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2013-08-15郑声文陈为旭
郑声文 邓 薇 杨 静 陈为旭
(1.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成都中医药大学)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贵在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选择和创造合适的载体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成为最受年轻人青睐的传播交流方式,并以其迅猛之势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探索这一新的网络文化现象,抢占这一教育平台,既要借助微博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渠道,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思想文化的阵地,防止微博世界里蔓延着的各种不良思想观念侵入大学生的头脑。
一、微博的功能特点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微博,是一个继博客之后更利于用户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网络交流平台。用户可以利用网站、特定的客户端、手机Wap网站、手机客户端等随时随地发布简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类型信息,供好友或关注者分享。在信息时代,“微”,并非“不足道”,在网络上迅速集合的闲言碎语,常于不经意间演变为群体意识,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微博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及文化特点正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首先,微博兼具及时性和便捷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简约的生活节奏和适时发展情感活动的需要。与传统博客的不同之处在于,微博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成本,可以通过多样化操作方式,在第一时间把智者的声音远播,将弱者的声音放大,用户毫无拘束地随时随地分享时尚资讯,发布心情。此外,微博不要求用户有精湛的写作技巧,而是通过只言片语表述个人感兴趣的话题,这种率性而为的信息呈现形式不但符合现代人独特简单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而且适合现代青年人群碎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容易在微博信息的互动中得到沟通的慰藉和参与心理的满足。
其次,微博兼具个人性和共享性,满足了大学生展示自我个性和力求获得社会认同的双重心理需求。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其独立性要求逐渐增强。他们喜欢随性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自由发表观点,并且希望自己被关注。这些在现实环境中并不容易实现,而微博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实现无障碍地分享他人观点,从信息共享走向思想共享,自由的选择自己钦佩的引路人;更能够提供大学生足够个性发挥的空间,自由平等地参与表达与讨论,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和对他人的影响力,并有许多机会成为受众目标,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
第三,微博兼具原创性与借鉴性,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尊重的精神诉求和好奇好求知的心智发展需要。相对于其他的网络交流方式来说,微博因其以展示草根生活、平民思想等为主,更具亲和力,简洁的文字大多来自原创,即使是转发借鉴的信息,也能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呈现出更真实的内心,在大学生中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共鸣。同时,微博以几何式的传播和流动方式,通过微博用户间的转发,使得信息数量迅速攀升,大学生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无数的新鲜资讯,奇闻异事。知识与资源是微博最有力的武器,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
二、微博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微博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教育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信息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通过向全社会传播正确的信息,使社会成员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把握与遵守社会秩序。微博在整合、发布信息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它不仅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还能够因势利导的在网络中发挥其价值导向功能和舆论引导作用,通过集合媒体信息,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同时,还可以利用微博开展网上调查、在线访问、主题辩论、热点讨论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强大的舆论监督中,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传递爱心的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感受温暖的交流过程中明辨是非善恶,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此外,通过微博私人对话也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解决大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时刻环绕在生活周围,进一步降低甚至消除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抵触情绪,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润物无声中被大学生普遍接受。
2.微博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开放的时空条件,扩大了教育影响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个孤立的单元,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是割裂的。不管教育者有多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影响力也很难超越时空的限制。微博强大的社区跟随功能可以消除这一弊端,参与者越多,影响力越大,如果在网络社区涌现出倡导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偶像式的受众者,那么通过几何式信息传播模式与多元化接受讯息模式的结合,其教育影响力必将获得爆炸性增长。此外,在以微博为载体的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态系统中,便于搭建平等开放、多方协同、互相监督的网上思想教育平台,打破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实现整个教育领域包括学生、家长、教育者、研究者、学校乃至社会其他成员在内的各种角色间彼此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动,从而改善每一个角色,使得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具有活力。[2]
3.微博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设了有利环境
其一,微博创设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微博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它既可以支持一对一的沟通,又可以满足一对多的交流,在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教育中,教育者可以借助微博创造平等、轻松活泼的交流氛围,通过构建共同的语言和关注点,提高师生心理相容性,拓宽交流的思路,提高教育活动中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互动,教育者不但可以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意识偏差和不足,帮助其不断修正和调整负面的心态和不合时宜的言行,还能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使得教育方式更加科学民主,效果更加显著。[3]
其二,微博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环境。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大学生,其根本任务是启发其自觉性,调动其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微博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共同成长的同辈群体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每一个个体都容易克服面对面的拘束,展现自己的主动性,畅所欲言,迅速实现相互感染、相互帮助、相互塑造,自然而然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促进其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
三、微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消极影响
高科技支撑下的微博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播种善良的便利工具,也可以是造谣生事的可怕利器。
1.微博传播容易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
在微博世界里,多元的思想、文化自由传播和碰撞,大量的信息难辨良莠真伪,带有个性化和感情色彩的描述增强了信息的指向性和映射力度。大学生处于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时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前提下,面对庞杂的信息,在选择上存在模糊性和艰难性。微博传播优势也容易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软文化入侵的首选战略重地。各种反人类、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消极价值观念,甚至是包含恶搞、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低俗文字、图片、视频会第一时间充斥到中国大学生的脑海,这些落后、腐朽、肮脏的思想易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了冲击,腐蚀其心灵,动摇其信仰,混淆其价值观念,削弱其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产生的冲击不可低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带来了诸多问题。
2.微博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教育者的权威提出了挑战
微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信息内容的传播将逐步摆脱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控制,传统思想引导的难度加大,大学生不再单独接受教育者的主流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他们以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和选择自己认同的答案。如果教育者自身不懂利用微博掌握足够的信息、不能把握网络舆情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更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对大学生有说服力,甚至会引起其思想上的疑惑、混乱以至背叛。此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舆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微博虽然缩短了舆论的形成过程,扩大了正面舆论的影响,但同时也在加大危机管理的难度。[4]
四、微博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和思考
微博的文化特征以及不断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应用成为可能。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扬长避短,积极地利用这一网络工具的优势,消除其负面影响,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
1.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利用微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大学生来说,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传播的主阵地、主渠道,但社会、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应动员一切必要的社会的力量为之服务。在信息时代,政府和各级部门应与时俱进,充分重视了解微博的功能,端正对其态度,并及时建立官方微博,组织相关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正面的信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引领大学生发展方向的一支强大力量。此外,还要鼓励一大批公众人物和大众媒体单位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利用其较高的社会关注度高,发挥偶像的动员力量和感召效应,吸引庞大而稳定的追随群体,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主题,强化微博的正面导向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五项要求中强调:“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5]为确保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在微博议程设置中把准基调、掌握主动、力求平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主题,营造积极的氛围: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证微博文化的正确导向。通过专题微博,及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动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对复杂的网络文化现象进行分析、鉴定、批判和引导,通过通俗化的理论表达,让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
第二,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过新闻微博,及时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弘扬社会正气,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使共同理想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
第三,要始终坚持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微博,及时宣传时代英雄和励志典型,培育特色民族文化理念,拓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覆盖空间,使大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而激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进取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四,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通过公益微博,及时聚焦各类荣辱事件,向网民传递美好真相,暴光丑恶事实,让大学生在舆论形成和传播温暖中做出道德选择,促进对“八荣八耻”的认知;让大学生在积极揭发和批判中,展开思想斗争,分清荣辱是非、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引领良好的道德风尚。
3.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促进大学生使用微博的自律性和规范性
微博作为网络中最开放、最便捷的传播交流工具,要求用户具有更强的自我约束性,能够自觉担负起维护网络秩序的义务,做一个负责任的微民。面对当今微博发展的趋势和已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使其理性使用微博已成为迫切需要。高校和社会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和微博的技能与水平;另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的价值标准和伦理尺度,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其诚信观念、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不仅对虚假、丑恶、反动信息有识别力和免疫力,还能保护好自己的原创,从而旗帜鲜明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当广大大学生能理性地传播,文明地争论,科学地批判,主动地讴歌美好,才能使微博真正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6]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微博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要加大组织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高素质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中的成员须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微博的功能和传播规律,在工作中不仅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还要形成合力。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是这支队伍的主力军,要充当微博德育阵地的建设者和研究员。一方面要利用微博的网络功能辅助课堂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立体化、动态化,教育语言网络化,教育方法艺术化,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提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应积极主动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结合工作实践,研讨新网络传播的显著特点,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为开展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高校的辅导员、政工干部要成为微博德育阵地的服务者和管理者。他们可以通过创建自己的特色微博,给大学生提供实际的心理辅导和生活帮助,在网上赢得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归属感,成为高校微博世界的领军人物,用实际行动感召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外,高校政工干部还可以利用微博对各类学生组织进行有效分类管理和监督,如创建院系、班级微博、学生党员微博、学生干部微博等,既加强各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沟通,有效促进其成员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目标,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又能对学校内部组织进行动态跟踪,确保对全局的把握。
再次,高校的信息网络专业技术人员要作为网络安全保卫员。面对微博世界汹涌来袭的信息潮,高校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后台信息监管和网络法制教育工作,不仅要有效防止境内外各种反动信息,不良言论对高校网络阵地的侵犯,还应制定高校网络规章制度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建立网络信息传播问责制,时时检查网络安全,确保校园网络阵地健康运行。
最后,所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热心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都应作为微博舆论的引导员。通过他们主动介入微博领域,发布正面信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热点问题评论,及时引导舆论发展,维护正义的声音,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负面的影响,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进行。
[1] 王慧,等.大学生博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载体[J].消费导刊,2009(1)155-156.
[2] 郝胜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48-51.
[3] 刘祖清,等.借助微博拓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产业与科技,2010(7):205-207.
[4] 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14-16.
[5] 苏振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的网络文化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09(8):5-9.
[6] 李昱.网络博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