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对日本中世军记物语的影响研究
2013-08-15杨夫高
杨夫高
军记物语以日本中世政权时期的历史战争事件为题材,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代表性文学形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重要的史料价值。军记物语可分为四个时期:(1)萌芽时期:《陆奥话记》《将门记》。(2)发展时期:《保元物语》《平治物语》。 (3)鼎盛时期:《平家物语》《太平记》。 (4)持续与衰落时期:《义经记》《曾我物语》。
以 《平家物语》为代表的一系列军记物语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古典文学开创了与王朝文学迥然有异的新传统,给日本后世文学以及文艺界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军记物语在创作中大量模仿和借鉴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可以说军记物语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的形成都与中国古典文学密切相关。
一、中国古典文学对军记物语影响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军记物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有四个方向的发展:(1)对军记物语与中国文学的关系进行总括研究;(2)从平行比较文学视点上的研究,多集中在《平家物语》和《三国演义》的比较研究上;(3)从《平家物语》对中国文学文化借鉴的角度进行研究;(4)从古典美学角度进行研究。
日本的研究历史时间长,成果较多。20世纪上半期,五十岚力《军记物语研究》(早稲田大学出版部,1931),佐佐木八郎 《平家物语讲评》(明治書院,1963)等陆续开展了中国文学对军记物语的影响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1)文字借鉴角度方面的研究;(2)探究出典角度的研究;(3)平行比较文学角度的研究;(4)局部构思借鉴方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平家物语》《太平记》这两部文学作品,研究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平行比较文学研究上。而日本多侧重于出典等局部问题的研究,成果角度和观点资料也比较集中。因此,有必要从叙事方式和构思等多维度研究军记物语在整体上如何接受中国文学的影响。
二、中国古典文学对军记物语影响的方式
日本的军记物语文学是在平安末期动荡不安的政局下产生的,这一文学体裁产生之初即深受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例如萌芽时期的《将门记》文体中掺杂了大量的模仿骈体文的对句(汲古書院,1993)。其后的军记物语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接受了《易经》《史记》和白居易诗词等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将其融汇在对历史战争题材的记述方式和构思中。因此,研究军记物语如何借鉴和吸收中国文学,可以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军记物语系列作品的文学性研究。
以下围绕四部军记物语主要作品,探讨日本军记物语借鉴和吸收中国文学的方式方法。由于作者不详、成立时间难以确定、民间流传广泛等创作特征,军记物语的版本众多。以下研究中使用的作品版本为:《保元物语》半井本(岩波書店,1992)、《平治物语》阳明文库藏本(岩波書店,1992)、《平家物语》觉一本(岩波書店,1992)、《太平记》天正本(岩波書店,1992)。
(一)军记物语的编年体叙事手法
军记物语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也具有史书的特征,拥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可以说军记物语是基于史实的一种文学再创作,虽然存在部分虚构,但是参照了诸多史料力求真实地再现平安末期开始至中世末期的各个战争。
军记物语的叙事手法受到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中国史书的重要影响。在记述历史的角度上,军记物语基本仿照中国史书,在叙事结构上较为严格地遵守了编年体的叙事手法,按照时间年代的推移进行叙述。涉及到重要人物时,仿照纪传体进行侧重描写。
(二)对军记物语主题的体现
军记物语即为日本中世的战争文学。军记物语的产生源于贵族政权的衰落以及武士势力的抬头。武士逐渐加入到统治阶级后,政治斗争开始演变为一场场血淋淋的战争。《保元物语》记述的是保元之乱,平氏与源氏两大武士阵营参加皇族贵族们的皇权争夺战。《平治物语》记述的是平治之乱,反叛方源氏被平氏镇压的一场政治斗争。《平家物语》记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源平合战。《太平记》记述的是镰仓幕府时期至室町幕府时期的武士争权的漫长动荡时期。虽然这四部作品中侧重的构思有所差异,但是“盛者必衰、骄者必败”式的“灭亡”是其共通的主题。下面以《平家物语》开篇为例,探究中国文学在体现这一军记物语主题上的作用:
例句1:祇園精舎の鐘の声、諸行無常の響きあり。娑羅双樹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の 理をあらはす。。。遠く異朝をとぶらへば、秦の趙高、漢の王莽、梁の周伊、唐の禄山、是等は皆旧主先皇の政にもしたがはず。。。久しからずして、亡じにし者どもなり。(《平家物語》巻一《祇園精舎》)
开篇即以《涅槃经》中的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为出典,揭示了生死的无常。继而借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逆臣赵高、王莽、周伊、安禄山等形象,说明盛者必衰、骄者必败的道理,引出物语的主人公平清盛,暗示其终将灭亡的命运。由此可见,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思想对作品的影响深远,中国史书中的历史人物对其“盛者必衰、骄者必败”式的“灭亡”这一作品主题的体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对军记物语中“君臣观”的影响
军记物语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即为君臣。君臣观受到中国文学的诸多影响。
例句2: いにしへより今にいたるまで、王者の人臣を賞ずるは、和漢両朝をとぶらふに、文武二道を先とせり。文をもつて万機のまつりごとをおぎのひ、武をもつては四夷のみだれをしづむ。しかれば、天下をたもち国土をおさむること、文を左にし、武を右にするとぞ見えたる。(《平治物語》序)
《平治物语》序中引用借鉴了唐太宗著《帝范》中的“阅武”和“崇文”两篇。阐述文官辅佐朝政,武官平定四夷,明确帝王正确任用文武官的重要性。
例句3:蒙窃かに古今の変化を採つて、安危の所由を察るに、覆つて外無きは、天の 徳なり。明君これに体して国家を保つ。載せて棄つること無きは、地の道なり。良臣これに則つて、社稷を守る。もしその徳欠くる則は、位有りといへども、持たず。(《太平記》序)
《太平记》序中引用借鉴了记录孔子对曾子阐述孝道的《孝经》中的注释。阐述明君和良臣各自应该履行的职责。
通过以上两例可见,虽然日本的天皇政权与中国的皇帝制度有诸多不同,但是,军记物语中的君臣观大量借鉴了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君臣观,并以此作为衡量明君与良臣的标准,可见中国文学对其政治思想的影响亦是极为深远。
(四)参照中国先例寻求解释依据
日本古代在有异常情况发生时,有参照中国先例,寻求解释依据的传统。例如,《保元物语》中在皇权争夺战中败北的崇德院将被流放。然而,以当时人的常识来判断,完全无法理解竟然要流放曾贵为天皇的崇德院。面对此举,《保元物语》如下描述:
例句4:遠ク異朝ヲ訪バ、昌邑皇賀ハ本国へ帰リ、玄宗皇帝ハ蜀山ヘ移ツサレキ。近ク我朝ヲ尋バ、安孝天皇ハ継子ニ殺サレ、崇峻天皇ハ逆臣ニ侵レキ。十善ノ君、万乗ノ主ナレ共、前世ノ宿業ハ猶免ルル事ナカリケルニヤ。(《保元物語》下巻《新院御経沈めの事付けたり崩御の事》)
为了能够解释崇德院竟然被流放的惊人之举,《保元物语》首先探寻了中国古代的先例,即昌邑王刘贺与玄宗被流放的故事,然后才举出了日本的先例,最后将流放的原因无可奈何地归结为前世的宿业。不仅《保元物语》如此,其他军记物语中也相当频繁地参照了中国先例,寻求解释依据。军记物语作品在思想和文化上尊崇中国古典文化的习俗可见一斑。
(五)借鉴中国诗词的象征意义
提到军记物语对中国诗词的借鉴,首先就会想到《白氏文集》。对《白氏文集》的借鉴和吸收几乎贯穿于整个军记物语系列,仅《平家物语》中就有23处(申非《平家物语与中国文学》)。其中以《长恨歌》为例进行考证。“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诗句经常会在军记物语中用来描绘美人的容貌及姿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又用来渲染夫妇恩爱以及悲恋。可见在军记物语中,《长恨歌》的诗句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
例句5:女院は、十五にて女御の宣旨をくだされ、十六にて后妃の位に備り、君王の 傍に候はせ給ひて、朝には朝政をすすめ、よるは夜を専らにし給へり。廿二にて皇子御誕生、皇太子にたち、位につかせ給ひしかば、院号蒙らせ給ひて、建礼門院とぞ申しける。(《平家物語》潅頂巻《女院出家》)
《平家物语》潅頂巻中总括女院平德子的一生,化用“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长恨歌》)这一诗句,讲述平德子常侍高仓天皇身侧,晨间助理朝政,夜幕欢宴专宠。此处,借用《长恨歌》的诗句既强调了平德子得到天皇的专宠,又将其塑造为区别于杨贵妃的贤明识大体的形象。
(六)颇具争议的汉文典籍杂谈
在军记物语中,还有这样一个很是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其中会有一些较长的汉文典籍引用。由于引用的篇幅过长,使读者似乎忘记了引用的真实目的。而且即使去深刻追究,也很难还原作者的引用意图。如此长篇的汉文典籍引用具有较大争议。这一现象最为明显的是《平家物语》的读本系统(例如延庆本)和《太平记》。汉文典籍对于中世时期的人们是一种高层次修养的代表,因此可以推测长篇累牍的引用一方面是作者为了显露自身汉文典籍的丰厚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对读者进行汉文学教育。虽然长篇的引用是否与作品的主题构思以及情节发展有关尚有诸多争议,但是至少可以看出军记物语对汉文典籍的推崇。
三、结语
以上通过研究中国文学对军记物语影响的方式,可以看到在军记物语的形成与发展中,中国文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其对中国典故的借鉴方式,可以发现将这些借鉴逐一还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中国文学对其影响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引用”。这种影响多为中国题材的直接、较为完整的运用,明确可以找到出典。这样的借鉴较为明显,数量也较多,如例句1和例句4。二是“间接借鉴”。这种影响就是按照物语主题构思的需要对原有的中国题材做出相应的调整使用,如例句2和例句3。三是“隐性吸收”。故事的背景及其登场人物均设定在物语中,其实是在模仿或者借鉴中国文学的某些情节要素、故事原型、人物类型,但是这种影响是比较难判断的,除非是如《长恨歌》这样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如例句5。这样的“隐性吸收”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进行研究,可以说数量不明。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文学对日本中世军记物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的军记物语是在接受了中国文学文化的介入下发生并发展的,《平家物语》《太平记》等主要军记物语代表作均在叙述方式、整体构思、文化思想上接受了《史书》、白居易诗词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响。当然也不能忽略,中国古典文学进入中世日本时,存在与日本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受容的现象,因此需要辩证地考察军记物语的受容方式和特点。
[1]冨倉徳次郎.平家物語全注釈[M].角川書店,1966.
[2]水原一.平家物語[M].新潮日本古典集成,1979.
[3]御橋悳言.平家物語略解[M].藝林舎再版.1973.
[4]松尾葦江.平家物語論究[M].明治書院,1985.
[5]梶原正昭編.平家物語必携[M].学燈社,1985.
[6]金文京.军记物语和中国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