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2013-08-15丁国军

关键词:人才信息化信息技术

丁国军

(济宁医学院 学生处,山东 济宁 272067)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领域、系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领域中信息的利用、传递、处理、分析和生成所进行的有意义的活动的总称。教育信息化是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广泛应用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因此,积极探讨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论认识不足。在信息化过程中,许多高校领导和教师由于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真正了解和认识,导致教育信息化不能得到真正的运用和开展。[1]理论认识的不足,导致许多高校不注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内涵建设,而高等教育信息化指导思想的不够明确,导致其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或技术问题。

信息化资源总量与配置存在问题。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对信息技术资源总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比较高。高等教育信息化必须以足够的资源为基础,并要符合专业化的教育信息化的要求。高校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多数单位拥有的资源大多由购买收集而来,在信息化资源的创新性上,许多高校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规范,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针对性较差,更新速度慢,整体利用率不高。此外,在各院校之间,由于缺乏信息交流和沟通,没有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使得其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资源都不能得以有效的分割和配置,导致重复建设情况严重,如电子图书馆系统,大多高校都是各建各的,资源共享和互动机制的缺乏,既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缺乏配置机制,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大量设备、软件以及相关资源的持续投入,且需要专业人士予以维护,因此,信息化过程中还需要一批非常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这些都需要以资金作为基础。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也是经费持续投入的过程,缺乏相应的经费,高等教育信息化就如同空中楼阁。[2]许多大学习惯上把网络建设作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标志,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缺乏资源以及软件的整体规划,缺乏较高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软环境,而且不同的高校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和共享机制,从而导致信息化过程中缺乏整体协调性。

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过程,需要专业的人才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但需要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也需要懂教育的人才,因此,教育信息化对于参与教育信息化人才的素质与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在职培训,或者是相关技术的培训以及更新等,都存在不足,由此导致教育信息化人才储备的不足,因此,如何丰富人才储备,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优化策略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理论的认识与学习。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高校相关机构必须改进工作作风,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清晰认识自身在教育信息化当中所处的位置,并迅速实现角色转换,以积极应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对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对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既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善用信息技术,又要懂得辨别与筛选知识,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

提高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共享机制。教育信息化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要在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过程中,避免重复建设和配置不当的问题。信息化时代,高校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很多情况下,单靠某所大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需要大家共同协商来予以解决,因此,应打破高校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积极促进大学之间的联合互动,以促进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优化整合。[3]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政府、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扩大合作范围,甚至通过跨界合作,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高校所在地区要建立一个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系统,积极推进高校网络共享机制,努力搭建新的交流合作平台;另一方面,设立高等教育信息数据服务项目,推进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共享,促进高校间深层次的IT服务合作,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项目要围绕相关的IT计划、员工培训以及教师与学生信息化网络平台而搭建;此外,还应该提高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是否允许大学在信息化过程中受益,将是影响高校继续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已经从前期的基础建设,转移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上,但如何使现有的教育设施更好地应用服务于教学实践活动,应是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将足够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安全性建设,是确保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管理的结合,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普遍比较紧张,资金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当然,即便有了足够的资金,如果没有使其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也会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因此,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或制度,在年度预算中,划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或调动社会力量、国内国际利益攸关方、校友等相关资源,对其给予重点支持。

努力培养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教师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具体实施者。高校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高校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普遍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其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因此,高校应从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科体系的不同和受训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围绕如何提升学生自我学习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促使师生互动、学员交流、自主操作和协作学习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举办信息技术培训班,使教师树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观念,以逐步提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运用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则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努力使自己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4]

总之,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对时代发展与变革的积极回应。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教育必将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而进行自身信息化,只有不断地提高信息化水平,高等教育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1]黄建华.关于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问题的探讨[J].日本问题研究,2010(4).

[2]李普聪,钟元生.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2).

[3]洪明.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9(4).

[4]宋建军,邢娣凤.中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6).

猜你喜欢

人才信息化信息技术
人才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