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考

2013-08-15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能力

田 野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长春 130022)

近年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2012年甚至遭遇中国大学毕业生本科专业就业情况“黄牌警告”[1],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中国IT业目前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至少在40万人以上,而我们每年培养的IT专业人才不过20万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心仪的专业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种巨大的落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实际产业要求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保证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产业的需要。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特点,对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谈些体会和想法。

一、优化课程设置

计算机科学从总体上来说,是理论性强且技术性、应用性也较强的学科。但是,目前部分高校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占的比重较轻。此外,实践的目的也仅限于对理论课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一些课程内容的验证,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从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优化。在保证本专业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外,还要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增加实验、实践应用课程所占的比例,采取“小验证-理解,大综合-运用”的方式。对于任意一门课程中的小知识点,可通过简单的实践来验证其正确性,并达到理解的目的。而对于一门课程中若干知识点,或者多门课程交叉的内容,可以设置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综合实验,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知识日新月异。为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应该考虑到教材的新颖性、实用性,确保学生及时了解到计算机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动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知识、技术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也利于学生扩宽自身的知识面。

二、改革课堂组织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教师教的过程,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容易造成学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2]。

2008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在教学改革方面,应该教学生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是在知识的本身。教学改革还是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思维,改变传统的课堂组织模式,由传统的“一人堂”变成众人参与的“头脑风暴”,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思考、讨论的方式来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还可以引入专业培训的模式,简化基础知识的介绍,而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正如一位培训老师所说的“一辆车,你首先是希望能开,然后才考虑了解车的结构”。过多的基础知识讲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而动手实践却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对基础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将授课模式从“授课-解答-考试”向“授课-讨论-实践-考试”过渡。以往授课方式是教师课上讲解,课后偶有解答,最后通过考试,也就是用一纸试卷来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决定学生的成绩。改变授课模式后,将授课过程中灌输知识的部分适当删减,而是通过课间、课下的讨论和实践来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给定一个算法,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是否有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以往的知识是否能够用到,并进行相应的验证;结果可以没有对错,重点是增强学生的思考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最后的考试评价中也应多考虑学生平时的表现,不再将试卷成绩作为判定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是通过增加学生在讨论、实践中的表现,以及论文等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这样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规范软件开发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的是软件研发等相关的工作,这类工作除了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理论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学校教育和工作岗位需求脱节的重要原因。对于这种现状,有关专家表示,现代的高等教育注重素质教育,但这种教育所培养的是一种“通才”。针对企业的实际应用还要经过职业培训,才能走入到实践当中。因此,我们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将“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考虑进来,尽可能地缩小高校教育和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

具体而言,就是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以真实或虚拟的项目为基础,以软件工程为依据,在课程实践中执行标准的软件开发流程。从系统分析、架构设计一直到开发、测试,完全按照标准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修订。在“开发”过程中,教师以项目经理的身份把握全局,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所学的实际课程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分析师、架构师、开发人员等,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行。这样,既可以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还能够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便能在日后更好地、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

在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角色划分明确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一些内容加以规范化。如设计、开发文档、编码规范等,尽早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开发习惯,更好地和企业实际人才需求接轨。

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作为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源头,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只有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才能给予解答,从而指导学生有效地提升实践能力。

因此,可以借鉴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按照“按需引进、注重培养”的原则,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引进具有符合教师条件,并且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应用领域精英。依靠这些精英在工程领域的优势来辅助学科建设,并将实际工程中的知识和经验传授予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职业前景的认识;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派遣教师到IT信息行业去考察、学习,了解行业中先进的技术、最新的行业动态、当下的热门人才需求情况,提升教师自身的工程能力,达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以便能够有针对性、有前瞻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升对相关行业的认识。

五、改进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计算机专业来说更是重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6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中指出,毕业设计是科研和教学结合最为密切的实践环节[3]。它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的实践环节,对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4]。

因此,在毕业设计中,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将所学的分散知识结合起来,完成一个相对完整、复杂、综合的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优化项目选题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对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提升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毕业设计多是一些自拟的管理系统题目,这些管理系统大同小异,并且便于上网查找到,因此学生具体做起来积极性不高,一些人抱着随便的态度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和企业合作,制定一些从企业实际的工作出发,有特定的需求和针对性的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仍然是一些管理系统,但课题的复杂性和难度有所增加。这既能弥补毕业设计和社会需求接轨上的不足,又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也可以从科研任务中选择有价值的题目来进行设计和研究,将科研任务进行分解,选择难度适宜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内容,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毕业课题是真正的科研项目,又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撑。

(二)加强过程督导

尽管对毕业设计的题目进行了筛选和优化,但是学生在实际动手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以往,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学生有问题不好意思找老师,老师也不知道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有鉴于此,就需要我们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沟通和督导,对于学生觉得题目略显简单的情况,可以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而对于学生觉得题目稍显困难的情况,也可以在保证不降低毕业设计水平的基础上,给学生额外的帮助,比如说设计思路、开发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此外,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循软件开发流程,无论是需求分析、设计、编码等,都要符合标准,并保证良好的编码规范。

通过落实上述两点,除了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达到高等学校毕业与学位资格的标准外,又因为毕业课题的企业化、社会化,还能将其作为进入相关行业的一块有力的敲门砖。

六、推进“产学研”合作

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行业氛围,要考虑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掌握怎样的技能,不能闭门造车。为了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应推进“校企双向产学研”合作,强化生产实践对教学的支撑。

高校通过与实习单位就培养人才、技术开发、科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构建起长期、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工作或生产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也可以经常请一些业界知名IT企业的人来学校为学生、教师做报告,帮助大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技术前沿等。目前,我院已经同一些知名IT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派遣学生去这些企业实习,提前与社会接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还应继续加强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与更多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环境。

除了“校企合作”方式外,还应该在学校内部建立实习基地或研究室等实习场所。实习基地或研究室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承接一些工程项目,或者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培养兴趣,锻炼能力。我院已经建立了数字医疗、物联网等多个研究室,让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到不同的研究室实习,并在实际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1] 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2012-06-20].http://www.jyb.cn/job/tbch/2012/2012jybg/.

[2] 强小利.浅谈计算机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4):95 -96.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乔孟丽.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10(1):108-110.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