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在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3-08-15刘炯艳

关键词:案例库库存案例

刘炯艳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创立,后来哈佛商学院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经过若干年的采用、发展和沉淀,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世界各国工商管理类课程以及经济类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再现或者模拟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部分情景,让学生将自己融入案例情景,通过研究讨论案例来学习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知识的应用。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是重庆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平台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只进行纯粹地理论教学,否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点。基于这样的理由,我们在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经过4个年级的实践,证明了在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加强、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点的掌握。

一、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在我校已开设较长时间,在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知识点多,内容中涉及大量的理论和模型,学习难度较大,要掌握这些内容并且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有必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案例教学。

(一)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适合实施案例教学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管理相关技术的发展,采购不再是某个企业或部门单独的活动,而是站在供应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所有节点企业的活动。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案例资料课前的收集、课中分析和课后总结,能够更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

(二)有助于强化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能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案例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能够强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各类企业、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是对采购工作的模拟与再现,能够提供给学生真实、形象的感性认识。学生从实际的案例资料中获得采购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步骤等信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能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型的学习方法,真实的案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四)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充当编导角色,案例教学实施效果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付出程度。教师必须多思考、勤动手,长期收集、积累和改编教学案例库,使教学内容不断创新、完善。在教学过程应做到灵活组织,循循善诱,注重课程教学案例库的配套建设,研究各环节教学的衔接。

二、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

(一)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及思路

本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在于:配合完成“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主要建设课程之一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的建设;配合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融洽师生关系。

本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知识点,以此作为案例库的建设依据;收集、选取能反映知识点的经济事件、数据等相关材料;最后编订案例并提供案例分析思路。

(二)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原则

结合我校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本学科发展趋势,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应突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力争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结构合理,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全面、完整的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对实践中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数据、案例应符合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要求,与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相适应;案例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案例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坚持案例具有代表性原则。

2.案例覆盖面要大,确保和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案例覆盖的知识面应当与教材内容相关。涵盖采购管理机制、流程与组织、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与采购预算的编制、供应商选择、供应商的管理及激励、库存控制、订货点采购、MRP(物料资源计划)采购管理、JIT(准时化)采购管理、招标采购管理、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进货管理、采购监督与控制等多个方面的案例。

3.案例的编写形式应多样化。案例的编写既包含适用于单个知识点的简单案例,也包含适用于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案例。

4.案例应明确教学目的及分析思路。案例应明确教学目的,以便给予采用该案例的老师和学生一定的指导。同时,案例应给出一定的分析思路或分析提示,在提供案例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

5.案例问题简单明并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案例语言简洁,陈述客观,问题简单明了,其完成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能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

6.案例应符合真实性、时效性。案例应当尽可能来源于现实生活和企业,方便学生理解,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和当前的社会经济现象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结合所学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施

(一)实施案例教学前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选择适合的案例。案例选择适合与否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应选择适度数量的案例。每堂课的教学任务是固定的,因此选择案例必须依据授课计划的安排选择合适数量的案例,只在重点及难点部分采用案例教学,不能选择数量太多并且是非重点、非难点,否则会喧宾夺主,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应选择典型性案例。在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中,案例必须能反映采购知识、原理、方法及技术等,而且通过案例分析能映证和发展采购的原理和规律。

3.应选择真实性案例。真实客观的资料增加了案例的权威性,效果很好。教学实践发现,越是真实的案例,学生关注度越高,越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越能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内在求知欲望,往往教学效果也越好。

4.应选择针对性案例。选择案例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具有综合分析所选案例的能力,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二)实施案例教学时的教学形式

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案例,可在课堂教学的前面、中间、后面各阶段实施。

1.利用案例导入课程。这种教学形式在案例教学中应用最普遍,是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应用。课前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2.将案例穿插在理论教学中讲解。在某一章节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案例穿插其中,对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理论知识点。这种教学形式常用于重点难点理论知识点。

3.组织讨论小案例。这种教学形式是教师在某一理论知识点系统讲授后,让学生分析讨论一个小案例,学生经过思考和分析后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4.学生分组讨论案例。这种教学形式先将班级学生分为6-8人的小组,事先给定讨论主题,然后学生课后分组分析案例,下次课由学生分组讲解,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5.综合案例分析讨论。这种教学形式适用于多个知识点理论教学完成以后,应选取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案例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内容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案例教学时的课堂教学组织

单个知识点的简单案例,整个案例讨论与分析的课堂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案例,整个案例讨论与分析的课堂时间控制在30-90分钟。

1.呈现案例。呈现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开始,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案例材料、教师介绍案例、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

2.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每组6至8人的讨论小组。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指学生在了解案例后对案例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案例中所包含的知识、原理进行挖掘。分析时需要教师引导,教师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想,而提出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甚至争论。最后由各小组汇报其分析思路 (解决案例提出的问题、针对案例提出其他问题)。

4.总结和评价案例。教师应在案例讨论后做出简要总结,对全班讨论中所发表的各种见解进行评论。但总结并不是告诉学生标准答案,而是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与步骤。评价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路、表扬发表高见的学生、鼓励经过激烈斗争而终于起来发言的学生。评论是为了肯定学生案例分析的成果并提出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入思考的想法。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在评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发言。

5.强调案例教学信息反馈。听取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意见,为将来完善案例、更新案例、改进案例教学组织作准备。

(四)实施案例教学后考核的方式

在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后,相应的考核方式随之做出改变。实行平时考核、实验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占 20%,实验成绩(包括为案例分析收集资料的表现)占 2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

将每个学生在案例教学讨论过程中的表现量化计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将每个学生为案例分析收集资料的表现量化计分,作为实验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考试试卷中增加案例分析题(占15-20分)。案例分析题不能规定标准答案,应根据学生分析步骤、决策依据、推断逻辑、结论以及创新思维等几方面来评定成绩,这类题型在给分时,应考虑答题思路、答卷反映的思维要点、运用的基本理论方法、是否抓住问题的关键等方面。

四、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

我们选用教学案例库中的案例在物流管理专业2008、2009、2010、2011 等年级各班级的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中进行了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完备而更努力学习,课下也会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结果确实能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促使学生对现实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尽力采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予以解决。通过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和课后的案例分析学习,在加深认识的同时可以弥补课堂学时的不足。应当说,案例教学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同学们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学时有限而案例涉及的内容多,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大家做深入的交流讨论,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对于一些综合案例,要求学生自己课前准备、课后分析学习,或分组讨论学习,但一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在形式上还不够生动,如果有案例相关的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问题以后都需要设法改进。

五、结束语

案例教学很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及学生的积极性,给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教学带来了活力,把教师的单向教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思路变为集体智慧,把理论框架变为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可操作方案,是一种有用的教学方法,应大力提倡并不断探索。

[1]姜颖.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0(4).

[2]李荷华,黄中鼎.采购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8(32).

[3]秦小辉.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9(10).

[4]王红姝.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

[5]夏纯迅.《物流采购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

[6]杨贵红.《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高等教育,2011(6).

猜你喜欢

案例库库存案例
心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国内首个海事司法案例库正式上线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实践应用的基坑工程设计案例库建设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MTI朝鲜语同声传译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