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运行模式探析
2013-08-15顾莉
顾 莉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党十八大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文化人”。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积极主动地强化文化育人的功能,提升大学生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培养应当成为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指标、首要任务和价值追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成为高校教育机制改革的关键。
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之时代内涵
1.由“文化”本义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一词内涵丰富,广义上包括一切“自然的人化”,可作物态、制度、行为、心态之分,可以说囊括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围绕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1]。狭义的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核,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但精神文化又往往渗透于物态、制度、行为当中,是精神之物化和物化之精神的有机统一。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广义上包括科学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等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狭义上则特指精神、心态文化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它不是特属于某一专业、某一课程而是应当渗透于大学生教育的各领域。在其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上,需要通过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育人以文化”,从而达到“文化育人”之目的,使学生能够“即物求理”、“观象索义”,最终实现其文化“自育”的能力。
2.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应做到三方面的结合。
一是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而富有时代气息,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前瞻性和统领性。“文化建设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实体是魂与体的关系,无魂则体无所用,无体则魂无所依。[2]”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最高指针。
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认为,云彬先生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中有一个重大的创新,就是先论述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然后再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最后论述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放在第一位来论述,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事情[3]。这说明,文化首先是民族的,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的产物,即使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必须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作用。高校对大学生应增强民族意识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塑造具有民族精神的时代青年。
三是以西方文化为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求善重德”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尤其是古希腊则以“求真重智”为目标的“科学型文化”[4]。在西方进入近代以后,工业革命促进经济迅猛发展,为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在教育领域则以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为目的,削弱人文教育。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也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和西方一样出现了诸如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下降、科学主义泛滥、人和自然关系紧张等问题。因此,中西方都开始重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教育。与此同时,源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和繁荣,伴随西方市场经济的一些价值观念也得以传播,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以及对个体人格的尊重和利益的肯定等。在大学校园,由于资源和信息的传播途径广泛,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高校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即提高学生鉴别西方文化思潮的能力,合理借鉴,批判吸收。
3.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上,应以文化“三自”为目标,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出现“多元异质型”文化特征,多种文化碰撞、冲突。而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在进入高校后,面对井喷式的多元文化,往往会出现文化盲从、文化自卑、文化自负、文化失范等文化问题。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在文化“三自”上应当具有率先性和前沿性,是全社会实现文化“三自”的重要动力机制。
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之功能诉求
1.推动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首先,高校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上具有比较优势,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路径、手段等,以此促进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发展进程。其次,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责,使其可以通过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地方、区域文化建设。再次,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毕业生是文化传播的“活性”载体,他们在学校接受较为先进的文化理念,经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带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可以引起社会风气的良性变迁,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水平
高校文化建设水平不仅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还融于教育质量的其他诸项标准之中。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水平是现代“人才”概念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对“高素质人才”的界定是“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从狭义文化看,精神品质是高素质人才的首要条件,从广义文化看,这几方面标准都可包括在文化的广义范畴之中。其次,文化育人还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教”,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的“学”,学生如果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则可以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勇于投身社会实践的勇气,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再次,高校自身的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竞争的软实力。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应体现不同特色的文化建设,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学校定位、校风学风等各发面提高自身办学优势,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首先,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市场化社会”的生存情景。高校是“小社会”,大学生在步入高校后,更多地体验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竞争等价值诉求,但同时也会感受到市场经济中不可回避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取向。其次,有利于大学生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虚无主义。开放的经济赖于包容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外域与本帮,各种文化交融互摄,形成文化的多元态势。在此场域下,西方在尼采和海德格尔时代就力图克服的价值虚无主义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其最大危害即信仰危机,缺乏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从而丧失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再次,有利于大学生明辨纷繁复杂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5],是以利益为主要驱动,抓住公众的文化心理,利用对受众的感性冲击,以达到某种商业化的文化消费,因而,大众文化表现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大学生这样的同龄群体中,大众文化借助于各类媒介得以迅速传播,如无理性价值观为指导,大学生往往会迷失自我、盲目跟风,失去理性的判断能力。最后,有利于大学生个人人文素养的形成。人文素养既指学生的人文知识,如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更指人文精神,即优秀文化对自身精神面貌、人格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所以,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在文化多元背景下,大学生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来应对以上社会现象和问题,作出理性的价值评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来应对自己在人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
三、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之模式探究
1.紧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步伐,明确教育方向
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素养教育,不能脱离特定国家、时代的意识形态,其直接目的是弘扬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古今中外任何时期、任何国家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文化教育的共性。就我国目前的国家性质和发展任务来看,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终极目标和价值归宿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一方向是不容动摇的,是各级、各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最高指针。
2.优化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专业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以及一些专题讲座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主要侧重于“三观”及政治素养教育,但从目前取得的效果上看,尚未充分发挥其功效,还需深入探索其教学模式,本文不作细究。文化专业课程,主要是指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用相关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企业文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等等,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介绍和文化精神的传导。素质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可借助学校在某些方面的优势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培育学生的文化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能力。文化素质课程设置的原则应当是以扩充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辨析能力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精神为核心,做到知、情、意的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结合。
3.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
从广义文化上看,文化素质教育可包括各类专业课程教学,文化知识包涵各类专业知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都曾重视人文教育,如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重视艺术和道德教育。但今天高校教育中出现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甚至对擂的现象,这源于工业化对科技的需求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就人类知识的发展规律来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本就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任何一门学科自身发展的历史,都能展现出一幅人类对科学崇高信仰和追求真理执着精神的壮丽画卷,本身就蕴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因此,在高校各专业学科教育中,应自觉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入科学精神的引导,将科学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结合,实现“厚基础、宽领域、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4.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但由于目前高校的竞争压力,迫使大多数高校强化对教师科研的“刚性”量化考核,出现“轻育人、重学科”,“轻教学、重科研”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仅仅是灌输完授课计划所设内容,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认为这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或辅导员的事情。其实,任何一门科目的教师都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文化素质教育应是教育者的主导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结合,体现教育的权威性与平等性,平等性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而权威性则源自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化学识、教育技巧、人格魅力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应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中,根据自身情况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同时应自觉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耳濡目染的榜样性效用。
5.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陶冶文化情操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培育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群体文化,其本质是该校的人文精神,是高校竞争的软实力。校园文化的营造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各类主体的共同努力,包括“硬件”校园环境和“软件”校风学风、各类文化活动等。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适合学校自身的定位,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健康积极向上的、师生欢迎和热衷的文化氛围,以此陶冶师生的文化素养。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学校应制定总体规划,明确建设方向,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手段和载体,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使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动建设者。
6.践行文化,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提高文化创新的能力
文化素质教育的归宿和落脚点应是践履文化,在实践中弘扬、传承、创新文化。对文化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通过一纸试卷进行简单理论考查,也不是可以通过面试或者心理测试等技术手段可以准确衡量,其最终评价标准只能是实践,看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能否贯彻一种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因此,文化素质教育评价应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在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和评价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任何脱离社会生活的文化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想取得预想成效,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将文化理论用于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发现文化、感悟文化、创造文化。为提高对大学生文化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文化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共同创建培养基地,一方面加强对地方文化事业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实践优势,为学生文化实践锻炼提供条件。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中,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各类高校都应将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人才。
[1]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2]杨光.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5.
[3]冯书生.“文化‘三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1(3):145.
[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4.
[5]宋希仁.伦理学大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