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刍议

2013-08-15刘上海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战略

刘上海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在全国范围内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的扩大,一大批应用型大学也应运而生,它们处于研究型大学和技能型大学之间的中间状态。对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探讨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战略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现状及问题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空前繁荣,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成果丰硕。在众多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大学的发展战略研究尤其引人关注。原因在于大学发展战略既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成功转型,又关系到国内数量庞大的高等院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既定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大学的发展战略既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

对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就研究的内容来说,关于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较多,有理论性的,如万秀兰对制定高校战略规划的依据及特征进行了论述、刘献君对战略规划的内涵、依据进行了探讨。综合看来,尽管我国关于制定高校发展规划的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研究还较零散、不全面,对增强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的科学制定规划重要性认识和提高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水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为解决高校发展规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自主发展及填补院校层次发展规划系统化研究的空白,关于高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全面深入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通过系统梳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深度剖析我国大学发展战略问题的现状:

(一)大学发展战略中关于大学定位及分类管理问题

在大量关于大学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国内外学者基本达成共识,欲研究大学发展战略,首要的问题是大学要准确自我定位,其次是国家教育部门要对国内大学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关于大学定位问题,一般认为,普通大学根据办学功能、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类型: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能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如国内的“985”大学;技能型大学主要是众多的高职高专院校,他们以培养基层技术人员为主。应用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大学和技能型大学之间,它以服务地方或者行业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本科教育的办学层次为主的大学。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应用型本科大学数量庞大,发展参差不齐,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关系重大。按照这样一种划分思路,除了数量不大的“985”大学及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外,其他的大学基本可以划入应用型大学。教育研究专家发现,在国内,相当多的大学在发展战略中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够鲜明。通过这些大学的发展规划,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办学目标趋同现象严重,千校一面追求兴办“综合性大学”,向北大、清华大学看齐,争做中国一流大学。原来的专科院校争取成为本科院校、原来的本科院校争取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原来由硕士点的大学努力成为有博士点的大学、原来工科文科性质大学争取成为综合性的大学等等。就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规划来看,除了具备上述倾向,有的大学对于大学应该为地方服务还是为行业服务纠缠不清,无所适从。很多大学不知道自身的优势在哪里,盲目追求大学校园大、学生多、专业多等指标,忽视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的合理定位。其二,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我国教育部出台的有关高等院校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条例还是按照传统思路,分为部属高校、省市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又依据其性质,按不同类型确定拨款方式,如“985”高校、“211”高校的拨款方式及额度等等。也就是说,我国高校的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还没有细化到根据高校的基本属性、功能和特色来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

(二)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问题

本文作者作为本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参与者和执笔人,研究了国内众多高校的发展规划。发现就大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国内一些高校的规划制定工作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领导不重视。有的高校没有按照国家及地方的要求及时制定规划,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学校的中长期规划及“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其二,制定程序不规范。以“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为例,据了解,部分高校直接由学校规划部门负责起草出台,学校教职员工大多不了解,没有参与。其实,按照规划制定的规范,应该学校先成立包括规划部门在内的起草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由规划部门牵头,多次调研国内高校的情况,广泛征求院系、职能部门和教职员工的意见,经学校教代会审议,最后报学校党委行政批准。这样的规划制定程序才是规范的;其三,规划文本不严谨。据了解,一些高校的规划文本编制混乱,错别字较多,甚至指标体系中数据相互冲突。

就大学发展规划的实施,在国内众多的高校存在的舞台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规划一旦制定完毕,就束之高阁,不予理睬。众所周知,学校规划是指导学校在一段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学校发展蓝图的描绘,是对学校发展的战略设计。国内外经验告诉我们,有了优秀发展战略规划的大学不一定是好大学,但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有一份优秀的发展规划,而且执行得很好。从一定意义上讲,执行好规划比制定好规划更为重要。

(三)大学发展战略中关于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问题

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关键。一所大学如果办学质量不高、办学特色不鲜明,其培养的学生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其生存和发展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纵观国外大学,许多大学由于其高水平的办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而蜚声海内外,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以人才培养质量高闻名于世,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以“产学结合”为大家所熟知。大家所知,我国大学的功能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多数高校的校训也基本相似:求实、开拓、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大学的趋同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导致了部分大学的发展战略中就很难体现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来。对这些目标的实现基本上都一种: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等等。基本上没有独树一帜的办学质量提高方案和特色凝练机制。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特色的体现就很难实现。

二、我国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问题解决的思考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对国内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的研究,意义十分显著。因此,本文作者综合国内外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趋势,借鉴一些应用型大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如下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展望:

(一)准确定位应用型大学

我国大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问题的解决,首要的是必须准确定位,把自己与那些“985”大学及高职高专院校区分开来,明确自身应该定位为应用型大学。也就是说要厘清什么是应用型大学?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我认为,应用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大学和技能型大学之间,它以服务地方或者行业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本科教育的办学层次为主的大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应用、推广、转换、创新能力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国内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一定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转型期,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很多任务和要求,如果应用型大学制定的发展战略脱离了国家战略调整方向,可以想像这类大学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因此,应用型大学必须瞄准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瞄准国家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为本地经济社会服务,为相关行业服务。只有把学校的发展与国家、地方、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才发展前景美好、发展潜力巨大。

(三)创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机制是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的亮点

探索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机制,对一所应用型大学来说战略意义十分巨大,它关系到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应用型大学的死生存亡。我认为,依靠应用型大学自身,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优秀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将这类人才的培养纳入国家战略中去,并为之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空气、社会和企业给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成长成才的平台和机会、家庭转变对人才观念,重新认识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价值,成为催生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细胞、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可以相信,如果国内的应用型大学都能够契合上述五个方面,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并坚决实施好该发展战略,那么,我国将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应用型大学,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王司瑜.关于地方高校战略规划问题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崔贞林.关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若干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曾新华,刘仰斌.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其激励[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4):312-313.

[4]邱祖发.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发展问题[J].学术论坛,2006(2):192-195.

[5]徐敦楷.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4).

[6]刘献君.新世纪的高校发展战略规划[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7]张应强.发展战略规划的高校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8]庄汉文.全球性竞争环境下的我国高校发展战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9]潘懋元,吴玫.地方高校分类与定位[J].复旦教育论坛,2003(3):8.

[10]雷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

[11]陈厚丰.中国地方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2]冯向东.地方高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大教育评论,2004(2):17.

[13]张保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14]王俊华,张婕.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模式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15]王志刚.论地方高校科研特色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39-41.

[16]娄延常.理念定位学科[J].高校理论战线,2003(4).

[17]潘懋元.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 [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18]向梅梅,刘明贵.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质量观构建的思考[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19]张锡侯.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7).

[20]吕祥.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J].江苏高教,2006(6).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战略
战略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