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残疾人事业的好队伍
2013-08-15张海迪
■张海迪
我们国家有8500万残疾人,要让这么多人摆脱困境,改善生活状况,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以鞠躬尽瘁的精神,全心全意地帮助残疾人过上好生活。要实现这个理想就要有一支好队伍,各级残疾人工作者就是我们的队伍,而残联领导的重要职责就是带好队伍,让残联组织,让每一个残疾人工作者更好地发挥作用。既然是一支队伍就要有追求,有前进的方向。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残疾人工作者呢?我想朴方同志就是我们的好榜样,20多年间,他以永不懈怠的工作精神感染着大家,带领残疾人工作者开拓前行的道路,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起来。朴方同志的《人道主义的呼唤》三卷本,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书里有300多篇讲话和文章,读每一篇我都被深深地感动。朴方同志对残疾人有真挚的感情,他深知残疾人的痛苦,更懂得残疾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朴方同志不顾自己的病痛,去了那么多地方,做了那么多调研,为残疾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很多人都读过《丹柯》的故事:在黑夜里,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出黑暗的困境,丹柯把自己的心掏出来,高高地举起,为他人照亮道路。这是高尔基笔下一个为理想而献身的不朽的文学人物,而朴方同志则是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心为中国残疾人照亮道路的人。我们大家都要向朴方同志学习,为残疾人事业捧出一颗赤诚的心。
我想,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就要深入认识残疾人,真切地了解残疾人的痛苦。残疾不是某一个人的痛苦,而是人类的痛苦。说到人,就要先认识生命。在生命的进程中,人类付出了很多代价。疾病和残疾给人类带来的生理上的损害和破坏。疾病让人们失去健康,而残疾则让人们失去行动的自由,失去感知世界或表达思想的能力。残疾意味着美好愿望的破灭,巨大的精神压力,还有沉重的家庭负荷。残疾人这个词是由无数痛苦叠加起来的。
8500万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个数字关系到全社会的民生和发展,面对8500万残疾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20多年前,朴方同志与很多致力于改变残疾人状况的同志们一起,描绘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宏大图景,高举起人道主义的旗帜,积极消除歧视和忽视残疾人的旧观念,让社会重新认识残疾人——这个群体是全体人民的一部分,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让他们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了,残疾人工作成为一项事业,一项永久的事业。它崇高而伟大,这项事业为残疾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残疾人成就了残疾人事业,没有残疾人就没有残疾人联合会,就没有残疾人工作者。我想起这样一件事,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教授,他在获得荣誉后说,我要感谢病人,因为病人忍受痛苦,让医生有了治疗的机会,通过治疗病人,医生才有了进步。而我们应该感谢残疾人兄弟姐妹,他们忍受的痛苦,让社会增添了爱与同情,他们顽强的生活态度让人们懂得了尊重与关心,他们的奋斗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一些残疾人老了,离开了这个世界,可他们却留下了不屈的精神追求。上世纪80年代有很多残疾青年参加过高考并取得好成绩,但是由于被歧视,他们没能走进大学。但正是他们勇敢地叩响了大学的校门,很多后来者才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宇宙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延续不仅仅是满足生命个体的生存需要,它还应该有一种使命,就是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远古的时候,人们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制作陶器,还历尽千辛万苦,在高高的悬崖上刻下岩画。后来就有华佗、李时珍为人们解除病苦。一代又一代人满怀崇高的人生理想,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进行不断的开拓和探索。高远的理想会激发人们更大的创造力,也给予人们更大的生活热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最朴素的价值观。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它不同于一般的所谓积德行善,所谓做好事,而是要改变一个特殊困难的巨大群体的生存状况,让他们作为平等的成员参与社会生活,与健全的人们共同分享文明进步的成果。残疾人事业是一项要永远延续下去的宏大工程,所以,它需要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献身精神,需要一大批品德高尚,把这项事业当作自己终身使命的人。朴方同志曾深情地说:“我们有些老同志兢兢业业,竭心尽力,把工作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完全奉献给了残疾人事业,起了重大作用。现在更多同志还在默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
昨天,很多残疾人工作者艰苦奋斗,为这个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继续发扬光大。残疾人事业发展起来,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仍有一些残疾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的生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残疾人的康复、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以及生活水平,与健全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障碍环境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亟待改善,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参与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任务还非常艰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探讨。
残疾人工作纷繁复杂,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因为每一位残疾人、每一个残疾人家庭情况都不一样。从根本上说,做好残疾人工作,就是做好每一位残疾人的工作,从实际的帮助和精神的鼓励两个方面,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残联是可信赖的,是他们的支撑和依靠,是他们的家。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应该是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残联不能让残疾人觉得隔阂与陌生,不能让残疾人觉得残联像官府衙门一样高高在上。残联是残疾人的家,是他们最可亲近的地方,是他们可以倾诉内心,可以得到鼓励和帮助的地方。残疾人工作者要让残疾人觉得可亲,可以说心里话,要用一颗赤诚的心为残疾人服务。我们要经常到基层去,到最困难的残疾人中间去,多调查,多思考,多出工作思路。这就是我们残疾人工作的群众路线,残疾人工作者要成为残疾人的贴心人,不仅要解决他们当前的问题,还要考虑他们长远的发展,为他们的幸福生活铺路架桥。
残疾人工作者要有一种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残疾人工作者要有高尚的情操,远离喧嚣的五光十色的诱惑,保持淡泊的心境,克制对名利的欲望。应该说,人的欲望是最难克制的,当一个欲望被满足的时候,另一个欲望就会产生,这就是欲壑难填,欲望恰恰是最能破坏人的心灵安宁的东西。甚至由于欲望的不断膨胀,会把人拖进深渊。所以,面对诱惑和欲望,我们要锻造坚强的意志品格,保持清醒头脑,消除享乐主义的惰性,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把为更多的人谋幸福作为崇高的理想,残疾人工作者要做一个甘于奉献的人。
残疾人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残疾人事业的当代视野,这对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思想充满活力,不断有新的创意,防止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工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止步不前。要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坚持刻苦学习,不断探索工作思路,不说空话,不说套话,不说大而无当的话,说话要让残疾人听得懂,记得住,这样才有利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学习和研究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样就会有远大的目光、分析判断的能力、开拓创新的勇气。智慧都是知识积累的结果。很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极爱学习的,他们用智慧的头脑、雄伟的胆略,带领人民走向新生活。这和他们坚持深入学习和研究密不可分。所以,我们无论工作多忙也要坚持学习,加强理论思维,提高工作能力。
残疾人工作渗透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蕴含其中。我们要研究的是怎样使残疾人回归社会生活,平等地参与和分享社会文明成果。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人的生命过程和人生的意义。哲学帮助我们探索和理解生命的本质和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样的问题,哲学也让我们从历史和发展的高度思考和认识残疾人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哲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哲学让我们知道,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把残疾人事业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能把为残疾人服务当作生活的意义,才能真正献身于事业。
我想,有意义的生活就是要用有益的东西充实自己的生命,多学习一些知识,生命就会多一份力量,我们也就多了一份工作能力。一个人真正的精神愉悦来自工作的成就感,能为残疾人解决困难,让他们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做好残疾人工作是需要很多专门知识的,比如,什么是脊髓损伤,什么是视神经损伤,什么是自闭症,残疾和医学、康复医学和遗传学的关系,轮椅、假肢、人工耳蜗和材料学,残疾康复、重建与仿生学的关系等。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真的太多了,残疾人工作者要做一个勤奋学习的人。
一个残疾人工作者有了知识的积累还远远不够,还要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良好的道德观念,作为残联领导更要加强自我修养和品格的锻造。残联的领导者肩负着残疾人的期待和重托,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责任。我们的一句话说得好,会让残疾人感到温暖,看到希望,说得不恰当,就会让残疾人伤心,甚至失望。残联领导更要同情关怀弱者,要做残疾人的贴心人,真心诚意地体会残疾人的疾苦和忧愁,不摆官架子,不打官腔。要身体力行,给同志们做出榜样,大家一起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早日走出生活困境。
领导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残联领导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责任呢?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无论什么职位,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残疾人服务的,不把职务当官做,不讲排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头脑,残联的钱,每一分都要花在残疾人身上。坚决不能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利益,坚决不能做伤害残疾人感情的事,坚决不做昧着良心的事。从上世纪80年代过来的同志都会记得那时的残疾人联合会,有的租房子,有的住旧楼,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即便是中国残联的办公条件也远不如今天好,我们的事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发展起来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讲奉献精神,残联领导干部尤其要讲奉献精神。
今天,我们外围的生活各种诱惑实在太多了,我们是否经得起考验,是否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呢?面对名利和权力,有人说,今天的社会生活已经很难做到纯洁纯粹纯净了,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我想在这点上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甚至要有一份警觉。我们要想想为什么有人找你办事?为什么有人给你送礼呢?就因为你是一个领导干部,因为你手中有权力。但是这个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彻底地为人民所用。但总有一些人经不起考验,在利益面前就迷失了方向,就忘记了做人的尊严,忘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职责。所以,一个人要经得起任何考验。
我们要克服懈怠和不思进取的惰性,始终满怀热情,把全部精力贡献给这项崇高的事业。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想一想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谁提出过要建立一个残疾人的组织、让残疾人平等参与和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呢?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才有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我们肩负着历史的光荣使命,也承担着开创未来的重任。全国8500万残疾人兄弟姐妹都在注视着我们,对我们充满了期待。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停滞不前,也没有理由畏惧困难,而是要牢记残疾人的殷切期盼,按照我们工作计划和长远发展战略,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件事。
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残疾人工作。我非常感动,这的确是一项要满怀深情去做的工作。我们面对的是承受着痛苦和困难的人们,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有的还在困境中挣扎。当我们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伸出手,为他们做一切能做的事情。
要工作就会遇到困难,残疾人工作者应该做到越是有困难越是要想尽千方百计去克服,去解决。2009年春节前,我去四川看望残疾人,灾区几十万人受伤,有的成了残疾人,但他们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康复。一些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就装上假肢重新站起来,还有很多人及时得到了轮椅等辅助器具。假如没有巨大的工作热情、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短时间内做那么多事是不可想象的。我曾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忘我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道路很漫长,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和热忱去奋斗。我们希望残疾人减少或消除身体和精神的痛苦,过上与健全人一样的生活。这一切终究都会实现的,因为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社会各界的爱与支持,还有残疾人自身的努力,这都是实现美好理想的根本保证。只要有决心,我们的事业就会向前发展;只要奋斗,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