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形成与特征①

2013-08-15邵小文

关键词:新式知识分子留学生

邵小文

(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新式知识分子的三大来源

以接受教育的方式为首要标准划分,新式知识分子大致有三大主要来源:传统士人阶层瓦解后转化而来的小部分,新式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以及留学海外的一部分。

第一大来源的知识分子也是最早一代的新式知识分子。他们脱胎于士人阶层,大多考取过功名,求学入仕的道路仍然烙刻着深深的士人政治传统,沐着科举制的最后余光②在为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划分代际时,他们大多被归入晚清一代,基本上可以说是同一群体,尽管学者许纪霖把他们跟稍晚一点的出生于1880~1895年之间的一代知识分子区别开来,认为后者才算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在笔者看来,其实这两代人之间存在不少交叉,他们的区别不在于出生的时间,而在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在崩溃后逐步重建的新的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由于他们中不少人前后期都还有剧烈的变化,作过于细致的划分对阐述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不同历史来源并无多大必要,因此这里将二者合而为一,作为从传统士人阶层中分离出来的部分加以笼统的描述。以代际划分不同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可参见裴毅然著《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第十章,许纪霖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之《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一文等。。他们虽然大多后来也留过洋,但主要的受教育过程是在国内完成的,而且掌握的知识也主要是传统的中国文化,接受的学术训练是古典式的注书解经。从这一点来讲,与传统士人几无区别。他们中有进士、举人、秀才,也有屡试不中者,“学而优则仕”,仍是他们冀望的道路,多数也仍保有传统士人的政治追求,入世情怀强烈,其中不乏身兼官、商、学三界身份者。康有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也可看作是这一类知识分子群体努力发挥影响的一大作为。

尽管身上遗留着传统的痕迹,他们却具有与传统士人不一样的因素。其一是他们对西学的认识与观点。他们都明确地认识到西方文化之于中国文化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意识到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并大量地翻译和介绍西学,其中之佼佼者,如严复。西学东渐是由他们开始的,这与固守旧式知识结构、抱着天朝心态的传统士人有很大区别。其二,尽管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出“经世致用”的旧框架,但是选择的“经世”之手段已完全不同于传统士人的单一仕途、盼作帝王师了。当然,也有像维新派这样曾经把变革的希望寄托于皇帝、皇朝的改制立宪的,但毕竟废除科举制以后,他们不再是主要作为官僚或者候补官僚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而是不得不寻找其他渠道寄身入世,走与传统士人完全不同的道路来实现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因此,他们中有致力于译介西学的,有大力推动兴办新式学堂、新式教育的,有鼓动清廷选派留学生、组织勤工俭学会留学的,有开设报馆、出版杂志的,有栖身教授行列讲授新学的,甚至还有开创实业以期实业救国的。总之,他们渴求各种疗救时局危机的方法,广泛地参与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工作中,尤其在社会上层发挥了不小的影响力,亦可谓一时之精神领袖。蔡元培、梁启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随着时局的剧烈变动和社会结构的重塑,他们也在不断地探寻和变换着自己的身份位置,其中有不堪忍受变动之剧烈者,也有逐渐趋于保守者,前者如王国维,后者如康有为。不过,总的来说,在对西学的认识和入世渠道(或者说学用方式)上,他们已经与传统士人很不一样了,他们的头上可能还顶着的进士、举人、秀才等帽子,早已不是他们身份作用的标识,而是传统留给他们的遗物了。

可以说,正是在这一批从瓦解了的士人阶层分离出来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努力和倡导下,才有了新式知识分子的第二大来源——以新式学校为主、经由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量学生。所谓新式学校,是指采取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式教育的学校,发萌于清政府令各省兴办的各种大学堂和武备学堂,大量产生于废除科举制之后,包括大量的私人办学和外国传教士在华设立的教会学校等。而第一大来源的那些知识分子们实际上是新式教育得以广泛推广、新式学校得以大量创建的最大功臣,从蔡元培对北京大学(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的改革可见一斑。教会学校的兴盛发展,也与最后的士人阶层转变中的文化影响不无关系。“维新思潮推动西学骤然兴盛,显示出士文化层强劲的影响和导向力度。”[1](P37)

外国传教士在华开设的教会学校对传播西学的作用自不必说①虽然教会学校有宗教传播的目的,但在促进传统中国的教育改革、传播西方文化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制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上,教会学校都做了很多改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知识结构做了极大的改造,小至变革课堂教学手段,大至推进男女同校、工读制度,无不影响了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进程。,无论是主要由国家、地方政府创办的学校,还是私人办学开设的新式学校,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设立的科目已经不再按照传统的旧式知识结构,而是引进了西方的学科分类体系,传授许多专门学科知识,尤其是各种外语、自然科学和技术。因此,尽管新式学校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新式教育的发展与推广也受到当时人们对教育理解的限制,但在这些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士人阶层了,在科举制废除后他们也没有了向上进入政治领域的制度性通道。

正是这一来源的学生构成了新式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194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12年以前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为3184人。1912年至1947年的35年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累计为210827人,合计旧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为214011人。……同书资料统计,1931年至1945年国民党统治区的各类中学毕业生为2140337人。加上1912年至1930年全国中学毕业生(按当时在校生估计,当在100万以内)和1931年以后沦陷区和解放区的中学毕业生,合计1912年至1945年全国中学毕业生约400万人以上。”[2](P2)可见,无论在当时,还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对知识分子队伍“五百万”的基本估计来看,这一来源的知识分子是人数最多的一部分。

新式知识分子的第三大来源是留学生。留学运动应以容闳为代表的那一代留美生为始,但像容闳这样自幼接受教会学校教育、高中毕业即留美的,毕竟还是少之又少的特例。容闳曾向清政府建议选派幼童留学欧美计划,但这一计划仅仅施行了一届就没有持续下去。真正的留学热潮应当首数甲午战争失败刺激下大批年轻人东渡日本求学这一波。高峰时的1905、1906两年,留日人数一度高达8000余人,连日本学者也不由感叹道:“简单说来,八千这个数字是从一国派到另一国的留学生人数。数目庞大,正如舒新城所说,‘任何留学国所未有者’。”[3](P40)此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欧战结束等)及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留学目的国发生了很大变化,到上世纪20年代留日生已不多。

推动这一转变的就是著名的“庚款留学”。这是继东渡日本之后中国人的第二次大规模留学。美国首先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以之作为中国每年选派学生赴美留学的费用,还专门将游美肄业馆改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在整个二十年代,每年赴美的人数都在300~400之间,可谓盛况空前。这样,以清华庚款留学为契机,在清末民初,便形成了一场以清华留美生为中坚力量的较大规模的留美教育运动”[4](P95)。随后,英法等国也相继退还部分庚款用于留学生计划。欧美国家逐渐取代日本成为当时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国,不过人数远不如此前留日高峰时期多。此外,还有部分人通过教会学校选派留学,通过勤工俭学留法,在苏联资助及引导下留苏(主要是莫斯科中山大学)①此种留苏与其他留学活动相比情况特殊。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在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背景下创办的,用意在为国民革命培养干部,实际上苏联的帮助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虽然国共两党有关机构共同参与、组织了选荐学生留苏的活动,但是此种赴苏留学后来发展成为苏共为中国共产党代培干部的一个重要渠道,对中国革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关当时的留苏情况,可参见盛岳著、奚博铨等译《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等相关研究著作,及伍修权、郑超麟等相关人物的回忆录。,以及其他自费留学生等。

20世纪30年代以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唯抗战爆发以后人数回落较大,1938年至1941年间锐减至年不到百人。1942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去美国留学者复增,留学人数有所回升。整个30年代到1946年,据统计,由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给出国留学证书的总计6837人[5](P6),[6](P22)。有学者认为,粗略统计“五四”以后30年的旧中国留学生,当在2万到3万人之间。[2](P5)

在所有留学目的国中,日本和美国是中国留学生去得最多的两个国家。之所以如此,留学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日本的地理位置较近,乘船过海可以节省费用,生活成本也不算高,相应的留学成本也较低;去美国是受“庚款留学”及当时的政府资助鼓励,在留学费用方面有较多补助,从而降低了留学成本。

即便是占留学生人数比例最高的东渡日本的留学生人数,与国内新式学堂、教会学校培养的学生相比②据不完全统计,废除科举制后,教会学校学生人数大增,从1889年的16836增长至1906年的57683,此后逐年增长,至1920年已达20余万;大学生人数要少得多,1934年统计为6475。数据参见“全国基督教会学校学生历年增进表”及“基督教大学学生数统计表”,李楚材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第17页。当然,教会学校培养的一些学生也出国留学了。,还是少得多,从“五百万”的基本估计来看,更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极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居于知识分子上层,长期置身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受资本主义的教育和影响,掌握高层次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同国外有较多和较深的联系,因而这些人对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相当大。许多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科学家,均出身于此”[2](P4)。

二、新式知识分子的特征

所谓新式知识分子的特征,在这里并不是指它与其他社会群体区分的特质,而是置其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之中,以百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大背景观之,就其自身而言的发展变化、内部构成等方面的特点。包括时空两个维度,前者为历史时间维度,后者为社会空间维度。

从时间维度来说,新式知识分子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士阶层“前史”,与历史上的旧式文人、士绅阶层相比,具有特殊性,此一层内蕴于“新式”二字,上文已有提及,此不赘述。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尽管在受教育的途径、方式、内容以及“经世”的方式、手段上,新式知识分子相形之下在这些“表象”层面“新”则“新”矣,然而就思维模式、价值追求、文化认同、学术期待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内里”层面来说——虽不可一概而论——他们的思想观念及实践却依旧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受到传统或明或暗的影响。“五四”一代激进的“反传统”,并不等于传统就此死亡,更不要说“反传统的动力来自传统”[7]。诚然,“五四”的激进与反叛姿态具有普遍性,但就价值层面而言,即使作为整体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体系已经遭到批判,某些道德准则和价值理念也被彻底否定,传统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如余英时所说:“到了‘五四’,这个系统(即传统的价值系统——作者注)的本身可以说已经‘死’了。但‘系统’中的个别价值和观念(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从‘传统’的系统中游离出来之后,并没有也不可能很快地消失。这便是所谓的‘死而不亡’。”[8](P9)因此,可以这样说,新式知识分子身份转变之后,即便知识内容上与传统迥异,在思想道德与价值认同方面却未必与传统决裂,也不可能断绝影响:“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9](P585)从这一点来说,不仅是向来被认为保留传统因素最多的农民,知识分子同样也背负着沉重的精神遗产,而他们的现代转型,本身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

除却“新式”之新,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还有一个社会空间层面,即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观察群体内部的情况,从整体上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家庭出身上,多为社会地位中上层家庭子女,经济状况较好。自古以来,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都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成本更高、要求更多的高等教育,不同的社会阶层出身导致的教育机会差异更大。“废科举,兴新学”以后,旧中国的教育尽管与之前相比有了质的改变,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依然严重,量的方面还是极度匮乏,兵荒马乱之时普及教育就更谈不上了。建国前,广大民众受教育机会极少,文盲率极高,是不争的事实。有条件、有机会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多属于经济收入较丰、社会地位较高、政治权力较大的社会阶层上层。以阶级出身来看,主要是地主、资本家和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包括早期转型中的士绅阶层),工农出身的可谓少之又少,毛泽东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多数”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10](P641),是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的。据统计,1931年专科以上学校学生籍贯广东、江苏、河北、浙江一带的占45.7%,此四地籍贯的学生竟占将近全国的一半。相比其他省份,这四地在当时都是经济较为繁荣发达、商贾政要较为集居的地方。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中家庭出身登记为商、学、政者占57.5%[5](P58),更不要说统计所用的家庭出身分类中还有其他细目也包括了经济状况较好的阶层,例如,“农民”一类还包括农村的乡绅、富农,而出身法、军、医者还被另作他类细分统计。若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阶级成分划分标准来看,则悬殊更甚。仅以云南大学为例,1951年登记的新生中,地主与资本家子女占总人数的64%,知识分子子女占14%,而贫农和工人子女总计仅占2%[11],[12](P61)。至于 花 费 更 高 的 出 国 留 学,正 如 有的学者分析统计的结果所显示,民国初年,留学生主要来自有钱的商人、教授和政府官员的家庭,除非极特别的情形,一般中下层民众的家庭尤其是工农家庭,根本不可能有此财力送子女出国念书。[13](P150~155)

第二,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城乡差异明显。由于求学、办学、就业等各方面的限制,许多知识分子聚集于当时的少数几个大都市。一方面,这与家庭出身不无关系,家庭出身较好的学生原本就多生活、生长于城市;另一方面,殖民压迫与战乱破坏,乡村的凋敝破败更甚,经济较繁荣、发达的大都市能提供给知识分子更多、更好的生存发展的机会,自然更能吸引他们。当时,各种资源配置的城乡严重不对等,更加剧了这种差异,对以求学入仕、当官从政、兴办实业、救亡报国为理想追求的一代知识分子来说,城市的优越性自不待言。然而,对一个农民为数最多的传统农业大国来说,乡村的文化落后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文化落后,无论城市里聚集了多少知识分子,毛泽东所多次使用的“一穷二白”一词,仍然适用于形象深刻地描绘中国经济文化的严重落后。

第三,内部分层,不同层次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成正比。如前文所述,从数量上看,新式学堂培养的学生人数最多,是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主体。但是,占据上层地位、主导学界话语权的,却是人数相对少得多的具有留学背景的学者,其中尤以留美生的地位最高、影响力最大:“1948年11月当选的81名中央研究院院士,77名是留学生,其中留美生至少有46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14](P3)在就业、待遇等方面,留学生尤其是欧美留学生要比其他大学生好得多。陶希圣回忆他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时的情形时指出,同样是编译人员,不论薪水,就连办公的桌椅、墨水,都因是否是留学生以及哪国的留学生而有很大的区别,留学生的薪水比国内学生高很多,而同样是留学生,日本留学生赶不上欧美留学生;同样是欧美留学生,一般大学毕业的远不及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毕业的。[15](P82~83)应当说,留学在学养方面的要求比较高,留学生的学术水平也会比较高。但是,有些留学生未能完成学业,这不仅仅是天资、学养的区别导致的。周恩来、邓小平的天资、学养都不可谓不好,但是他们一个在日本报考官费留学失败,一个在法国仅仅念了五个月中学就辍学,经济窘迫是导致此类结果的重要原因①周恩来报考失败当然也受其留日后期关注留日学生罢学抗议段祺瑞政府,以及加入新中学会投入较多时间于爱国运动的影响。他东渡日本求学的情况,参见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0页、第37~41页。邓小平勤工俭学留法的情况,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邓小平自述》,国际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以及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第62页。。就算获得了政府资助,留学也比在国内求学所费成本高得多,留学欧美的费用则要比去其他国家包括日本高。因此,留学生尤其是留美生,颇有“物以稀为贵”的意味。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能够学成归国的,后期尤以留学欧美者居多,其甚者能取得较高学位的,更容易占据知识分子群体的上层,也更有机会于归国后在政界或者学界谋得收入较高的职位。陶希圣回忆道:“留学生‘学成归国’,便跃入候补官员和教师的上层,叫那些没有力量和机会出国求学之国内学生‘瞠乎其后’。”[15](P82)因此,尽管在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中人数稀少,主导知识分子群体社会价值取向和政治理念的,却是在欧美国家接受教育和科学训练、拥有较多资本主义国家生活体验的留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社会建设和政治制度方面尤其推崇美国的经验,以之为变革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的榜样,而据之检视和评判中国社会政治现实。

第四,专业知识结构事实上的“文”重“实”轻①为使用统计数据方便,按“文”、“实”分类,即用当时统计的分类术语,其中“文”指法政、文哲、教育和商学等人文社科学科,“实”包括理、工、农、医等学科,前者偏于务“虚”,后者重在务“实”。用现在常用的最笼统的文、理划分来说,则前者相当于今天的人文社科学科,后者相当于今天的理工农医学科。。高等教育领域的“文”重“实”轻表现得较为明显,从专科以上学校及其教员、学生(包括毕业生)的分科分布情况可见一斑。到1931年为止,“全国专科以上学校之编制,有文重实轻之畸形状态”[5](P3)。“文(文、法、教育、商)类学生占74.5%”[5](P3),大大高于其他学科,而1938年以大类分,“实”类学生数始接近“文”类[6](P16~18),此后互有消长。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与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为纠正严重失调的比例在招生上所做的限制有关。[16](P36~38)教员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之所以说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存在着“事实上”的“文”重“实”轻,是因为单就学校统计数据来看,个别年份甚至从总体上来看,似乎二者差距不大;实际上,留在国内真正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科技知识分子屈指可数,在数量上与栖身官、学领域的知识分子比较更是相形见绌;再加上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现代化进程缓慢,后者的社会地位比前者更高,影响力也更大,更能引导舆论,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就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而言,“文”重“实”轻的情况未有根本改变。

[1]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金鋙,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3](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

[4]李喜所,等.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5]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教育统计)[R].上海:开明书店,1934.

[6]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编(教育统计)[R].上海:开明书店,1948.

[7]庄锡华.反叛与承继——五四人物与文化传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8]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张建新.高等教育公平的历史轨迹——云南大学近五十年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2).

[12]董云川,张建新.高等教育机会与社会阶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Y.C.Wang.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1872~1949[M].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66.

[14]于风政.改造[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15]陶希圣.潮流与点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16]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5编(高等教育)[R].上海:开明书店,1948.

猜你喜欢

新式知识分子留学生
新式汽车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甘露/新式婚爱珠宝《爱will》放大你身上的幸福光芒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