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氧都”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思考
2013-08-15□陈芳
□ 陈 芳
上思县地处十万大山北麓,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0.28%,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8.9万个。2011年10月,上思县获得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颁给的“中国氧都”称号,成为广西区内唯一一个获取称号的县域。2012年11月,上思又获得中国老年学会授予的“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县”称号。
作为“北部湾绿肺”的上思县旅游主要依托原始森林旅游为主,虽然整体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一、上思县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
上思县在实践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所处的现状,是深入思考和研究其生态品牌发展的坚实基础;上思县森林旅游文化面临的新形势又是对当地生态文明发展、生态品牌建立与推广进行诸多方面思考的重要依据。对此,需要认真总结和把握。
(一)主要成绩
上思县的旅游对于全县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上思县旅游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首先,原始森林资源吸引大量投资,旅游收入大幅增加。上思县旅游总收入已由2003年的100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亿元以上,旅游人数由11.2万人次增加到71.2万人次。招商引资方面,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文化节自2003年起,共签约项目76个,合同金额合计达185.75亿元。
其次,森林旅游规划逐步清晰化、规范化。2010年通过的《上思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上思县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总体框架、空间布局和目标客源市场定位与结构,规划了以休闲度假、山地生态、民俗文化为主体功能、市场吸引力较强的森林旅游体系。
(二)基本经验
上思县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除了政府重视以外,还有一些今后要一直坚持的主要经验:
第一,充分自身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上思县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腹地,依山、靠海、临边,发展旅游业的交通优势明显。而且,上思县处于广西南北黄金旅游带以及环北部湾滨海跨国休闲游精品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有“北部湾生态后花园”的美誉。
第二,不断推进森林生态和民俗风情两大特色互相交融。十万大山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主打民俗牌,向世界推介上思县的少数民族风情,把上思带入一个新阶段。
第三,始终坚持开发森林与保护森林同步。2011年,上思县提出了“开放融入,绿色崛起,建设北部湾生态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在生态旅游方面也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让森林资源得到更为长效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的问题
以森林旅游文化为脉络,只有融入森林旅游文化的旅游资源,生态文明的发展才能永葆生命力,上思县森林旅游才能更具吸引力。因此,在新形势下,上思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两个森林旅游文化问题也备受关注:
一方面,目前十万大山, 皇袍山的百鸟园、 万蝶谷,百香湖等都在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的过程中不够重视文化内涵的融入。原始森林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上思县森林旅游大部分开发仍旧以“原始森林存留”为中心,未加入文化理念,对人性的感召力与复看的吸引力不够大。
另一方面,管理者和工作者对于森林旅游文化建设并没有足够的认知。传播优秀的森林文化产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每一个致力于森林经营工作者的重任。
二、森林旅游文化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一)森林旅游文化的内涵
作为旅游对象的森林旅游区,除了以旅游者的舒畅与健康作为建设发展目标外,还应注重森林旅游区的育化功能。“森林旅游文化集中体现出对生态的关注,这是一种文化的要求,这种文化要求会体现于森林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行六要素中。”森林不仅为人们提供林产品,还凸显出其对生态文明的贡献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是森林旅游文化的最高目标与理想追求。
(二)上思县森林旅游文化优势挖掘
上思县属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又坐拥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文化发展优势:
一是上思县作为欠发达区,同很多发达地区相比,保留了更完整的森林自然文化。因为森林开发的程度相对较低,环境的原生态性保护也比较完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度、丰富性高,森林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旅游价值相对较高,是凸显森林原生态文化的绝佳蓝本。
二是上思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很容易形成森林传统民俗文化。上思县依托的民俗文化多是原始生态的反映,其与森林风光形成实际对照,构成了森林旅游文化的原始森林民俗独特性。森林旅游文化体现在各种森林民俗当中,将其转化成为个性化的现实旅游品牌,更易吸引游客。
三是上思县拥有“中国氧都”的品牌效应,异常丰富的负氧离子资源始终是上思县吸引外来游客的亮点。
(三)上思县森林旅游文化框架中的生态旅游发展
随着城市生活空间的缩小,城市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回归,生态休闲与养生保健成为很多城市居民的重要需求。结合森林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思县对生态旅游的构思也逐渐形成:
自2003年以来,上思已连续举办9届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文化节和“森林小姐”大赛。旅游节主题活动以“原始、自然、绿色”为特色,“森林小姐”大赛、“上思金花”选美大赛等让人将美好的环境与上思县自然质朴的美好形象联系起来,旅游整体形象得到很大提升。
以十万大山南麓的南屏为例,上思县政府十分重视当地的民俗文化保护,重视发展生态民俗旅游。因为背靠广阔的森林资源,很多地方依托当地的人文资源推出了森林农家乐等体验性旅游项目。
三、森林旅游文化视角下“氧都”绿色生态品牌战略思考
(一)绿色生态品牌资源的整合利用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上思县累计接待游客6.75万人次,同比增长154.71%,旅游收入3915万元,同比增长642.1%,旅游收入、游客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首先,应加强 “氧都养生”的森林农家乐品牌。上思县有着“氧都”的天然优势,对人们修复疲劳、治愈某些疾病有很大帮助。游客身处氧都之中,体验少数民族风情,能更进一步地关注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在未来为和谐的生态环境作出相应努力。
其次,应完善“林木认养”的精神家园品牌。上思县作为森林覆盖率高达60.28%的绿色县城,应充分利用好森林资源,这就包括本身出产的林产品以及森林旅游文化的教化功能。可以通过引导青少年进行森林认养活动,让城市孩子通过森林旅游活动,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最后,应扩大森林旅游文化等知名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宣传森林旅游文化为理念的十万大山国家风景区有更为丰富的手段。从报纸等传统媒体入手,对以十万大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的景区进行更加深入的介绍,让森林旅游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绿色生态品牌的媒介宣传策略
上思县生态旅游已经具有相应的规模,但是在绿色养生的生态品牌宣传方面水平还比较低,相比国内张家界、区内巴马来说,绿色生态品牌的宣传还需要加强:
一方面,上思县森林旅游文化应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 ,应在旅游文化的营造过程中需导入绿色“氧都”的CIS理念。我国旅游企业已大量导入 CIS 并取得成功,如青岛的栈桥、桂林的象鼻山早已是家喻户晓,成为当地的象征。而上思县的森林旅游地并未拥有单独的个性化标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也没有意识到尽早设计自己的标志、标语和标志牌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森林旅游文化只有在媒介大力宣传作用下,才能为更多人了解并熟知。上思县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对外大力宣传扩大自身影响,吸引更广泛的旅游人群,进而更好地普及绿色养生的生态理念,并全方面巩固生态旅游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媒体充分发挥作用的今天,可以邀请微博、腾讯社区等媒体的草根博主参与全程体验并给出评价,借助草根领袖意见的影响,推介生态旅游发展。
[1]黄文华.上思县举办森林旅游文化节 获颁“中国氧都”牌匾[DB/OL].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1-10/31/content_24015618.htm.
[2]翁晔.“中国氧都”上思获颁“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县”牌匾.[DB/OL].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11/26/c_113807700.htm.
[3] 韦飞.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挖掘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4] 陆焕玲.上思县旅游开发途径思考[J].科协论坛,2012(7).
[5] 甄学宁.森林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12).
[6] 屈中正.森林旅游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J].林业与生态,2010(12).
[7] 周广平.双节期间上思旅游收入达3915万元[DB/OL].http://www.fcgsnews.com/news/xqs/ssx/bd/201210/32662.shtml.
[8] 罗庆莲,赵云龙.浅议贵州森林旅游的深层次开发[J].四川林勘设计,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