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可食的女人》和《时时刻刻》看“食政治”

2013-08-15

关键词:玛丽安理查德丽莎

赵 丽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基础部,山西 太原 030013)

不论男女,食物都是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对于女性,食物有着特殊的意义。反映在文学文本上,就更加体现出食物与女性的紧密联系。通过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可食的女人》和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的分析,笔者认为,“食政治”这种女性主义理论是一种压迫女性的政治,但在某些方面,它又体现了女性的权力。[1](P658)

一、进食

作者在文本中借助对“进食”问题的描写,特别是进食数量的逐渐变化,反映出女性被压迫的过程。

在《可食的女人》中,女主人公玛丽安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从表面上看,她的工作和爱情生活都很顺利,但是,在她内心深处,却始终存在着自己从属于未婚夫的感觉。这种心理上的压力越来越严重,后来,她甚至无法正常进食。第一次出现拒食的情况,是从她和未婚夫彼得共进晚餐开始的。在等待上菜的过程中,他们议论起儿童的教育问题。两人持有不同的见解,最后的结果是彼得哈哈大笑,对她的意见视而不见。事实上,这是司空见惯的,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此类事情频频发生。彼得提出订婚时,玛丽安便顺从了他,尽管她的原则是反对结婚。对于彼得取消约会时的不耐烦和无故气愤的情绪,玛丽安也选择了包容。彼得决定举行晚会时,她并不愿意,但却同意了。在客人到来之前,彼得要给身穿红裙的玛丽安拍照,她心里反感,但却无法动弹。彼得对她的控制导致了她对食物的排斥。越来越多的食物从她的菜单上被删除,起初是肉类,最后连蔬菜也无法进食,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她的身体拒绝接受任何东西,圈子越来越小,终于缩成了一个小圆点,一切食物都被排除在外了。”[2](P68)这些描述体现了女性的渴望不断被压抑。从某种角度来说,玛丽安进食的量是由她的未婚夫彼得控制的。玛丽安可以吃的食物越来越少,最后发展到对所有食物都产生了排斥。作者巧妙地把玛丽安这种精神上无形的压力通过其食欲表现了出来,体现了女性权力的失落。

二、供食

在提供食物这一重要的行为上,女性特有的性质和在家庭生活中担任的角色在文学文本中有特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女性作为被提供的食物本身和女性作为食物的提供者。

(一)作为被提供的食物本身

由于女性自身特有的性质和生理结构,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为家人提供食物的同时,自己本身也是被消费的对象。在担当妻子或伴侣的角色时,男人在她们这里得到激情的释放和情欲的满足,所以,在性生活中,女性充当着被男性品尝的食物的角色。在《可食的女人》中,玛丽安作为彼得的未婚妻,在两人的性生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彼得的喜好而选择做爱的地点。玛丽安一次又一次地服从彼得的意志。事实上,彼得有很强的大男子主义,他一直无法摆脱“结婚恐惧症”的困扰,单身朋友们一个个离他而去,奔上结婚的轨道。于是,玛丽安成了他排遣压抑的“食物”。这体现了女性在性生活中被支配和被消费的地位,男人以“吃”她们为乐,或是满足生理的需要,或是排遣精神上的压抑,抑或仅仅是满足他们征服女性的欲望。[3](P191)

而当女性担任母亲的角色时,给孩子哺乳这一特有的行为,对于孩子是养育;而对于自身则是一种消费,母亲作为孩子的食物而存在着。《时时刻刻》中的布朗太太,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作为母亲,她毫无保留地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二)作为食物的提供者

尽管不是所有女性在家里都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但大多数女性在家里都是一日三餐的提供者。她们通过准备宴会的形式,把家人聚到一起,是女性权力的一种体现。

在《时时刻刻》中,克拉丽莎·沃恩决定为荣获卡鲁塞斯奖的、病入膏肓的朋友理查德举办一个晚会。理查德是她十八岁时的恋人,但他却随路易斯远赴欧洲。后来,理查德回来并得了艾滋病,克拉丽莎一直照顾着他。“至于克拉丽莎——理查德最老的朋友和他的第一个读者——每天都来看他,还要为他举行一个聚会,可他后交的一些朋友却已开始把他看作死人了。”为了准备晚会,克拉丽莎买了花并做了很多饭菜,她还亲自为理查德做了螃蟹砂锅,因为那是理查德最爱吃的菜。克拉丽莎尽力照顾理查德,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三、被食

在《时时刻刻》中,布朗太太丧失了独立的自我,从属于丈夫,在巨大的压力下无所适从,但她不甘心就这样生活下去,开始寻求摆脱的方法,烤了象征着自己的蛋糕,送给丈夫吃,想让蛋糕来代替自己被吃掉,从而摆脱他的控制,摆脱社会强加在她身上的一切,最终把握自己的命运,获得自身的解放。

布朗太太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形象。丈夫关爱并照顾着她,孩子聪明并依赖着她,并且她将迎来第二个宝宝。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事实上,布朗太太却并不幸福。她不了解丈夫,有时甚至讨厌他。“突然,她喉头一紧,心头火起。他真粗鲁、恶劣,真愚蠢,……她算是被陷在了这里,作为他的妻子,永无出路。”但她却要装出爱丈夫的样子。她无法把握自我,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此,她的心游离在丈夫、孩子和家庭之外,感到有一条无法逾越的无形的线把她和家人分开,为此,她有些内疚。在丈夫生日那天早晨,她准备亲手做一个生日蛋糕送给他,作为对丈夫的补偿。在和儿子一起做蛋糕的过程中,她渐渐看清了自己。做好蛋糕后,布朗太太觉得不满意。其实,这与其说是对蛋糕的不满,不如说是对自己以前生活的不满。在做蛋糕的过程中,她决定要追求新的自我。所以,她决定把蛋糕扔掉,也把自己的过去扔掉,重新做一个精美的蛋糕,也同时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刚把儿子安排停当,她便回到厨房,毫不犹豫地端起盛蛋糕的椭圆形托盘,将蛋糕一股脑儿倒进垃圾桶里。……她立即感到一阵宽慰,仿佛箍着她胸脯的一根钢索松开了一般。现在她可以重新开始了。”[4](P112)之后,她重新烤了一个蛋糕。这暗示布朗太太在摒弃过去,获得自我解放的道路上前进。她希望丈夫把那个从属于他的布朗太太吃掉,而解放出有真正自我意志的劳拉。劳拉通过这种做蛋糕给丈夫吃的方法,让自己的过去被丈夫吃掉,从而解放了自我,是用被食换得独立。

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可食的女人》和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着重讨论文本中的“食”及其反映的问题,从进食、供食和被食三个层面,表现了食物与女性的特殊联系,说明“食政治”是一种压迫女性的政治,但同时也使女性自身得到了解放,权力得到了体现。

[1]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Three Women’s Texts and a Critique of Imperialism[C].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Margaret Atwood.The Edible Woman[M].Toronto:The Canadian Publishers,1987.

[3](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M].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4](美)迈克尔·坎宁安.时时刻刻[M].刘新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玛丽安理查德丽莎
用蛋管住鸡
动物狂欢节
莎拉邦德
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阿柚
黑人歌唱家的尊严
情感冲撞
英国雕塑家理查德.狄肯访谈
理查德.狄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