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民主党派成员发展情况调查
2013-08-15田晓玉
田晓玉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统战与文化教研部, 辽宁 大连 116013)
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既是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党派发挥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加强我市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推动我市多党合作制度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笔者对我市民主党派成员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目前大连市民主党派成员发展的现状
(一)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处于加速态势
近几年,我市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速度加快,2007年至2011年,八个民主党派平均年净增率均超过4%以上,2010年达到了5.1%。而且,每年均有一些党派组织发展的年净增率超过5%的比例规定,有些党派年净增率甚至连续几年都超过了5%,个别党派甚至达到了8.4%。因此,党派成员的总体人数在持续上升,从2007年的7637人增加到2011年底的9168人。由于党派人数在激增,基层组织也在不断增加,仅2008年一年,各民主党派新成立的基层组织就有21个(新建11个,升格10个),增长幅度也较大。
(二)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日趋复杂、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复杂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新社会阶层人士已经成为了民主党派竞相发展的对象,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2008年到2011年,我市每年加入党派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均占当年党派发展成员总数的20%以上,2010年甚至达到了27%,接近30%。其中,加入党派的私营企业主在整个加入党派的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占了50%左右,其他群体如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科技人员,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均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新社会阶层人士个体差异大,价值观念多元、职业选择多变,流动性也较强,增加了党派成员构成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三)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比较注重高学历、高职称、中上层人士,但总体上三者的比例呈小幅下滑趋势
从调研结果看,我市各党派比较注重挑选高学历、高职称、中上层人士加入。我们对2008—2011年这四年里党派发展成员情况进行了统计,从学历上看,新发展的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党派成员每年都达到了90%以上,从层次分布上看,中上层人士所占的比例每年达到了80%左右,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比例达到了30%以上。这些比例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但是,这四年中,总体而言,高级职称、中上层人士、大学以上学历的党派成员所占的比例处于下滑趋势,尤其是在职称和层次分布上体现更为明显一些,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职称方面,2011年比2008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在层次分布方面,2011年比2008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在学历方面,2010年比2008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个别党派大学以上学历的党派成员仅占60%多点。
(四)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趋于年轻化
近几年,党派新成员的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2008年到2011年,40岁以下的新成员均占当年新发展成员总数的60%以上,2009年和2010年接近70%左右;而51岁以上的新成员均控制在4%以下,2011年更少,只占2.32%的比例。这四年里,每年新发展的党派成员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下,2010年平均年龄只有36.3岁。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已经成为组织发展的主要对象。有的党派还发展了一定比例的“80后”,新增成员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五)民主党派的成员入党动机更为多样化
目前,党派成员的入党动机比较复杂多样,我们在102人的党派干部培训班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加入党派的有63人,占总人数的61.7%;为了拓展交往空间加入党派的有42人,占总人数的41.2%;为了尽早受到政治重用而加入党派的有30人,占总人数的29.4%;为了延续父辈情感加入党派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17.6%;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加入党派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9.8%;因为朋友的动员或者看朋友加入也随着加入党派组织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19.6%;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加入中共组织转而加入党派组织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8.8%;偶然因素加入党派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4.9%。由于本问卷调查的问题是多选题,因此,某些人加入党派组织有着多种原因。
二、大连市民主党派成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不均衡
目前有的党派组织发展速度很快,人数猛增,像我市民革、民盟、民建、民进等党派连续几年,全年发展党员人数几乎都在70人以上,年净增率都超过了5%,甚至更高。截止到2011年底,这几个党派成员人数都已经接近1000人,有的远远超过1000人。但是,有的党派组织发展速度却很慢,人数很少,像市台盟,2008年—2010年,每年发展的党员人数分别为2人、0人、4人。2011年,市台盟虽然加大了发展成员的力度,但是,全年也只发展了7人,截至到2011年底,市台盟总共成员只有108人。总体上看,八个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上存在严重不均衡的现象。
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党派本身来源的特殊性造成的。像台盟、致公党,发展对象具有特定性,从本地域来看,所需成员对象很少,缺少其成员来源。二是新成员“随大流”的趋同心理造成的。这种“随大流”现象在高校表现的尤为明显,使得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呈现“马太效应”,即“大党派组织”发展新成员存在“相对优势”,更具有吸引力,规模也随着扩大,小党派组织发展相对处于劣势,发展速度缓慢。
(二)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空间相对不足
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中选择成员的空间相对狭小,可供党派选择的对象不足,发展代表性的人才越来越困难。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留在党外的优秀人才太少。绝大多数优秀人士在学生时期或者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中共党组织,留在党外的优秀人才极少。同时,现实中,还存在着中共党组织和党派组织争夺发展对象的问题,致使党派发展空间缩小成为必然。二是党派本身缺乏吸引力。一方面,一些民主党派成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党派基层组织涣散,使得党派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足。另一个方面,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力度不够,党派成员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相对较少,在客观上影响了优秀人才加入民主党派的热情。
(三)民主党派成员年龄结构相对老化
虽然,近几年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过程中比较注重吸收年轻党员,但是党派成员老龄化问题仍然突出。2011年底我市八个民主党派共计9168人,平均年龄在53.8岁,51岁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近一半左右。而各民主党派平均年龄也均在50岁以上,民盟、农工党、九三学社、台盟都已超过了55岁,其中,九三学社为最高,达到了57.8岁,接近60岁。
分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受组织发展的条件所限。目前,加入党派组织在学历和职称上都有要求。学历一般要求是大学本科以上,职称是中级以上。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离退休人员在党派成员中所占的比例偏高,导致党派成员年龄结构相对老化。比如,2011年底,我市的九三学社,60岁以上的党员人数有754人,50岁以下的党员人数有738人。
(四)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相对趋同化
目前,我市各党派均没有达到70%主界别的比例要求,虽然,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的界别特色较为明显,但是主界别成员的比例也均在60%以下,而民革、致公党、台盟三个党派界别特色明显弱化。近几年来,各民主党派跨越界别发展成员的趋势日益增强,成员趋同化现象日益显现。就高等教育界而言,八个党派拥有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都较高,民盟为52.4%、民革为21.1%、民建为10.2%、民进为14.4%、农工党为19.08%、九三学社为27.8%、致公党为5.8%、台盟为8.3%。而像科技界、医药卫生界、社会新阶层人士尤其是私营企业主等都是我市各党派基层组织争相跨界别发展的对象。
为什么造成这种趋同化的现象呢?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由党派组织发展的空间不足、各党派竞相争夺人才造成的。二是由各党派的重点分工本身缺乏明确性造成的。目前党派组织发展的重点分工范围模糊,交叉严重。三是由新社会阶层的出现而对其又缺乏明确范围界定造成。各个党派都竞相吸收新社会阶层人士加入本党派,从而加剧了民主党派间的趋同化现象。四是片面追求发展数量、扩大规模造成的。有的党派基层组织片面理解“发展”,简单追求数量,盲目扩大范围,大量跨界别发展成员,导致趋同现象日益扩大。五是利益驱动造成的。一些党派基层组织为解决经费困难,刻意吸纳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私营企业主加入本党派,以至于削弱了党派的界别特色。
(五)民主党派的成员发展质量有所降低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党派在组织发展中缺乏高层次人才,缺乏后备干部人才,缺乏有代表性、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才。二是部分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弱化、责任意识淡化、缺乏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发展成员的选择空间相对不足,民主党派在吸纳党员方面不免降格以求,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导致党派成员的整体素质下降。二是党派在发展成员时,一般都是先看学历、职称等硬指标,甚至把“学历”和“职称”作为主要标准,而忽视了作为参政党必须具备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及较强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的考察。三是有些党派成员入党动机不纯,本身就缺乏一种政党意识、责任意识及参政议政的意识。
三、做好大连市民主党派成员发展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
1.中共组织部门要统筹考虑党内党外优秀人才的发展比例,把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各级中共党组织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要做出长远规划,对中共和民主党派发展对象要做出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平衡把握党内党外优秀人才的比例,把符合条件的部分优秀人才留给民主党派,使得民主党派在发展成员时拥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为其提供人才保障。各单位党组织要对有意愿加入民主党派的人士给予积极支持。
2.中共统战部门要强化职能,加大协助协调把关、统筹安排的力度,促进各党派组织均衡发展。各级统战部门要协助民主党派按照上级要求和民主党派实际情况,制定组织发展计划。在党派的组织发展中,要强化协助协调把关、统筹安排的职能。协助各党派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巩固,质量与数量,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严格掌握政治标准,把好质量关;协助党派均衡发展,针对发展率、净增率较高的党派,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引导,减缓其组织发展速度,对那些党员人数相对较少的民主党派多加扶持,鼓励其发展成员。
(二)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要恪守各党派共同协商好的界别规定和跨界别组织发展的比例规定
各党派要自觉遵守组织发展的比例规定,按照各自分工的范围和对象,严格把关,正确处理好70%与30%的关系。在发展新社会阶层人士方面,要注重与“主体界别”的联系性,不能将发展私营企业主作为解决经费的途径。
同时,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党派的未来发展,努力改善组织结构。要从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行业分布结构、性别结构、梯次结构、人才结构等方面统筹规划,要处理好新成员的发展数量和发展速度的关系,有重点有计划的发展党派成员,使整个队伍的结构渐趋合理。
(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民主党派人才评判标准
一是把握全面的标准。发展党派成员时,不仅要看其学历、职称,最主要的是要考察其个人修养、思想水平、政治态度、工作表现、业务能力、学术水平等,尤其是应该以政治素质、参政议政和合作协商的能力为根本。二是要把握动态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衡量人才。对于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太大社会影响,但是有发展前景、愿干事想干事并能干成事、有潜质的人,可以积极发展加入民主党派,然后对其重点培养,使其早日成熟、成才。
(四)要严格履行组织发展程序
民主党派特色保持和健康发展,是以其成员的特色和整体素质为保证的,而这又需要用严格的组织发展程序做支撑。因此,各民主党派要严格遵循各自的 《章程》和组织发展的工作程序,在协商程序、审批程序、考察程序上做到位,尤其是注重考察环节。要建立培养教育考察档案,设立考察登记制度,对发展对象要做到跟踪考察,全面考察,尽量用足考察期,考察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总之,要严格把好“入口关”,这是发展新成员工作链条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确保新成员质量的重要措施。
(五)要增强民主党派的吸引力
一是要为民主党派提供更多的政治参与渠道。二是扩大对党外干部实职安排的比例,尤其是正职的安排力度,让更多的优秀的党外干部直接参与到人大、政协及“一府两院”工作中去,以此有效增强党派的集聚力。三是民主党派要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用工作业绩来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塑造自身形象,增加社会认同。四是要开展好党派基层组织活动,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凝聚力及向心力。五是加强对民主党派的宣传力度。一方面,执政党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宣传党的统一战线,反映民主党派的参政活动,展示其参政能力和参政成果。另一方面,民主党派自身也要研究和探索如何将履行参政议政等职能和现代传媒信息工具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力度,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党派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