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转移定价模式构建
2013-08-15黄远
黄 远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管理系,福建 福清 350300)
一、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转移定价模式构建的类型
(一)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
企业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进入市场,并使产品在市场上达到相当规模,形成规模优势。企业生产需要资金支持,特别是当企业处于引入期阶段,资金相对匮乏。由于企业产品尚未建立市场地位,金融界对其缺乏一定的信任度,企业上市筹资条件也不具备,筹资能力较弱,同时,企业产品销售阶段内部资金积累不足,存在大量的资金流出与少量的资金流入现象,导致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可能造成企业亏损。
基于以上认识,企业可构建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以解决企业生产,特别是在生命周期第一阶段——引入期企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产品能更好地打入市场,使企业能得以持续发展。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是以产品或劳务在各分权部门的成本为基础,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1]这一定价模式的优点是:一是成本数据客观性强,经得起世界各国财税部门的稽核和审计;二是可以实现间接费用的分摊,便于企业调节利润和减少税负。当前,各级税务机关反避税团队针对转移定价实施的调查和审计越来越严格,企业面临的检查风险不断加大,这对于财务实力相对脆弱的初创企业显然极为不利。[2]而成本基础转移定价模式,由于数据来源可靠,能够降低工商税务部门的稽查给企业带来的道德风险和诚信风险。但该模式的缺点是:一是上游部门很容易将自身过高的实际成本转嫁给下游部门,对自身的工作效率及效果不必负责,从而显失公平;二是成本基础转移定价法关注历史成本却忽视产品需求,竞争环境得不到充分反映。
(二)以市价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产品逐渐被市场所接受,经营状况开始变好,企业主导产品的形成会带来一定的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市场价格逐步稳定。但由于研发、提高生产能力以及扩大市场份额使得企业需要的资本性支出较多,企业对于现金的需求仍然极为迫切。[3]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求其具备较好的组织活力、创造性和凝聚力,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程序和规则;产品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维持一定份额,其技术含量必须达到较高水平。这些都将导致企业的成本支出,而市场却迫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这会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
上述问题是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第二、第三阶段——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通常会碰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以市价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以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交易转移定价的基础,有利于企业产品的市场扩展。以市价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的优点:一是制定出来的内部价格比较公平合理,有助于公司总部对各分部合理进行业绩评价,有效激励各分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使得上游部门保有一定的利润空间,避免上游部门的低效率转移到其他部门,有效弥补了成本基础转移定价方法的不足。不过该模式也存在缺点,由于市场基础转移定价模式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中间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各分权部门相互独立,有自主决策权,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这些假设前提很多时候无法成立,所以该因素的存在给定价测算的准确度造成一定影响。
(三)以谈判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
企业发展经历了高峰期后,将不可避免地呈现下滑趋势,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日益明显,比如资本虽多但资本负债率高,产品种类虽多但盈利能力差,生产规模虽大但包袱沉重,规章制度虽多但彼此不能协调。这些问题可能造成企业的市场份额局部缩小,运营能力及短期盈利能力减弱,一些竞争企业有可能趁机抢占企业原有市场份额,威胁企业的生存,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迫使企业经营终止。[4]因此,这时企业应当尽快转型,及时开拓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必要的风险投资。
上述状况在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第四阶段——衰退期时通常会呈现。这时的企业可建立以谈判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以解决该阶段企业存在的问题。谈判转移定价模式,是由各分权部门之间通过交易协商而制定转移价格,具体转移价格由交易各方在一定范围内谈判议定。[5]由于企业发展到衰退期,面临重新定位、组织结构调整或再造、产业再构、产品市场进入与退出选择等严峻考验,企业必须沉住气,组织各部门同心协力,规划好接下来的发展战略。建立谈判转移定价模式的优点:一是有助于实现内部交易的公平性,同时能够激励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二是各部门通过谈判协商,有关各方的利益都可以反映出来,兼顾了企业的总体利益以及不同部门具体目标的实现;三是有助于加快企业转型,通过新产品的开发与新产业的投资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或做好企业退出的准备,使企业生命周期进入一个新的循环。但该模式存在的缺陷是:谈判转移定价法更多体现了管理者的谈判技巧而非业务水准,谈判消耗了管理者大量的工作时间,并产生了较高的交易成本,最终却可能导致企业的次优选择。
二、讨论及建议
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以市价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和以谈判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模式虽各有优点,但都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转移定价方法的演进,企业也可以考虑采用一些新兴的转移定价模式,比如双重转移定价模式、预约转移定价模式等。双重转移定价模式是对中间产品的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分别采用不同的转移定价,以维护企业整体利益。通常上游部门会选择较高的转移定价,下游部门则选择较低的转移定价,它同时保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化解了各部门之间的冲突,有利于促进内部交易,但将会导致利润的虚增,即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各自将会得到较高利润,但企业整体实际获得的利润却小于各部门利润之和。预约转移定价模式是当前某些国际大公司较为青睐的转移定价方法,其实质是把转移定价的事后调整改为预先约定。
可见,完美无缺的转移定价模式是不存在的,企业只能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做出最优选择。无论选择何种模式,企业都应当高度重视转移定价,充分利用这种战略工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首先,制定转移价格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而且熟悉当地法律和财会制度的人员专职从事这项工作,所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部门,培养专门的人才来负责转移定价相关事务。其次,在选择转移定价模式时,本位主义现象或信息不通畅等问题常有发生,企业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应从维护企业大局利益出发,对其统一管理;相关人员在制定转移定价时,应与企业内各部门进行充分协商,并注重对实施绩效的测定和评价。此外,为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转移定价人员应认真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税制,减少或消除一些国家税法中有关反避税条款给转移定价形成的阻碍,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曹晓雪.跨国转移定价风险管理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09(2).
[2]熊敏.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分析[J].当代经济,2008(6).
[3]袁雪莲.试析不同组织环境下的转移定价方法选择[J].消费导刊,2009(1).
[4]冯旗.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中的转移定价[J].消费导刊,2009(7).
[5]李艳玲.以生命周期理论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策略[J].中国市场,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