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环境与路径研究
2013-08-15陈伊玲
陈伊玲 林 宏
(泉州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改变了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网络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的高校德育工作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一、大学生网民上网行为的群体特征
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截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大学生网民占中国青少年网民的10.8%。学校和校外网吧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上网地点,大学生学校上网和网吧上网比例分别为87.2%和66.0%,大学生的周上网时长达到18.6小时。大学生网民是网络使用最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等网络应用的使用率上远高于其他网民群体,其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使用率分别达到84.3%和88.9%,网络音乐和视频使用率分别达到94.6%和85.4%,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使用率分别达到88.7%和81.4%;在网民使用相对较浅的商务类应用上,大学生网民群体网购比例为43.1%,使用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比例也分别达到40.1%和38.9%。因此,利用网络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基础。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环境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
第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首先,网络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教材中基本原则和理论解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水平不一,所掌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十分有限,而网络的共享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在网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数量上和价值上实现了倍增。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网”、“辽宁大学生在校联盟”。如受教育部委托,南开大学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任务,为全国同行提供了信息资源。而网络的海量信息也为思政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宣传媒介,如书籍、报刊、广播等,对于现实发生的一些思想政治问题,其内容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且由于篇幅有限,往往缺乏全面的论述,而网络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网络具有的超链接、全球化等特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全面性,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课堂、谈话、报告等方式方法进行。且从中学到大学教材雷同、缺乏层次,缺少时代内涵和实际的应用价值,以灌输式教育方法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没有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网络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传播手段的有机结合,组成“多媒体型”报道,具有立体的效应,给受众带来逼真生动的感觉,既满足了大学生的娱乐要求,又达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要求。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思想得到升华,其效果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再者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道德见解,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实现互动交流。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种种困惑。且网络的超链接性及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从时间、空间,横向、纵向地全面了解问题,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第三,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平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要是思政课堂和社会实践及通过传统媒介收听、观看一些广播报告、电视新闻及一些思政题材的影视作品,往往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3]网络的开放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网络的互动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网络具有跨时间、空间的特点,网络的匿名性与平等性使学生更愿意选择网络进行思想交流,而思政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之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网络论坛及博客对一些社会热点新闻进行评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
第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出的挑战。首先,网络海量的信息导致把关难度加大。海量的信息常常混淆受众的视听,使其目不暇接,甚至会对信息的真假慢慢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家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体在传送信息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等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从而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内容,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受众。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网络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与传播者,使得网络中把关人的角色严重弱化。其次,网络打破信息传播了空间限制,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各种文化、价值观在网络中交融荟萃。但网络多元化的价值观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混乱,面对海量的信息他们不懂得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使得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难以彰显。一些含有黄色、暴力、西方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民权等意识形态的网络信息及一些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网络信息污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第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拥有信息优势,通过这种信息优势,教师在政治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权威,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学生信息的唯一来源者,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掌握信息技术方面,大学生往往要领先于教师的水平,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优势部分丧失,冲淡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权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小事”和“国家大事”中获得同样的、平等的发言权,网络中教师与学生没有身份、地位的区别,都是平等存在的网民,因此在网络中没有权威的存在,这使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网络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此时如果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发挥,则会使其权威性受到严重挑战。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路径
(一)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大多数只是将网站作为对外宣传,对内发布各种信息的窗口,多数只是将其广播站、校刊的内容搬上网络,内容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2009年调查表明拥有博客及经常上网络论坛的大学生分别占大学生人数76.3%、50.4%,但一些高校的网络论坛门可罗雀,缺少点击率与浏览量,高校的网络论坛成了一种摆设,无法发挥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受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习惯和方式的影响,缺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特点、优势等研究。二是缺乏宣传,未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网络论坛的建设;三是高校论坛的版块设置不合理,没有贴近大学生生活。学校应当重视网络论坛建设,学校的宣传部门与思政教师要负责学校网络论坛建设,应组建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针对大学生流动性较大的特点要在新生中宣传学校的网络论坛,要让大学生参与到高校网络论坛的建设,如学生会、自律会等一些学生社团应当在网络论坛中开辟阵地;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技术资源充实论坛内容,如举行网页设计大赛、网络文明征文等,营造浓郁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使论坛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学的一个舞台;针对网络论坛学生反映的一些校园问题,学校要及时作出反馈与整改,扩大网络论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使网络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针对学生渴望思想交流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讨论,就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举行网络辩论,在各种思想交流碰撞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辅导员网络工作,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作为与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教育工作者,网络环境下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扩展到网络中。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前沿,辅导员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如积极参与大学生班级QQ群的建设,通过E-mail、QQ、MSN等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及时疏导和化解学生的偏激情绪,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可以针对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4~6]发挥网络交互功能,实现双向沟通,掌握学生感情世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品质。加强辅导员的博客建设,学校要组织培训辅导员网络写作方法与技巧,提高辅导员博客写作能力,辅导员博客的内容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学生关注热点难点、学校教学工作等,同时也可以推荐、转载一些知名博客和一些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漫画、网络视屏等。使辅导员博客成为学生经常主动访问的网上站点,增强辅导员在学生中亲和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同时辅导员要善于把网络中解决思想问题和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理服人,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又要以情感人,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多为大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境界。
(三)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学校网络监管功能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指出:“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与学校经常性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把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学习“网络文明公约”,如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新生入学培训的课程,促使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使之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同时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引导,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及时删除网上垃圾,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严格立法和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网络环境。
总之,应充分利用网络各种资源,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搭建网络思想教育平台,注重对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红卫.信息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3]周可卫.青少年网络交往的若干悖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7(5).
[4]张瑜,张再兴.网络思想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
[5]黄文玲.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
[6]张锦高,丁振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思考与实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