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2013-08-15杨德祥
杨德祥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成都理工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四川 成都 610059)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
培育模式是培养教育方式、方法的总和,是一种教育方法论。高校人才培育模式是在不断总结大学生自身价值发挥与社会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前高校人才培育模式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热门专业招生人数多,就业率低,就业出现供大于求。《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生物、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其次,培育方式偏重课堂教学,脱离岗位实习。毕业生“认为大学专业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实践”,“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再次,培育质量不佳。这直接导致人才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
俗语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马克思也曾论述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条件。两者的相通之处在于,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个体自我改造功能,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主流就业观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但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群体的个体就业观念偏差,职业能力欠佳。个体就业观念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追求眼高手低,“求高薪、高福利、优环境”,却“怕基层、难耐苦”。当前,基层人才往往是最缺乏的。二是就业态度被动,“等”、“靠”的陈旧就业思想阻碍了大学生主动出击的步伐,造成社会需求与人才供应资源信息的不对等。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弱,缺少工作经验;二是人际交往能力与工作要求脱节;三是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心理调适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其他职业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待提升。
(三)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在社会就业方面做出贡献,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企业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责任感的缺失直接导致人才供应与企业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责任感缺失表现为:企业责任意识匮乏;企业人才培育途径缺失;企业招聘政策有偏差,如有些企业严格要求招聘对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直接影响到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导致大量应届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企业不能提供优越的就业环境,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发布途径有待扩展,时效性有待提高,等等。
(四)政府及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后劲不足
在就业政策方面,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等文件,营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但是,如何保持政策的连贯性、系统性,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层次性、全面性,尚显后劲不足。就政府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就业服务政策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二是就业服务平台单一化,三是重点就业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四是发挥政府主导性功能、动员社会参与建设的力度不够。就高校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高校就业服务指导跟不上,二是就业信息不完备,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待完善,四是指导就业的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五是专业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急需充实。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应积极探索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培育模式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最终价值。首先,优化高校专业设置。要综合市场需求、专业发展前景,调查并统计以往相关专业的就业状况,收集大学生就业反馈信息,确定专业门类、招生人数。其次,优化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是学生掌握本领的基础,把理论转化为技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建立并完善实习基地,实现学生实习的定量化和定期化,将实习作为就业准备阶段,打好学生就业的基础。再次,提高培育质量。完善学生成绩技能的综合评价标准,优化评价结构,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优化培育质量评价机制,加强教育部门对高校教育成果与教育过程的考察、评估。
(二)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职业能力
观念引导行动,推动实践,指导个人行为。要拒绝片面的就业观,树立全面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观,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保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就业态度,从基层做起;积极、主动地创造就业机会,利用多种平台如网络平台、人才市场、电视招聘,促进就业;树立自主创业观念。提升职业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利用实习机会,增加实战经验,提高就业技能;二是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提升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三是利用校内外科研项目申请机会,积极研发,提升在本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四是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包括择业心理与就业心理,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力是生存技能,是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要发展,必须要有过硬的本事,才能立足于社会。
(三)企业应提高责任意识,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应提高责任意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探索人才培育途径,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探索校企共建模式,促进大学生就业;要切合实际招聘人才,注重在职培训,降低门槛,促进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积极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因此,企业要从大局出发,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四)政府和高校要完善相关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发挥主动性,协调各部门切实贯彻相关就业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服务。要加大相关部门落实就业服务政策的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将政策落实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扩展就业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宣传就业服务政策,共享就业信息;调动社会组织如企业、协会、群众自发组织的团体服务机构,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指导,收集并整理就业信息,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就业服务配套设施,培育专业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1]周春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J].齐鲁学刊,2011(6).
[2]张雷婷,熊成军,孙郁婷.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现状与引导[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9).
[3]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张永祥,肖绍骏.高校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新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