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3-08-15石志成韩新风

关键词:学风同学建设

石志成, 韩新风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的学风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端正学习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M校的学风建设现状,更好地加强学风建设,特组织开展了学风建设现状调查与走访调研。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调查方法和调查样本概述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学风既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学风的好坏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风建设课题组从影响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入手,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别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课余时间的利用、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展开。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调查对象是M校全日制本科生,样本为大一、大二、大三在读本科生,具体下属专业和被调查对象采用配额随机抽样产生。同时,在问卷调查中还伴有个别访谈法。

(三)调查样本选择及发放情况

根据M校学生特点与各年级学生人数比例,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其中大一140份,大二130份,大三130份,最后共收回380份问卷。通过筛选及逻辑校验,排除种种情况造成的废卷,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为356份,有效率为93.68%,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论总体的价值。

(四)调查数据技术处理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汇总数据、处理分析数据。

二、调查样本分析

(一)学风建设总体情况相对较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

在“上课时,你认为做笔记是否有必要?”的调查中,有近八成(76.43%)的同学都认为“有必要”,而在该部分同学进行“若你认为有必要做笔记,你是否会做笔记?”的调查中,有近七成(68.90%)的同学表示“会做笔记”,这表明广大同学学习比较认真,能够积极主动做笔记,强化学习。在“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一般会怎么做?”的调查中,有一半以上(53.10%)的同学表示“按要求认真完成作业”,有两成多(23.57%)的同学表示“老师检查就写,不检查就不写”,有一成多(15.00%)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写”。在“作业题不会做,你一般怎么办?”的调查中,有六成多的同学(61.43%)表示“自己努力思考完成作业”(37.90%)或“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完成作业”(23.53%),说明大部分同学能积极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你对逃课行为的看法?”的调查中,有八成多的同学(84.97%)在一定程度上对逃课有正确认识,其中有39.47%的同学表示“不应该,逃课总是不对的”,有16.47%的同学表示“可以适当逃,认为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有15.00%的同学认为“逃课可以理解但不支持,大学生可以灵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在“你平均每天课余自学时间为几小时”的调查中,近八成(75.68%)的同学每天课余自学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令人可喜的是有一成多(10.81%)的同学每天课余自学时间在“4小时以上”,有近三成(29.73%)的同学每天课余自学时间“2—3小时”,有近三成(28.38%)的同学每天课余自学时间“1—2小时”。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广大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并能积极主动学习。

(二)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在“上学期你在图书馆借阅了多少本书”的调查中,仅有不足三成(25.68%)的同学借阅书籍在“10本以上”,而每个学期平均约5个月,这意味着有七成多(74.32%)的同学每月借阅书籍不足两本;有近两成(18.92%)的同学一学期借阅书籍“5—6”本,平均每月读一本书;有三成多(33.78%)的同学一学期仅借阅“3—4”本,每月读书不到一本书;更有近两成(17.57%)同学一学期仅读“1—2”本,平均每两个多月读一本书;更有甚者,还有4.05%的同学根本就“没有从图书馆借过书”。大学的图书馆是智慧的集聚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却很少在图书馆接受“熏陶”,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关注。在“你的课余时间是如何安排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上网”,高达六成多(63.51%);“自习”居第二位,占一半多(52.70%);而闲聊达三成多(31.08%),居第四位;“逛街”占到两成多(21.62%),居第五位;“恋爱”占一成多(12.16%);撰写学术论文(1.35%)与文学创作(4.05%)少得可怜,值得我们教育者与管理者深思。

在“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动地学习”调查中,仅有不到一半(45.95%)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地学习;在“你拟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看书、学习”的调查中,有八成多(85.14%)的同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无计划性。在“你对逃课行为的看法?”的调查中,有一成多(14.03%)的同学“对逃课持无所谓态度”,更有一成多(15.03%)的同学认为“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在“对于不喜欢上的课,你一般选择怎么度过?”的调查中,有七成的同学有不良行为,或“玩手机上网或聊QQ”(25.17%),或者“看小说或电子书”(17.50%),或“跟同学聊天”(16.07%),7.23%的同学以睡觉度过课堂时间,更有4.03%的同学选择逃课。在“作业题不会做,你一般怎么办?”的调查中,有近两成(18.87%)的同学表示“先放着,以后再说”,还有近两成(18.43%)的同学表示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更有甚者,有1.27%的同学明确表示“放弃”。

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思想开始松懈,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二是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应试思想、功利思想和浮躁的心态较重;三是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从而导致部分学生“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上课不认真听讲,抄袭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动机有待进一步激发

在“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会主动学习”的调查中,仅有不到一半(45.95%)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地学习,其中有不到一成(8.11%)的同学表示“总能主动学习”,有近四成(37.84%)的同学表示“经常主动学习”;但是更有一半多(54.05%)的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调动,其中有47.30%的同学表示“偶尔会主动学习”,更有甚者,还有4.05%的同学“从来不主动学习”。在“你拟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看书、学习”的调查中,仅有一成多(14.86%)的同学表示“总是先拟定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看书学习”,而八成多(85.14%)的同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无计划性,其中有七成多(71.62%)的同学“偶尔拟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看书学习”,更有近一成(9.46%)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拟定过学习计划。在“除课本知识外,你是否阅读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籍”的调查中,有近七成(69.27%)的同学不经常阅读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籍,其中六成多(60.11%)的同学很少阅读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籍,一成多(9.16%)的同学表示几乎没有阅读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籍;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还有近三成(30.73%)的同学经常阅读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籍。

究其原因,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所学专业没有较清晰的认识,武断地认为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只是迫于家庭及社会的压力而完成学业,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四)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中的不良习惯有待进一步矫正

在“如果老师讲课过快导致你没有能完全听懂课程内容,你一般会怎么做?”的调查中,有八成多(83.77%)的同学不能很好地解决,其中有一半以上(55.17%)的同学选择“到考试前再补”,有近两成(17.50%)的同学持“无所谓”态度,还有一成多(11.10%)的同学持“听不懂也没关系”的态度;而仅有不到两成(16.23%)的同学表示“会站起来让老师讲慢一点,以便更好地学习”。在“你拟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看书、学习”的调查中,有八成多(85.14%)的同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无计划性;在“你平均每天课余自学时间为几小时”的调查中,有一半多(52.70%)的同学每天课余自学时间都在“2小时以内”;在“对于不喜欢上的课,你一般选择怎么度过?”的调查中,有七成的同学有不良行为,或“玩手机上网或聊QQ”,或“看小说或电子书”,或“跟同学聊天”,还有7.23% 的同学以“睡觉”度课堂,更有甚者,4.03%的同学选择“逃课”。

以上现象经分析发现,都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表现,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休息的关系,学习精力投入不足;二是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纪律松懈,旷课、上课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部分同学还没有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大学课程设置灵活,课堂上老师的教授是引导性的,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大量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工作,加上父母不在身边,给部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荒废学业的机会。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本前提。学风建设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要立足于学生、见效于学生,并以学生的学风变化作为检验标准。

(一)构建“三位一体”分层教育体系,加强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M校按照“品牌工作有深化,重点工作有发展,常项工作有成效,创新工作有突破”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诚信·文明”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良好素质,养成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思想行为意识,形成“积极争做诚信、文明学生,争创诚信、文明班级”的良好氛围,为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奠定基础,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打牢思想基础。二是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开展“责任·成才”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承担责任的情感,培养责任能力,规范责任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内驱动力。三是在四年级学生中开展“感恩·奉献”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应该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激老师培育之恩、感激他人帮助之恩,帮助学生塑造一颗感恩的心,并努力回报他人,回报学校,回报社会,这是优良学风培育的结果。

(二)搭建学风建设平台,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是落实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活动品牌、突出精品活动的示范引导作用,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高度关注。M校通过搭建三个平台来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一是以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通过坚持开展学风教育月、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各类知识竞赛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搭建拓展素质、展示风采、陶冶情操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优良的学习风气。二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坚持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农村教育帮扶、文化宣传、科技支农、法律宣讲、社会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勇于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三是以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为平台,通过建立学生党员寝室挂牌、学生党员帮扶、学生党员亮牌等制度,不断拓展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的育人功能,真正建成“学生党员育在公寓,普通学生文明养成于公寓”的学风建设阵地。

(三)以“五个坚持”为抓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保障学风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坚持以正确思想统领学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增强端正学风的自觉性。二是坚持以教风带学风。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定期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督导;教师对课堂教学与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课必须严格考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三是坚持以严格管理培育学风。严格上课、早操、晚自习考勤,及时教育处理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坚持各级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及时掌握课堂动态,严肃课堂纪律;坚持班主任、辅导员随堂听课,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经常召开学风问题师生座谈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四是坚持以帮扶助学推动学风。学校高度关注心理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情感困难和学习困难等“四困”学生,切实关心、关爱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完善学生资助、组织朋辈互助活动等措施,有效保障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五是坚持以优良考风端正学风。广泛开展诚信考试承诺签名活动,大力营造“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舆论氛围。加强考场纪律监督,严肃处理考试作弊行为。对作弊学生所在班级、寝室及个人实行评优“一票否决制”,班主任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以优良考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通过加强学风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学风监督评估体系和学风建设目标责任制,使全体教师的治学态度更加严谨,育人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学生普遍达到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明显转变,学习动力明显增强,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明显进步,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最终实现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0-09-09.

[2]黄军伟.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J].高校理论战线,2011(12):34-37.

[3]金国华,汤啸天.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1.

[4]王巧玲.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1):119-121.

猜你喜欢

学风同学建设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学风建设——高校发展的基石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