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力学项目化课程改革探讨

2013-08-15孙方遒

船舶职业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内容目标

孙方遒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号) 中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生存能力的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典型的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教学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项目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中心,用项目(任务)来带动知识点的学习。整个课程的学习需要1~4个大项目,实现教师、学生双主体,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构建。

工程力学是工科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工科院校都单独开设这门课程(或是整合在机械基础课程里面)。如何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工程力学课程适应专业的需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1 课程标准的制订

依据国家骨干高职院建设的要求,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要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内外训相结合、项目化体验式教学等教学形式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中普遍采用并成熟运用。同时在考核评价方式上,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运用。

通过对工程力学与职业能力、工程力学与专业教学联系的分析,依据行业、企业对专业的要求以及工程力学在各专业中的体现,确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等,形成工程力学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标准。

1.1 教学目标的制订

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专业对工程力学知识体系的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根据各专业对工程力学知识的需求程度确定知识目标;根据各专业技能对工程力学知识的需求程度确定能力目标;根据企业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确定素质目标。

1.1.1 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确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即掌握静力分析基础知识、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圆轴扭转、平面弯曲的概念;掌握杆件内力图的画法;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了解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1.2 能力目标

依据所确立的知识目标体系,确立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即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灵活运用力系平衡条件进行工程结构的静力分析计算;能够运用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对工程上常见的柱、梁等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能够正确操作力学实验仪器设备;能够运用所学力学知识,解决与力学相关的工程问题。

1.1.3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具备严谨、细心、全面、追求高效、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极强的敬业精神。

1.2 教学内容的设计

依据“项目”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为体现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程分为6个项目,43个典型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从典型案例入手,引入实际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明确指向项目任务中的知识目标,通过综合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学生实现素质目标的养成,达到高职教育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各专业可依据本专业不同的能力要求,针对教学项目及教学任务的选取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各专业的要求。

2 项目化教材的开发

工程力学项目化教材的开发是依据所制订的课程标准,围绕“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要求,将传统的工程力学课程内容进行较大的改革,经过系统地调研和科学地分析,整合为4个典型的项目,即项目1预备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静力学基础);项目2构件静力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主要包括平面力系分析、空间力系分析、重心及考虑摩擦平衡问题的分析);项目3构件承载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拉压杆件强度刚度分析、弯曲强度刚度分析、压杆稳定性的分析、圆轴扭转的强度及刚度分析);项目4运动与动力分析(主要包括点与刚体的基本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点的复合运动以及动力学分析相关内容)。

为了知识拓展的需要,补充项目5工程力学专题分析(主要包括动静法在工程上的应用、动载荷与交变载荷的相关知识、应力集中简介以及强度理论的简介)和项目6典型实际案例分析(主要包括以典型实例分析工程上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冲击载荷等问题) 2个项目。

每个学习任务均由典型案例引入,在学习任务结束后,对相应的案例做出专题分析解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最终以知识目标的学习,促进能力目标的形成,实现素质目标的养成。

3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3.1 教学内容的实施

教学内容的实施过程,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利用任务引领典型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做”一体化,以“教”与“学”的相互融通实现“做”,以“做”来促进“教”与“学”。通过选用典型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更新观念,探索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按照这一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重视设计计算,以掌握构件的力学计算作为达标的要求,而轻视结构设计及与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紧密结合的部分,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节。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应按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求来构建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3.2 教学评价的建议

3.2.1 教学评价原则

突出过程与项目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项目考核等手段,加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并注重日常考核;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工程实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考核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2.2 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大部分,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纪律表现、平时作业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包括项目测试、期末测试。评价最终结果为上述评价结果的加权平均。

4 结论

针对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引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念,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着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工程力学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强调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注重实际应用,引入反映工程力学理论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在压缩课内学时的前提下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做到精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力求使知识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当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改革程式化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1]龚良贵.工程力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韩云波.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实践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54.

[3]刘治刚,徐青.基于工作过程的《仪器分析技术》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9):80-81.

[4]王克明,王书元.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51.

猜你喜欢

工程力学教学内容目标
《工程力学》微课教学模式探索
《工程力学》课程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工程力学
大学物理和工程力学在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