银杏树的周边环境,建立起银杏介绍碑,融书法、文学、生物、历史知识于一体,大大提升了银杏旅游的品位。同时我校还积极建立智力扶贫长效机制,给予坪田中学大力扶持,在学校建立了实习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捐助大批书籍和教学设备等价值10多万元。2012年8月,经我校领导引介,世界百强企业中石油韶关公司捐资5万元,与韶关学院共同为坪田中学建设了总长近100米的银杏主题文化系列宣传栏。大大彰显了坪田特色银杏文化,提升了坪田中学教书育人环境。坪田中学银杏文化宣传栏成为了坪田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全市乃至全省独树一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和省市检查评估专家及有关媒体的高度赞扬。
2012年,笔者在坪田镇新墟村驻点扶贫期间,经过认真调研,对坪田镇的银杏群落有了深入了解,对银杏文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外语学院和坪田中学经过研究协商,决定实施基于银杏文化的教学实践、德育实践发展共同体项目建设。
二、银杏的文化意蕴
银杏生殖历史悠久,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又名白果、平仲,其远祖距今约有25亿年。[1]大约2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银杏是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仅我国所特有,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宋朝时期,银杏传入日本,直到十八世纪,银杏才引入欧洲,从此在世界各地栽培。[2]在自然条件下,银杏树生长缓慢,往往爷辈种树孙辈得果,故俗称“公孙树”。因银杏的树叶酷似鸭掌,故而又被形象地被称为“鸭脚树”
中国文化与银杏有着天然的渊源。《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3]宋孔传《东家杂记》也有记载“夫子车从出国东门,因观杏坛,历级级而上,顾弟子曰:‘兹鲁将臧文仲誓将之坛也。’睹物思人,命瑟而歌。”[4]曲春礼在《孔子传》中也有孔子杏林抚琴并与子路、颜回、子贡等弟子讨论周礼的情节。[5]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曲阜孔庙时,为纪念孔子杏坛讲学,在大成殿外“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此后全国各地的孔庙(文庙)周围多有种植银杏树。于是“杏坛”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6]
银杏以其十分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意蕴,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纷纷将其入诗入画。王维描写用作栋梁的银杏树的高大“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辋川二十泳.文杏馆》)。河南光山县净居寺有一株银杏树,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在此树下读书,与银杏结下不解之缘,他在银杏盛果时欣然命笔:“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文坛巨擘欧阳修留有《鸭脚》诗:“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在《答梅宛陵圣俞见赠》一诗中又句:“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梅尧臣详细描写银杏的形态及其种植、采摘、加工、食用等环节“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多此以为豪。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凶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答友人》)。大诗人陆游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他曾写有《听雪为客置茶果》赞美银杏之珍贵:“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不饤栗与梨,犹能烹鸭脚。”骆崇泉描述了采摘银杏果的情趣,“屋前有棵银杏树,屋后有棵翠竹林,屋后采来一枝竹,屋前树上打银杏。手中翠竹轻轻摇,银杏树下遍地金。屋前有棵摇钱树,屋后有片聚宝林,屋后编成大竹框,屋前树下装笑声。手中竹筐沉甸甸,银杏树下喜盈盈。”(《打银杏》)。张无尽则描述了情人之间以银杏传情达意“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咏银杏》)。李清照以银杏的冰清玉洁来比喻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追求,堪为银杏诗咏的精品:“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瑞鹧鸪·双银杏》)。清乾隆皇帝则由银杏树的霸气想起了自己的帝王霸业“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银杏王》)。[7]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作有散文《银杏》,寄托抗战必胜的信念,他将银杏精神归纳为“美、真、善”,称赞银杏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8]
三、坪田中学“银杏”主题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南雄市坪田镇是闻名全国的坪田银杏文化乡村旅游景区,被誉为“广东最美深秋景区”,每年秋冬时节到此观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坪田镇建立的 “岭南银杏种群自然保护区”,集中在以坪田中学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新墟、老宅、坪湖、迳洞4个村,域内有800多株古银杏树。这些古银杏树,株数众多,形成群落,树龄普遍在三四百年以上,形成了独立的银杏种群,造就了独特的银杏景观。银杏不仅是坪田的风物特产,更与当地淳朴的客家民俗融合形成了当地的一种特色文化。
地处坪田银杏文化乡村旅游景区核心地带的新墟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村内有纪念邓氏先祖、东汉著名文臣武将邓禹的“太傅名第”,有纪念叶姓1100多年前的英雄先祖叶云兴的“都统庙”,而邓、叶正是新墟行政村和周边行政村的两大主要姓氏。坪田的银杏文化同新墟村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专家考证,现存于“太傅名第”旁的最古老银杏树树龄为1100多年,正好与叶姓祖先叶云兴生活的时代唐末到现在的历史相仿,专家推断为叶云兴家族所种植。每年十一月份,银杏染秋,黄叶飘落,“满村尽戴黄金甲”,引来八方游客观赏,广州某艺术院校还长期以此地为写生基地。
坪田中学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对凸显“银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在校园绿化中凸显银杏特色,在校园内种植了四十多株银杏树。其中在主校道种植了一排较大的银杏树,取名“银杏大道”;在后门进入校园处种植了一片银杏林,取名“杏林”;在生活区前面的生物园中种植一批银杏树,并在墙壁上喷绘银杏诗画,取名“杏园”。二是在校园文化布置中凸显银杏特色。在一进入学校大门的北面围墙文化长廊置挂一些放大装裱制作的坪田银杏的摄影作品;在学校主校道——银杏大道的东面围墙设置与韶关学院合作制作的以“银杏”为主题的主文化长廊;争取韶关学院在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将韶关学院师生的银杏采风摄影绘画作品制作在学校校园文化走廊展览。三是长期举办系列以“银杏”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开办学校“银杏文学社”,编写学校《银杏》校刊;与韶关学院合作编辑出版《坪田与银杏》一书;开办学校“银杏”广播站;编辑出版《银杏通讯》,报道班级学生活动,以及介绍“银杏式园丁”和“银杏之星”风采;每学期从“文明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文艺之星”中评选出最高级的“银杏之星”。四是在师德建设方面凸显“银杏”精神。学校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情况,每月评选“银杏园丁”。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得自尊自信、坚持不懈、敢于负责、追求卓越、磨砺成才的教师,通过综合评比,每学期评选出2-3名“银杏式园丁”,给予“银杏园丁”的荣誉称号,并在获得称号后的下一个学期每月发给一定奖励金。
四、基于银杏文化的教育实践发展共同体建设思路
(一)基于银杏文化的教育实践发展共同体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
开展基于银杏文化的共同体研究,目的在于把银杏文化的思考,转化为校园文化的执行力,通过校园文化的执行力,使之转化为校园的核心竞争力,要达到的效果,一是对内引发师生对银杏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兴趣,使校园银杏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使银杏校园文化深入人心。二是对外通过主流媒体的配合宣传和奖励活动,吸引更多的学者和文化人士参与对坪田的银杏文化研究中来,使银杏文化作为韶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产生社会辐射影响力。三是以坪田银杏文化研究为突破口,提升和打造坪田的银杏旅游影响力,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帮助坪田人民脱贫致富。四是以本项目带动,将来可在坪田中学设立韶关学院美术写生、定向越野、导游实训等实践教学基地。
(二)基于银杏文化的教育实践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计划
如前所述,2009-2012年我校挂点新墟村开展 “扶贫双到”工作期间,积极扶持坪田中学,向该校捐赠教学设备,筹资为该校建立了银杏文化主题校园宣传栏,成为了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还在该校设立了实习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此外学校还积极筹集资金美化了新墟村的银杏旅游景点,修建安装了银杏介绍碑、银杏旅游通道、银杏文化广告牌。一个以银杏文化为主题的集教育、旅游、生态于一体的基地已经初具雏形。外语学院将利用好这个基地,开展英语专业教学和德育实践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坪田中学师生的交流,促进该校校园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2年7月,经外语学院推荐,有两名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坪田中学就业任教,其中一人还担任了英语课组长,在南雄市的教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令教学同行刮目相看。2012年暑假,外语学院大学生到坪田中学开展“实践出真知,奉献创幸福”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2012年11月8日,经外语学院引介,高等教育出版社到坪田中学开展助学活动,同该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还邀请全国著名翻译专家、上海海事大学左飚教授到坪田中学讲学。左教授对坪田中学的银杏文化和教风学风表示赞赏。
在本项目开展期间,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将定期选派师生到坪田中学开展见习、实习和师德实践活动,坪田中学选拔优秀师生到韶关学院外语学院进行访学。寒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到坪田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银杏文化,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师生的“真善美”精神。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和坪田中学还将合作承办一次全市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研讨会或在坪田中学举办一次银杏文化专题研讨会。项目组计划组织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和坪田中学师资力量编写一部中英文银杏文化校本教材。
[1]李彧.银杏[J].安徽林业,2005,(1)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203
[3]庄周.庄子[M].呼和浩特: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380
[4]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464
[5]Qu Chunli.The Life of Confuciu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6:257
[6]曲英杰.曲阜历代孔庙考述[J].孔子研究,1993,(3):126
[7]徐缓.诗词歌赋中的银杏[EB/OL].六安新闻网,(2012-08-14).http://www.luaninfo.com/xjz/xjzdkt/2012/08/14/101236360803.html
[8]郭沫若.郭沫若散文集[M].王锦厚,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