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书籍设计中的科技动力

2013-08-15刘艳玲张国斌

关键词:材质印刷书籍

刘艳玲 张国斌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从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一种新形式设计的出现都相伴着重大技术的发明,科学技术的革新,催生新的设计形式,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才能使设计做到更人性化[1],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印前排版,印中选材,印后装订。不同的材料富于书籍不同的质感,不同的工艺造就书籍不同装帧形式。设计手段的多样、材料的丰富、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是推动书籍设计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书籍材料丰富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计也是一样,材料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基础。书籍设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材料的选择也因时而异,那些写在纸草上的书,记叶片上的书,都成为书籍历史中永恒的记忆。造纸术的发明开辟了书籍的新历史,为书籍设计提供了相对统一的材料,形成了现在标准的书籍形态。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纸张仍然是最基础的材料,只是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纸的品种也更加丰富,特殊纸和艺术纸拓展了书籍的材质和肌理范围。另外一些非纸质的材料也加入到书籍设计的行列,如皮革、木材,金属和丝绸,他们的色泽以及触感都有别于纸张,不仅丰富书籍设计的表达语言,也改变着书籍的形态。

印刷技术的进步带动着造纸工业的发展,纸类材质越来越丰富,加上电脑排版代替铅排,书籍的印刷用纸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大量的高性能纸张的出现,提高了书籍的品质。特种纸种类增多,外表美观、颜色多样,还具有质量轻、韧性好的特点。如:新闻纸、书写纸、硫酸纸、胶版纸、白板纸、牛皮纸、铜版纸、哑粉纸、毛边纸、坑纸、轻质纸等等,不同质感的纸张带给人不一样的心理感受[2](P61),特种纸的应用,要掌握其特点,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持纸质的原汁原味,这样才能发挥其纸张的个性,凸显不同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基于书籍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不同的审美需要,在书籍设计的材质选择上也趋于多样化,除了各种有特色的纸张,其他的非纸类材质也加入进来,包括纺织类材料,如亚麻、丝绸,金属类材料及塑料等合成材料,这些具有特殊质感和肌理的素材不但丰富了设计师的设计语言,也使得书籍更具有时代气息。

二、印刷及印后加工技术的提高

印刷术是古老的发明,它既是工艺技术,又属于科技文化范畴,也是应用技术,它会随着相关科技的发展而改进,也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而飞跃。现代印刷术融入了光、电、化学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而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除了水和空气,其他的材质基本上都可以成为印刷的载体。另外,计算机参与直排,印刷流程数字化,整页拼版系统和电子分色扫描机的应用,使彩色图像复制数据化、规范化。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传统印刷工艺快速更新,统一流程,统一标准,使书籍印制的速度变快,质量变好,精度变高。

印刷方式改变带动书籍设计理念更新。在20世纪后期,印刷技术由铅印向胶印转变。文字信息化处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带来了文字印刷方式的急剧转变。胶印工艺设备简单、速度快、精度高、操作方便,用这种方式印制,墨色均匀、文字清晰、版面平整,看起来更活泼、漂亮。胶印技术的成熟,也使彩色印刷由单色转为多色,由单面转为双面,由低速转为高速,多色胶印机进驻大中型印刷厂,成为其主导设备。另外,由于电脑参与印刷流程,让印刷品的精确率得以提高,为印制精装豪华书籍提供了条件。书籍设计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印刷技术的创新使书籍设计理念不断改变,更好地引导读者阅读,这拓展了书籍设计的艺术表达空间及形式。

进入21世纪,工业污染加剧,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印刷业也在低耗能、低污染方面寻求发展,这对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有影响,设计要尽量服从环保,按需印刷,不浪费。一些特殊的书籍装帧作品中还大量应用了一些天然材料,如综合木材、麻、丝等多种材料,既美观也环保,真谓一举两得。

印刷技术得到很大的提升之后,印后加工的手段也发展为多种多样,为不同种类的书籍演绎着不同的形象。纸品类常用的印后加工手段主要有烫印工艺,上光工艺,纸面整饰成型工艺等。烫印可以在平面中增加立体感,上光能强化书籍的视觉效果,纸面整饰工艺可以完善书籍的实用功能,这些特技对书籍整体效果的提升力度不容忽视[3]。

装订是书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订技术改进以后,设计师选择的装订形式更多,创意的装订方法也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被开发运用。根据不同的材质选择不同的装订形式,决定书籍的形状,增加书籍的耐用性。装订方法和形式的选择对书籍成型后的实际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多了解装订技术和装订形式,能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想象。

三、电脑技术的发展

电脑设计软件和数字化摄影等技术的普及,让书籍设计从业者兴奋不已,设计工作变得更轻松和便捷,节约了时间和精力。电脑技术参与设计可以使设计师的想象空间无限地延展,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另外,电脑智能排版让设计和制版程序合二为一,不仅使出版速度大大提升,而且节省了设计师的时间和精力,赋予设计师人性化的解放。同时,越来越多的书籍设计者在使用电脑辅助设计时,开始更加注重书籍设计的理念、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对读者人文关怀,这让书籍本身也具有人性化。

网络的普及改变人的阅读观念。阅读是书籍的第一功能,所以,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更利于阅读是放在首位的。随着网络的出现,电子图书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变革,网络阅读诞生,阅读行为由单一的书面阅读向多元化阅读转变。这种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往往以读者为中心,感性、享受,还具有跳跃性,读者不仅追求阅读的容量,还注重效率,是一种带有惰性和功利性的阅读[4]。根据读者的阅读方式和行为变化来调整书籍设计是新的发展趋势。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促使设计师千方百计的设计出满足读者需求的作品,书籍设计变得多元化。一些人性化的创意设计,使书籍变得更有利于阅读和欣赏,甚至让读者参与互动。设计师们不仅关注书籍材质独特的意蕴和表达语言,也注重开发各种新工艺所创造的书籍表现形式,为书籍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能创造出更美、更独特的书籍形态,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享受一种轻松愉悦。

综上所述,艺术与技术是不断互动的,科技发展从各方面影响着设计,不停为书籍设计注入新的动力。信息化、数字化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们重组对书籍设计的观念,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数码影像也为设计师提供便利的设计手段。从事书籍设计的人员不仅要掌握视觉理论的知识,还应该站在科技的前沿来思索书籍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书籍设计发展带来更好的前程。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发散思维,用崭新的方式来表达书籍设计,就能跟进时代,耳目一新。

[1]董翔.论现代科学对设计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8(34).

[2]肖勇,肖静.书籍装帧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3]姚翔宇.论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与工艺的设计价值[D].苏州大学,2007.

[4]鲍瑜.装帧形式和特种工艺造就书籍之美[D].湖北工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材质印刷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衣服材质大揭秘
书籍
《出版与印刷》2016年总目次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