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残疾人文化及其当代视阈
2013-08-15邹广文宁全荣
■邹广文 宁全荣
引言
今天,我国正致力于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中全面推进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残疾人文化建设日渐为全社会所关注。然而究竟何谓残疾人文化?这个看似简明的命题却又很复杂,因为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合理的、获得广泛共识的“残疾人文化”观念。如有人认为残疾人文化是由残疾人所参与创作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有人认为是反映残疾人生活的文化等等,不一而足。之所以会出现多样性的解读,是因为“残疾人”和“文化”这两个概念本来就很复杂,“残疾人”这个概念在国内外曾引起过不少争议,“文化”的定义据统计超过上百种,因而“残疾人文化”这个复合概念就更加繁杂了。这也印证了我们通常说的民谚——“熟知非真知”。
对于这个概念理解与应用的混乱不仅折射出了健全人对于残疾人的态度,而且反映了如何进行残疾人相关工作的方法论,模糊含混的概念界定可能会误导工作方向。必须看到,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对残疾人文化的理论自觉迫在眉睫,因为这是有效开展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明确了“残疾人文化”的真实内涵,才能够行之有效地进行残疾人文化建设。残疾人文化是与残疾人有关的文化形态,因此要界定残疾人文化,首先必须明确何谓“残疾人”。
1 残疾:普遍性的人类体验
残疾人是整个人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对于残疾往往有着不同的解读。如历史上曾经有文化认为残疾是上帝的惩罚,是被恶魔选中的标志,这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解读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大多数文化都认为残疾是个人的悲剧,或者是个人的磨难。“残疾”这个概念最初仅与身体的残缺或心理的损伤有关,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逐渐增添了很多新的内涵,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在社会性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残疾”这一概念。
在农业社会,行动受限的身体损伤者还能够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会给他们太多限制。在游牧民族,腿脚不灵便的人难以适应时常流动迁徙的生活节奏。到了工业社会,残疾成为一个歧视性概念,因为这些身体损伤的人的工作效率不如健全人,工厂生产的高速度、严格的时间观念、追求利润的管理模式等变化,使残疾人群难以适应而被隔离,因此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残疾人群不可避免地处于社会生活的底层。
除了这些带有歧视性的看法之外,也有值得称颂的公正解读,尤其随着追求人权和平等自由的社会运动的不断开展,社会对于残疾人有了崭新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极富创见的观点,认为残疾是一种普遍性的人类体验,而不仅仅是个别或少数人的问题。是的,健全人也会遭受健康受损的磨难,有可能某次偶然的事故健全人就突然变成了残疾人,有可能当一个人进入了耄耋之年,记忆能力与判别事物能力的下降也让他与残疾划上等号。事实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遭受着不同程度上的“残疾”,或轻或重,或先天的缺憾,或后天的不幸,或肢体的受损,或心理的创伤,不一而足。在现实世界,完美无缺的人根本不存在。因此,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仅有形式上的差别,就像人有种族、肤色、民族、高矮、美丑等等的分别,但是在人之为人的形式下的本质层面,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不同人格。无论健康还是残缺,生命都是平等的。既然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都是芸芸众生当中的组成部分,有着整个人类所共通的各种需要,有着共同的幸福目标,那么健全人就不应该居于某种所谓的心理或生理优势去歧视残疾人,因为歧视残疾人就意味着歧视自己。残疾人的确会有某方面的不足或缺陷,然而其他方面与健全人可能完全相同,甚至更强。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都是不可替代的合理存在,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都应该尊重生命的这份唯一与神圣。只有尊重生命的与众不同,才能使每个人享受到关爱,才会真正实现个体的价值。因此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平等看待残疾人,使他们能够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不仅是社会道德层面的要求,更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上世纪七十年代身体损伤者反对隔离联合会(Union of Physically Impaired Against Segregation)在一份声明中呐喊道:“就我们的观点而言,是社会使身体损伤的人成为残疾,残疾是强加在我们的损伤之上的东西。我们不需要被孤立,不需要完全排除在社会活动之外”[1]。残疾不是残疾人的专利,每一个健全的人都可能加入这个群体。从善待生命的角度,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都应该受到全社会平等的对待与尊重。身体的缺陷并不是阻挡心灵自由的理由,残疾人群需要的是一份方便以弥补某个功能的缺陷,需要的是一种平等的眼光来享受生活。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五十年前的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马丁·路德·金为美国黑人的平等自由慷慨激昂地演讲。“人人生而平等”的声音至今仍在回响着,残疾人与健全人不是也同样如此么?白人、黑人、健全人、残疾人……都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人,生来不同,但却平等。给残疾人一个支点、一个无障碍设施,他就能开启充满希望的人生。
2 透视残疾人文化
明确了“残疾人”概念后,才可能合理地了解究竟何谓“残疾人文化”。文化,在我们看来,就是使人类与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区别。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就是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历史性积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残疾人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残疾”的认识与解读,也就是对于人类普遍经历的健康受损的磨难的文化透析,包括相关的习俗、社会意识、制度、法规等内容。如何对待这种磨难,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观念、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不同的生产方式通常会产生巨大差异的解读。这些不同的解读方式中自然有些是愚昧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偏见,有些是平等、公正的文化观念,从这些对于人类普遍所经历的身体健康受损的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中,可以发现残疾人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轨迹。
质言之,残疾人文化就是反映人与残缺抗争的文化形态,残疾人文化是社会整个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准确地说,残疾人文化的主题是“残疾”,而不是“残疾人”,因为健全人与残疾人一样都会体验到“残疾”,都会经历突如其来的磨难。残疾人文化必然还内在地包括了健全人如何看待残疾人、如何与残疾人交往,以及社会对于残疾人的理解、接纳、扶助。也就是说,残疾人文化包涵两个维度:残疾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其他人群如何看待残疾人。忽略了后一维度,就会造成片面地理解残疾人文化。如时下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举凡由残疾人参与创作的活动或产品均是残疾人文化,这种观点貌似正确,残疾人从事的相关活动必然反映了这个人群的生活特征,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极深的误解。这是因为残疾人所创作的产品与健全人的产品并无二致,一件产品是由残疾人创作,还是由健全人创作,就产品本身而言,并无质的区别,人虽残疾,作品却并不是残疾的!如果执意以残疾人所创作的文化产品来界定残疾人文化,势必会造成偏见,甚至歧视。贝多芬失聪以后仍然创作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天籁之音,在他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曲目中,人们听到的不是贝多芬的残疾,而是整个人类共通的自强不息、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残疾人文化就是由残疾人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所构成,这样做,无异于把残疾人群划为“异类”。相反,应该从整个人类所普遍经历的磨难的视角来把握残疾人文化,审视社会对于残缺、磨难的态度。
从社会有机整体的角度看,残疾人文化主要有三方面的重要特征。
首先,残疾人文化反映了人面对磨难与残缺的态度。残疾人文化是人与磨难抗争的文化,面对健康受损的磨难,有的人受到打击一蹶不振,有的人正视残缺的现实,重新认识自己,自强不息,努力改变自己适应现实,让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影响一个人做出抉择的因素除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外,就是文化了。文化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人开启心智、认识客观世界的中介,残疾人文化是残疾人群寻找自信、自立自强的最坚实、最真实的社会基础。通过文化建设,能够促使残疾人拥有人格尊严,精神充实,并和健全人一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与健全人一样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正确地走上心灵的健康之旅,进而自立自强,追求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其次,残疾人文化映照出人的价值观。残疾人与健全人人格上平等,由于身体肢体或功能的缺失,在生活上遇到了不便,社会给予物质上的便利和立法上的考虑,保障残疾人的权益,这是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人类的一个组成部分,残疾人不仅有自我肯定的需要,而且有享受生活、自我超越、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残疾人文化一方面映照出残疾人人生价值观的映照,另一方面也是健全人道德水准的体现。对于残疾人而言,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下,在社会的关爱和扶持下,是活在社会关爱里安于现状,还是在社会的扶持帮助下展现人生的意义,这是残疾人时刻面对的问题。同样,对于健全人来说,是积极地伸出援手与残疾人携手同行,还是冷漠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展现了健全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再次,残疾人文化折射出社会文明的程度。对于残疾人群的关怀与帮助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是公平与正义的必然要求。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平等看待残疾人,使他们能够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不但是道德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残疾人文化的状况体现了社会平等与公正的程度,倡导积极向上的、人道主义的残疾人文化有助于改善残疾人受到歧视与不公正待遇的社会现象,从而积累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
3 残疾人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文化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基础。文化有着育人、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功能。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社会上各种文化形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残疾人文化作为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彰显公平与正义的文化形态,它的精彩绽放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兴盛,有利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同时能够让残疾人焕发出人生的活力,从而建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也能够让健全人更理性、平等地对待残疾人。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有两大目标:一是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均等的文化服务,让他们平等共享社会的公共文化资源。让广大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共同享受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共同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肯定,重拾尊严。二是实现健全人与残疾人的水乳交融,消除对于残疾人的各种歧视,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社会,创造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
中国的残疾人已有八千多万,如此庞大的人群必然有大量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满足这个人群的生活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基本文化权益,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能忽视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不能忽视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当前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残疾人文化建设得到大力推进,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得到提高。中国盲文图书馆和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为百余万残疾人提供了无障碍图书、讲座、音乐等文化服务,使他们能够方便地学习知识、陶冶情操、了解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无障碍条例》等法律条文相继出台,残疾人生活保障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社区”等文化活动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到了社会公共文化生活当中,涌现出一大批雕刻、绘画、写作、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能手。
然而,相对于残疾人群巨大的文化需求,残疾人的文化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难度比较大,内容与质量均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提升。由于缺少无障碍设施和特殊的文化服务,在实际生活中残疾人很难和健全人一样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残疾人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参与公共文化活动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相对匮乏,特别是农村残疾人文化生活基本空白;由于思想观念、客观条件以及残疾人自身的特殊性等因素,残疾人中蕴藏的艺术才能还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迫切需求尚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2]。
同时,在就业、教育、社交等领域残疾人群遭受歧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残疾人就业困难,不仅在于身体上的限制,更主要的是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工作组织方式不利于他们进入。职场(建筑物、工厂、机器、生产工艺、工作、操作、规章、甚至社会层级)是与健全人相联系的,是以健全人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日益增多,使残疾人难以适应。同时由于惩罚歧视现象的法律尚有待完善,有待从严执法,因此有一些用人单位隐性歧视残疾人,觉得残疾人是“累赘”或“负担”,加深了残疾人的就业难度。这些是对残疾人能力认识不足产生的歧视。还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要么歧视残疾人的身体,要么过度关注,将残疾人归为需要特殊照顾的“异类”,这种因“残”而“废”的陈旧残疾观,不是将残疾人视为与健全人同类,表现出人格上的明显歧视。残疾人需要的是无障碍设施,需要的是一份方便,而不是歧视或过度的怜悯。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对于残疾人的各种歧视无非是将人看作是一种“手段”,在歧视残疾人的同时,也歧视了其他健全人,因为他将人仅仅看成是为了达成自己某种目的的手段与工具而已。
诚然,面对歧视残疾人这一社会现实,单纯依靠文化建设、道德呼唤可能还不足以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还必须辅以法律的手段,以法律强制性的力量保障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权益。
残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整个人类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残疾虽然是人体的一种缺憾,但它并不构成人性的差异、贡献的差异。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应该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残疾人文化建设的使命之所在。
[1]迈克尔·奥利弗、鲍勃·萨佩 .残疾人社会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
[2]王乃坤 . 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保障残疾人文化权利.残疾人研究,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