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和莫言作品的影响对比研究

2013-08-15

关键词:平民文学史莫言

程 艳

鲁迅和莫言作品的影响对比研究

程 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不仅是现代散文的开拓者,也是现代小说的先行者。莫言作为新进的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文学创作在某些方面继承了鲁迅的批判主义传统,但又以独特的方式超越之,在当代文学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鲁迅;莫言;文学创作

一、关于鲁迅与莫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就如一位巨人一样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他的存在就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所在。鲁迅不仅是最早开始创作现代散文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小说开拓者,开创了白话小说的新时代。关于鲁迅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文坛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尽管对鲁迅之影响的论断褒贬不一,但我们仍可以肯定的是,鲁迅是我们掌握现代文学作品乃至现代文学史的关键所在,掌握了鲁迅也就相当于掌握了一半的现代文学史。我们可以从鲁迅身上看到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丰富的历史内涵,他的作品洋溢着对文化品格、人文精神和文化情怀的解读。

而莫言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继承了鲁迅的批判主义精神,但又进行了超越,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然而莫言多年来隐藏在其创作体验及创作感悟中的文学意识和观念似乎并未引起学界的注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作品的价值。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断地给读者带来新作并对当代文学的创作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虽然莫言常说“理论知识太多,就会对他的创作产生反面影响”,但事实上,他对文学观念的建构还是有着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的,在如何彰显文学的个性和小说的艺术性,以及如何摆正作家的创作态度等问题上都有着明确的立场和倾向。

二、鲁迅作品的影响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灵魂人物,鲁迅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体现在他给我们留下了穷其一生的经典作品,还体现在他对文学的批判和革新上。鲁迅主张开展文艺批评,他认为只有真切的批评才能给文艺带来新的希望,才能使文艺真正成为文艺。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除了体现在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上,还体现在创作思维和语音结构上。鲁迅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对传统持有尖锐的批判态度,因此在创作作品时创造出一种新的反传统的目标、策略、态度以及语境。他批判传统文化中的 “三从四德”、女人裹小脚等一切风俗旧习,以文学的方式寻求唤醒国民的封建意识,从精神上寻求出路。除此之外,鲁迅的作品在题材、构思、想象等方面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影响。传统小说多以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神仙鬼怪为题材,而经过鲁迅革新后的新小说多以普通平凡的百姓故事为题材。内容构思上也不再是传统小说的以说教为主,而是改为从平凡小事中感悟人生真理,带有超越性与哲理性。在作品的创作格局上,鲁迅热衷于尝试各种表现形式,不论是文章的叙事结构还是视角都与传统小说有着很大的差别。并且大量吸收借鉴西方小说的创作特点,不仅在语言上成功地将中国文学的文言文改为白话文,也为未来小说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

三、莫言作品的影响

莫言的作品既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又在一定层面上进行了超越,他的作品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从当代文学的语境来看,莫言作品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中所体现出的对平民文学的重视。

平民文学观是对当下文学创作中的浮躁之风以及精英幻觉的一种矫正与破除,是作家坚守自我价值的一种手段。对此,莫言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的策略是避开热闹的地方,回到民间、回到传统、回到边缘地带。”莫言用自己的文学作品表达着对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状态的关注与肯定,用作品向国人乃至世界展示了平民阶层在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形式转向过程中所承担的得失与苦乐。莫言的作品致力于用平民的创作手法传达出一种理智的平民意识,体现出一个真正的作家对民间智慧、民族精神以及平凡社会的尊重。

其实,在以往的文学史上也有人提出 “平民文学”的想法,但莫言的“平民文学”观更为彻底,影响力也更为深刻。它不仅让文学创作者走出知识分子角色的牢笼,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描写百姓生活,还打破了现有的局限的文学观,建构起一种新的本体论的平民文学理论。莫言以亲身创作实践深入到崭新的文学理论的创建活动之中,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以平民的视角、语言以及故事等元素为核心的一套完整可行的文学创作体系,从而为当代文学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

四、鲁迅与莫言的影响对比

鲁迅与莫言作品的最大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对乡村描写情有独钟。纵观历代文学作家,以乡村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不在少数,然而鲁迅与莫言的作品却给人带来新生感,影响也较大。

鲁迅的作品造就了鲁镇和未庄的诞生,他用批判的视角将人们的视线引到广大的农村之中,试图借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情感世界来唤醒国人的麻木与无知。鲁迅作品中的乡土气息是清冷的,人们被黑暗所压迫,精神得不到解脱。这些创作表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一代作家们的个体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寻求自我突破与批判精神的意识比较明显,因此作家笔下的乡村被寂寞所缠绕,就使得叙述者与所叙述的对象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这种物我分离的局面使读者的激情受到作家自我情感的牵制。

莫言的作品问世于80年代,时代不同决定着作品的表现也必然不同。《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系列的乡土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喧闹的声音,乡间社会在这里又重新焕发出了光彩。叙述模式也突破了鲁迅那一代的传统而寻求到另一条崭新之路。如果说鲁迅作品中的乡土社会是黑白的,那么在莫言的作品中这种色调就是彩色的,他使得写作也如绘画一般有了丰富的色彩,有了高远而美妙的景色。 在《红高粱》《爆炸》《球状闪电》《狗道》等作品中凸显出的完全是乡民们自己的声音。这也是莫言所提倡的平民文学的成就所在。

因此如果说鲁迅的作品带给中国文学的影响在于精神上,那么莫言的作品所带来的影响就是深入肉体的。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开山始祖,他的批判、求真、求实、解救等创作精神深深地注入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以至于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几乎没有哪位作家不受其影响,莫言也不例外。但莫言又给予这种影响以更深层的发展,他把平民文学带到作品中来,使得文中的描写对象有了自主权,形象更为活跃、鲜明。这一平民文学观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作家们,它拉近了创作者与创作对象间的距离,读者的情感得以自由发挥,所感受的情感也更为强烈。

五、总结

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灵魂人物,其地位是无法动摇的,他的作品对国人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批判精神以及“求真”、“追真”的创作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作家们。莫言便是这其中的一位。而莫言的独特之处又在于,他不甘于墨守成规,在继承了鲁迅批判精神的同时,又将创作视角向边缘地带拓展,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平民文学”观。“平民文学”观的提出有效地遏制了文学的精英幻想以及自我麻醉的陶醉心理,将文学由浮躁引向脚踏实地,让文学返回到民间,在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孕育下向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迈进。

[1]缪军荣.看客论--试论鲁迅对于另一种“国民性”的批判[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2]葛红兵.文字对声音,言语的遗忘和压抑——从鲁迅,莫言对语言的态度说开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

[3]张磊.百年苦旅:“吃人”意象的精神对应——鲁迅〈狂人日记〉和莫言〈酒国〉之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2002(5).

[4]李芳.鲁迅小说对现代乡土文学的影响[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5]王金胜.民间文化与莫言小说的传奇性[J].文艺争鸣,2004(6).

I206

A

1673-1999(2013)04-0097-02

程艳(1981-),女,山西长治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13)助教。

2012-11-30

猜你喜欢

平民文学史莫言
过去的年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爱如莫言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莫言:虚伪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