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素质结构
2013-08-15高小丽赵清明
高小丽 赵清明
(吕梁学院 教育系,山西 吕梁 033000)
教师远比教材、课程更重要。即使没有好的教材和课程,因为有了优秀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他们也可以选择、渗透好的教学内容。在教育改革中,教师问题是核心问题,是制约教育是否先进的瓶颈,确切地说,教育改革的决定力量应是优秀教师。他们引领着教师队伍发展的方向,是教师的楷模,对优秀教师素质结构进行研究,能有效、快捷地捕捉到教师成长的规律。
优秀教师素质的规定性是来自于教育教学目标和实现以上目标所依据的教育教学规律性认识,植根于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围绕这两点展开优秀教师的素质结构构建[1]。
一、优秀教师的职业理想
一名优秀的教师之所以是优秀的,是因为他对于教育的独特理解,即他的教育哲学。观念构成了他教育行动的灵魂。当教师确信他的观念的时候,这种确信的观念形式就是他的教育信仰。
每一个优秀教师,都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一份正在创造未来并且改变着我们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类命运的职业,是一份对国家的崛起、民族的未来、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力和重要决定作用的职业,都应该明确教育对社会发展、人类与个体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价值。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教师们,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因而在教育工作中将这种终极关怀转化为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这种教师对自身事业价值的高度认同感,在个人职业生涯中逐渐内化为其个体人生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优秀教师素质结构体系的最基础部分。
教师要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能力作为前提,进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不是用单一、片面的、主观化的知识标准和认知方式来评价所有学生。学生的发展方向虽然与遗传素质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学生在之前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习惯、获得的经验等,其影响力之巨大不容忽视,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方面,正所谓每个学生有着与自己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最近发展区”。
回首教育史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们,无一不是用灵魂与整个身心热爱和相信孩子的人,他们有共同的特征就是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孩子的潜能。
二、优秀教师的道德与人格特征
道德与人格特征是教师教育教学高效能感的内在保证。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重要的是不能因为学生的个性、性别、种族、文化背景不同和学业成绩高低去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珍视学生的见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而且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都是能够进步的,不会忽视他们进步言行,不会打击他们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优秀教师能以公正平等为原则,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偏袒学生或者歧视学生,注重使学生认识并获得健康正确的社会关系,从而推动日常行为价值导向的形成。
Stronge等人的研究发现,学生们所希望和认可的教师,应该是能够与他们互相尊重,了解他们,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信任他们并且诚实谦虚、温柔善良、细致耐心,经常鼓舞他们的人。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教师的温柔体现着他们对学生的关爱,也是教师工作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2]。将有关的研究概括起来,我们发现,优秀教师的人格特质往往是相近似的。大多包括:与品质相关的诚实、友爱、公正、公平、谦虚并且乐于助人;与成就相关的有创造力、有抱负、主动进取、喜欢挑战并且有奉献精神;与内在气质相关的有热情、好奇、有趣、理解、平和、耐心、有感召力、有合作精神并且没有威胁。
三、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
优秀教师的知识核心,乃是其独特的教师经验,建构在学习和实践之上,通过不断整合形成的网状知识结构,因而这种模式也被称为“网状知识结构模型”。通过自己的经验加工过的内化知识。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这里还是从横向角度把这些知识加以罗列:掌握精深、全面、动态的学科内容知识;掌握关于课程设计、编制等的知识;掌握有关“学与教”等的方法知识。
优秀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包括教学监控能力、科研与自我发展能力、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等,其中教学监控能力是核心。教学监控能力包括课前计划和设计:教师要有对学生旧有经验结构的敏感力。学生旧有的经验结构是教师组织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对学生已有的经验结构有着高度的敏感;教师要有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创设学习环境。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学习者在合作交流、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积极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的特性及功能最能有效帮助师生实现知识的构建。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建构性教学的能力,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课中实施和调控:发展学习者自我调整策略和多元认知的能力。优秀的教师注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优秀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提出开放性问题来促使学生进行多元性思维;敏锐的洞察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与社交能力。作为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是否顺利不可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课堂教学互动是否是高品质、高效率的。课后评价与反思:高水平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将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又把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持续对自身和教学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积极调解的能力,被称为“教师的反思能力”;开放性思维与善于学习的精神。优秀教师应该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善于理解学生的观点和经验,善于接受并认同学生有创意的思想和观点,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形成其自身独立的思想和见解,教师本身也应当积极通过多种认知途径和手段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行为是优秀教师教学能力的外显。其一般特征主要有:鼓励学生自律,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合作,使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维护学生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将其作为实施教学行为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在提问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关系的构建和适当的描述;在教学的知识来源、呈现方式、人物组织和教学安排等方面,优秀教师将自身作为学生学习的多种资源之一,并鼓励学生主动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物开展学习,进行分类、分析、预测和创作等操作。优秀教师通过反复利用学习循环模式来发挥学生好奇的天性,最终在不削弱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坚持明确基本的教学目标。
优秀教师的成长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两条路径相结合的轨迹,如果新手教师或准教师能了解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将大大缩减其专业化成长的时间,笔者相信对优秀教师成长规律的探讨将会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的新亮点。
[1]JamesH.Stronge.Qualities of Effetive Teaehesr[EB/OL].httP://ascd.org/Publications/books/chapter2.html.
[2]黄飞莺.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