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出版环境下的校对工作思考

2013-08-15

传播与版权 2013年5期
关键词:原稿书稿差错

□ 李 琼

一、当代出版环境下的校对工作

出版技术的日益革新促使了出版生产方式的改变,我国的出版生产活动也经历了从编校合一到编校分流的演变。尽管校对工作从编辑工作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道独立的生产工序,但是编辑之中有校对,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这一基本性质没有改变。在出版活动中,校对与编辑共同承担保障出版物编校质量的职责。

当代编辑工作的内容多元化,工作重心已经向策划、宣传倾斜。加之大多数出版社在制度和经营方式上的改革,导致经济指标成为衡量编辑工作的重要标准,形成了高速的出版环境,带来的是出版周期日益缩短,发稿量日益增加,原稿差错增多,编辑加工粗放,这也使得校对环节补充和完善编辑工作的作用愈发凸显。

校对工作的两个功能“校异同”和“校是非”原本非常清晰地体现在不同的校对工序中:“校异同”是比对原稿与校样,消灭排版上的差错,主要在三个校次及核红中进行;“校是非”是要消灭原稿的差错,主要在通读或是检查清样时进行。但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科技的普及,使得校对工作的两个功能还体现在不同的原稿形态上。现在的原稿大致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形态的原稿,即作者交给编辑的手写稿;还有一种是电子化后的书稿,作者以磁盘、光盘、电子邮件或是电子稿打印样的方式交给编辑。由于前者需要排版人员重新排字,因此校对工作中的“校异同”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对传统手写原稿的校对中;而后者无需重新排字,排版人员可直接在电子稿上修改,除了编辑修改的部分外,“原稿”与“校样”可以说几乎“合一”,这种情况下,在对电子稿的校对中“校是非”上升为主要功能。

面对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出版物以及不同类型的差错,校对人员应学会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灵活、综合运用校对方法,甚至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出自己独特的校对思路,从最大限度上消灭各类差错。

二、出版物的校对特征

(一)音乐图书

笔者从事的是音乐校对,除了一般图书的常见差错外,音乐曲谱类的特殊图书另有其特殊的差错。有关记谱类差错在音乐编辑工具书里已有详细说明,这里主要讨论音乐类图书中常见的专业字词及标点使用上的几类差错。

1.专业用词。

音乐类专业用语较多,有些字音似而义不同,或者形似义不用,经常会混用、误用。如乐器名称“铓锣”误作“芒锣”,“唢呐”误作“锁呐”,“伽倻琴”误作“枷椰琴”,“钟磬”误作“钟罄”;乐理知识中的“符干”误作“符杆”;中国五声音阶调式中的“徵调”误作“徽调”;声乐演唱的呼吸中常提到的“横膈膜”误作“横隔膜”;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误作“吟揉绰注”等。

2.术语使用。

在曲首的左上角一般都有描述该曲速度、情绪、风格的术语,这一项内容里也会出现一些表述不准确、不规范的情况,如“田野风味”、“进行速度”、“中速、稍慢”等。“田野风味”应为“田野风”更准确,特指曲调具有山间田野淳朴、奔放、自由的风格;“行进速度”改为“进行曲速度”更规范,行进可快可慢,这里的想要表达的是曲调为规整、精神、有力的律动;“中速、稍慢”应为“中速稍慢”,因为这里表述的是一个概念“稍慢的中速”。

另外,速度和情绪是两个不并列的内容,在表述时应该将速度与情绪用词用空格分开,不应用顿号。“中速稍快、热切、激昂地”应为“中速稍快 热切、激昂地”。

3.外文标点符号。

汉语中对书名、作品名的表述用书名号来标示,如《费加罗的婚礼》。但英文中并没有书名号,在出现英文书名、作品名时不应加书名号、括号、引号等,应该将其直接排成斜体来标示,写成The Marriage of Figaro。

英文歌曲歌词中的标点使用,也有个常见的差错,就是连字符的使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中的歌词“we are family”中的“family”一词中的三个音节对应三个不同音高不同时值的音符,校样中写成了“fa mi ly”,这样虽然不影响读者演唱上的理解,但词不成词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用连字符半字线“-”将三个音节连接起来写成“fa-mi-ly”。

音乐中外文术语的缩写形式都应加上脚点,但这一点经常容易被遗漏。如Flute(长笛)应缩写成Fl.,Double Bassoon(低音大管)应缩写成D.B.,Ritardando(渐慢)应缩写成rit.,Crescendo(渐强)应缩写成cresc.等。

(二)期刊

与图书相比,期刊的出版具有时效性、连续性,在校对时应特别注意文章中出现的时间节点。一本2013年7月号的期刊文章中提到“此剧将于2013年6月30日在纽约百老汇剧院上演”,作者交稿以及编辑审稿的时间确实是在6月30日之前,对于作者、编辑以及校对人员的阅读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这里应该考虑到时间差的问题,期刊到达读者手里时已经是7月份,此处把“将”字拿掉才是准确的表述。期刊有时会出现连载的文章,这类文章应该从内容等方面前后统一,避免出现内在矛盾的错误,但期刊校对是单期进行的,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遇到连载的文章,校对人员留存一份文章复印件或是一本当期期刊,待校对下一期的连载时与之做比对: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名字是否一致、概念是否统一、前后的论述是否具有合理的逻辑性等。

另外,期刊通常会刊登一些广告,广告不光是厂商的形象牌,同样也是期刊出版社的形象窗口。广告文字的设计通常会采用各种艺术字体,经艺术手法加工处理后的字体不如平时规正的文字好辨识,如“爵士俱乐部”的“倶”里面少一横,“裙角飞扬”的“裙”的“衤”字旁少一点写成“礻”字旁等。尽管平面广告文字强调视觉效果,但一旦刊登在了期刊上,出版社就承担起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忽视广告文字中的每一个笔画。广告文字中有时还会出现不伦不类的繁简并用,如“传承华樂”应为“传承华乐”、“世紀之声”应为“世纪之声”等。所以,期刊校对应在广告版面文字上多留心,防范错字、别字、繁简并用的情况出现。

(三)数字出版物

数字出版已经是当代出版不可避免的一个新趋势。笔者所在的上海音乐出版社也在开展一系列数字出版的工作,并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出版部。尽管本社的数字出版还处于初步阶段,专业的校对工作人员还未参与进去,但面对这样一个趋势,校对人员还是应该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

数字出版技术下的终端产品是一个立体的出版物,根据数字出版物的特性,校对工作大体上可分为内容校对和功能校对。内容校对与传统书稿的校对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不再在纸质书稿上修改,而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出版的校对工作与传统平面书稿的校对工作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功能校对上,前者比后者增加了若干需要校对的环节。数字出版物不但有纸质文字转化为屏幕文字,还有画面、功能键和声音等。在做功能校对时,不仅画面里的文字本身不能出错,而且还要把所有的按钮和链接全部走一遍,保证文字与画面、功能键、声音和谐流畅的统一对接,任何一个环节的不慎,都会牵扯一连串内容的错位或堵塞。因此,数字出版物的校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任务的艰巨性远远超过了传统书稿的校对。

三、校对人员的良好素质养成

校对工作对出版物质量的贡献程度取决于校对人员,一名称职的校对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具备较好的文字修养,包括熟练、准确地掌握字、词、句、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这是校对人员的基本功。其次,掌握相关的出版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出版物质量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上,出版物的封面、封底、书脊、书名页、目录的版式、版面格式、图表、公式等这些细节是否规范也是衡量出版物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此外,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学习能力,只有不断积累、更新、拓宽自己的知识库,才能在面对各类书稿时发现并改正作者或编辑疏漏的知识性错误。最后,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繁荣,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是当代校对人员必备的。

“人生所有的能力都必须排在态度之后”,校对工作的对象是原稿和校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伏于案前的工作难免会令人觉得单调、乏味、寂寞、枯燥,所以养成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非常重要。“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校对工作需要用平和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要“耐心、静心”,这样就会慢慢体味到“校对”其实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词汇。当然,校对还意味着一份责任。书籍是思想的载体、教育的工具、文化的容器,对于那些倾心吮吸书本知识的读者,书籍可以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改变社会。校对人员面对的是原稿,但延伸出的服务对象却是读者、是社会。校对人员在拿到书稿时不仅要有“对原稿负责”的责任心,给予书稿质量充分的重视,还要有“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校对人员最应具有的职业精神。

[1]周奇.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3]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中级)[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4]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工作委员会.现代书刊校对技能手册[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5]音乐编辑手册(2013年版)[Z]. 上海音乐出版社内部资料.

猜你喜欢

原稿书稿差错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