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影响
2013-08-15茆伟
茆 伟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一、适度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一,适度贫富差距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革开放之前,在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基本上没有贫富差距的概念,大家干多干少都一个样,而且没有贫富差距的观念,“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中央高度集权会阻碍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效率,因此低收入、低消费、低效率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使中国走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分配领域打破了原来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分配模式,在社会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模式,这些政策有效地拉开了我国居民之间合理的贫富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努力进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鼓励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人们可以率先致富,先富的人群给其他人树立了良好先进的榜样,通过榜样效应,带动其他人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后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1]
第二,适度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繁荣。适度的贫富差距不仅能够扩大居民的资产规模,而且还能够在客观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总量从而拉动了我国内需,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适度的贫富差距所形成的多层次社会购买力和多层次消费需求结构,不仅能够推动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的生产投向,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适当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能够对人们要求制定变革产生最有力的利益激励,同时在社会中占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人们也会充分积极地去尽最大可能有效发挥自己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要素市场,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明显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益。[2]
二、贫富差距悬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第一,贫富差距悬殊违反公平正义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无非就是“利益分配平等”。要提供一个大家公平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与游戏规则,不能因为某些竞争主体手中握有特权而可以享受贵宾待遇和优惠条件,也不能因为占据有利条件就可以无视法律法规的约束而越轨乃至违规操作践踏法律的底线。所有的竞争主体在游戏规则中必须规范履行完全平等的义务,否则的话,会打击降低其他竞争主体的竞争积极性,造成生产劳动的低效率,进而会导致人民群众对上层建筑的不满。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倡导“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繁荣向上。当然,“利益分配平等”并不是提倡平均主义、搞大锅饭的旧时代产物,它是在利益分配的高低与整个社会成员能够普遍接受的限度里面所产生的利益分配格局。也就是说国家需要扩大中产阶层的力量,缩小两头,扩大中间阶层的收入水平,做到收入分配呈现出椭圆形的“橄榄形”格局。西方国家在历史上也把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国策。[3](P138~205)
第二,贫富差距悬殊扰乱社会稳定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安全、稳定、有秩序的良好社会氛围,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健全的社会组织机制,有完善的社会管理方法,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安居乐业的人民群众,整个社会才能谈得上安定团结,繁荣昌盛。所以,保持国家的和谐稳定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关键环节。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现人民的物质极大丰富,但是精神水平却极其匮乏。在新旧转轨体制的交替阶段,一些新的社会矛盾经常出现,充斥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如贫富分化悬殊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问题,住房医疗教育改革问题,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一时得不到有效缓解,矛盾越来越激化严重,就必然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影响社会稳定团结,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目前党的十八大刚刚召开,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紧紧围绕民生问题建设,党中央领导人也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而贫富差距的悬殊正是社会的振荡器,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真正根源,也是造成社会最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在缩小贫富差距的程度上花费大力气,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和缓和社会矛盾,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稳定团结。
第三,贫富差距悬殊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的加剧化会扩大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固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并保持使得我国的城市现代化水平高,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制约,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进而导致了城乡经济水平的程度也在逐年拉开,城市人口和农民的收入差距也逐年拉开。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优先扶持东南沿海城市,给予优惠特权,大力发展经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造成了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导致了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城市和农村人口,东南沿海和中西部人口收入差距的加大也加速了城市和农村,东部与西部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我国的农民是低收入群体,整体受教育水平低,没有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作支撑,而低收入的水平也无法增加农民的消费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大量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热潮的兴起,更是加剧了农业生产萎缩,农村劳动力再生产受到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园的建立。丰厚的工资奖金,优厚的福利待遇,舒适的办公环境,必然会吸引优秀人才去往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生产要素会从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必然会制约中西部的市场经济发展,压缩居民消费购买能力。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优化这个市场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超过了一个临界点后,东西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第四,贫富差距悬殊加剧仇富心理。“仇富”问题是最近在网络电视媒体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各个社会阶层、群体在心理上的相互抵触、排斥甚至是敌视、仇恨就会造成人民的心理失衡,嫉妒,甚至会挫伤大多数人工作的积极性,削弱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团结安定有序。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财富观念。[4]
[1]朱步楼.论共同富裕目标与现阶段的贫富差距[J].江苏社会科学,2000(6).
[2]陈宗胜.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市为案例[J].经济研究,1997(3).
[3](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M].陈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李培林.中国贫富差距的心态影响和治理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