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激励理论对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的启示

2013-08-15

船舶职业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课题研究

闻 丹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受到普遍重视,围绕党建工作的研究和论述颇多。人们针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过程、方法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丰富了党建工作理论,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发展。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党建研究工作的激励机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党建研究工作、建立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建立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是落实党管人才战略,提高党建研究工作地位的需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探讨党如何管理人才、如何管好人才是党建研究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增强对党建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党建研究工作的地位是搞好党建研究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党建研究工作基本制度,特别是建立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非常必要。

1.2 建立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是提高高校党建研究水平,丰富党建工作理论的需要

党建工作内容庞大,方式多样,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具有统领和导向作用。党建工作的意义、作用、内容、过程、方法和效果等构成了党建工作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党建工作理论体系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即是其一。同时,为了提高党建研究的整体水平,创新党建研究成果,迫切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管理学、心理学等临近学科的相关知识解决当前党建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借鉴当代激励理论来建立党建研究工作的激励机制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1.3 建立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是调动党建研究积极性,指导党建工作实践的需要

当前,高校党建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开展党建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被动参与、应付了事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深入钻研、不断求索的精神和动力。因此,有必要建立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开展党建研究的热情,解决党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加强党建理论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

2 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主要指借鉴现代激励理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学校党建研究工作起激励作用的办法和制度,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开展党建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学派的理论观点,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应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性。

2.1 注重满足内在需要,采取内容型激励措施

2.1.1 满足人们的相互关系需要,组建党建研究工作团队

相互关系需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联系的需要。生活中,人们往往有归属、尊重、被接纳和获得友谊的需要。而一个组织或团队,特别是一个和谐友爱的团队集体,是满足人们的这些高层次心理需要的基本途径。因此,组建党建研究工作团队,搭建一个人们交往和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对党建研究工作的凝聚作用非常必要。根据学校党建研究内容的不同,党建研究工作团队由若干个专题研究团队构成,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团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团队、学生思想教育研究团队和校园文化研究团队等。党建研究工作团队属于学术团体,在学校党建研究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团队设队长一职,由责任心强、熟悉党建工作、具有丰富经验、能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人担任,可采用自荐加推荐的方式选拔确定。团队成员采取流动制,一年为一个周期。团队的主要功能是开展专题党建研究工作,其基本形式为进行课题研究。各团队成立后,要建立定期活动制度,通过研讨会、评议会等形式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每队每年可开展两三项课题研究。

2.1.2 满足人们的成长需要,创新党建研究工作内容

成长需要指一种要求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内在愿望。赫茨伯格认为,激励人的积极性主要是从内部、从工作本身进行。要注重满足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具体到党建研究工作中,一是要创新研究题目。如,可以将研究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重点课题的题目通过有奖征集、集中讨论、热点问题调研等形式予以确定,增加课题的难度、新意性和挑战性。二是要创新党建研究内容。把党建研究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调动教师的研究热情。如,进行党员角色与师德师风状况的调查研究、新老党员教师专业伦理方面的比较研究、不同专业学生党员的心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之间的相关研究。积极倡导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的横向课题研究。三是要重视实证研究。尽量避开一线教师党建理论功底不够深厚的劣势,不搞专门的纯理论探讨,而是侧重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访问、座谈、观察、个案研究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1.3 满足人们的成就需要,重视党建研究工作成果

在“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创新,“一心两区”全方位开放合作金融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瞄准时机,外资银行纷纷逐鹿云南,随着新加坡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的开业,云南外资银行机构达8家,数量与种类在西部12省区市中排名第三,云南金融开放步伐的“加速度”可见一斑。外资银行入滇后,不但为“走出去”企业带来了丰富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也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资金融通带来了便捷。

成就需要指根据适当的目标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内驱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成就需要,即希望自己能够做出成绩,获得成就。

要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必须重视党建研究工作成果的重要作用,侧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党建研究课题的重要地位。党建研究课题属于校级课题,同其他教育科研课题一样,在评职晋级中受到同等对待,获得经费资助。二是增加研究人员获得科研成果的机会。适当增加评奖的种类,如评选优秀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创新研究成果、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成果等。还可适当增加评奖的比例,使受奖面更大一些。三是做好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如,出版党建研究论文集、开展党建研究经验交流活动、举办党建研究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推荐优秀论文发表等。

2.2 注重实行目标管理,采取过程型激励措施

2.2.1 重视党建研究工作目标的制订,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

激励理论认为,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可以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因此,在党建研究工作中,也要注重发挥目标对研究行为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制订党建研究工作目标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党建研究工作目标具有可行性,即目标明确、具体、难度适中。以课题研究为例,研究课题应界定清晰,表述准确,充分考虑个人是否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对党建研究工作不熟悉、初次进行党建研究的教师,目标不宜定得太高。研究课题宜小一些,切忌大而空。不适宜独立承担课题研究。对党建工作比较熟悉、有一些研究经验的教师,目标应具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可以主持课题研究。二是党建研究工作目标应由个人参与制订。教师个人在参与制订总体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可将其与自身的特长和利益联系起来,提高目标对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目标更为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也是个人接受和认同总体目标的过程,可以把总体目标内化为个人的目标,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为达到目标而做出努力的积极性。

2.2.2 重视党建研究工作目标的实施,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2.3 注重进行行为强化,采取修正型激励措施

2.3.1 以正强化方式为主,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奖励措施

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主要是指通过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在党建研究工作中,运用奖励的方式可以提升人们的研究热情,促进党建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运用奖励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奖励方式多样化的原则。灵活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措施。物质奖励包括奖金和纪念品等,是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具体体现。精神奖励包括表扬、加分、介绍经验和外出参观游览等形式。口头或书面表扬是对良好表现的一种充分肯定和大张旗鼓地宣传,对教师是一种极大的鼓舞。量化加分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特别是对于准备晋升职称的教师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介绍经验是对教师学术能力和水平的充分认可,是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动力源泉。外出参观游览或校际交流等形式,既是一种奖励,也是教师增长见识、增进友谊和放松心情的过程。第二,坚持奖励集体和奖励个人相结合的原则。设立团队奖、个人奖以及特殊贡献奖等奖项,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2.3.2 以负强化方式为辅,灵活运用问责手段

负强化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建立问责制度,也就是运用负强化的手段,通过采取惩罚的措施,削弱和消除在党建研究工作中的不良行为。问责制度包括自我问责和组织问责两种形式。自我问责在个人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和内省的基础上进行,有检讨和道歉等形式。组织问责是一种组织行为,包括公开检查、通报批评等形式。对于在党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未按时结题、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可进行公示或通报批评,严肃处理、追究责任。采用问责手段要慎重,其应用不当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对于一些轻微问题,以私下进行个别交流为好。

3 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以实现最佳的激励效果。为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充分认识内在激励的重要性

赫茨伯格认为,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人们追求层次的逐步提高,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励机制,更应侧重内部激励,注重调动教师自身的巨大潜能,激发和保持教师开展党建研究的高度热情,充分发挥内在激励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实施差别激励,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3.2 遵循公平、适时的原则

在激励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则,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与奖励,让每名教师都感到自己受到了公平对待。而大家是否感到受到公平对待,主要是通过社会比较进行的,和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因此,在进行党建研究工作的评价和奖励过程中,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否则激励会产生负面效应。同时,要把握激励的时机,注重时效性原则。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教师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而相对滞后或延期的激励,其激励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3.3 重视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从宏观方面,要注重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培养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用一定的文化塑造、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勤奋敬业、孜孜以求,培养教师的进取之心和永不言败的勇气。从微观方面,要注重建设良好的党建研究工作氛围。提高党建研究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党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党建研究工作人人有责的意识。宣传和倡导“好的使人羡慕,坏的使人厌恶”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关于奖励的心理氛围,为教师有效开展党建研究工作创造积极的心理条件。

[1]夏凤军,宋清华,顾闻钟.高校党建研究:意义、现状及对策[EB/OF].http://zzb.suda.edu.cn/2011-11-25.

[2]凌晨,李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0):45-47.

[3]夏侃,周静珍.高校教师的团队激励研究[J].经济师,2006(11):117-118.

[4]宋伟.完善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4-16.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课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第一次写课题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