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

2013-08-15白彩虹乔中国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阶级恩格斯

白彩虹 乔中国

(1.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 太原 030024;2.太原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一、“虚假的意识”和“观念的上层建筑”

按照多数学者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的概念,即“虚假的意识”和“观念的上层建筑”。

关于“虚假的意识”的用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同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论战中,特指上述三种历史领域的唯心主义观点及其思想根源——黑格尔的哲学。绝对理念和宇宙精神,被黑格尔定义为世界的本质与灵魂。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绝对理念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说它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原因,是对意识与现实关系的颠倒。人们和他人的社会关系,就跟在照相机中的影像一样,在所有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倒立显现的。黑格尔在以后的批判哲学中,也仍然把精神与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现实,将社会生活中意识产生的结果看作受局限的带有批判性的思想观念,可以对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产生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非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与科学和真理相斥的“虚假的意识”。这种意识形态之所以是虚假的,一是因为每个阶级总是有意识地将自己的阶级利益说成是全社会的利益。“在阶级社会,每一个意图以新政权代替旧政权的新阶级,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粉饰自己的真实目的,将个人的私欲美化成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福利。”[1](P100)“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2](P107)二是意识形态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极其复杂的中间环节,蒙蔽了意识形态家们的眼睛。特别是在那种与物质经济基础相背离的意识形态下,思想观念与物质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给弄模糊了。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虚假的意识去完成的,他们只是与思想方面的素材接触、交往。“各个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观念独立于历史这种外观,首先迷惑了大多数人。”[3](P253)

关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用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劳动产品按照这个价值尺度在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之间自由地进行交换,这些——正如马克思已经证明的——就是现代资产阶级全部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意识形态建立于其上的现实基础。”[4](P210)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有一个经典表述:生产关系是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总和,这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上层建筑在发生缓慢变化的同时,经济基础也在发生着变化。

二、“人类史的一个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还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人类史的一个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思想武器”。对于这三种用法,理论界关注的还不够多。

关于“人类史的一个方面”的用法,源于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它阐述了这样一个命题,意识形态自身就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模块。此处,意识形态指人的精神生活,是思想观念、理论体系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等等。意识形态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人们借助它来认识社会,提出自己的行动规范。人们总是通过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领域的思想观念来认识和了解意识形态的多种形式。对于历史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觉得,在任何一个时代,人们的生产关系都会通过自己的大脑转换为一种意识形态,而他们主要是通过采取一些行动来引导人们的意识形态,这就是所谓的“观念推动力”。

关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用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时的表述。有一定地位的人会在物质关系上占据统治地位,只不过这是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物质关系。在阶级社会,阶级就是一种统治社会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社会地位,它在统治着物质生产资料的同时也统治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在每一个伟大的时代,统治阶级所彰显的思想就是主流思想。统治阶级总要把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说成是全社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形式在法律、道德中统治阶级存在的因素,在阶级统治社会中那些思想家们多多少少的在理论上会认定它们为某种特立独行的事物;统治阶级在意识领域会将那种个人的思想理念设想为某种使命……他们把这些以生活原则的形式提出来,这样一来可以装饰自己的意识,二来可以作为一种道德的手段来进行统治。”[5](P492)

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思想武器”的用法,是恩格斯针对一些思想家不能辩证地看待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简单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经济决定论的思想方式时强调指出的。类似的情形就是一些愚昧的思想家们所持有的一些愚笨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不承认它们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源于我们不承认历史现象中的各种特立独行的行为发展。我们把事物的因果辩证性看作一种极端,丝毫不注重彼此间的作用。这种现象通常是被遗忘的,一类历史现象如果被特定的经济原因造成,就会起作用,就能够对环境产生反作用。马克思认为,以意识形态的演变为形式的阶级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的结果。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以及个人财富的增加,社会上催生了这样一类专攻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等)生产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称之为“意识形态阶层”;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马克思还对意识形态在一定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来看,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些贫穷的国家不一定就不能演奏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协奏曲。在18世纪,英国在法国人眼里就是如此;直至后来,在英法两国看来,德国也是那样。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带有批判性质的武器是任何其他东西都代替不了的;理论性的东西一旦让群众掌握了,就会成为一种物质性的事物。意识形态对社会的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使它成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思想武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阶级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抉择
人民出版社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