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2013-08-15孙凤英
孙凤英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长海 116500)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孙凤英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长海 116500)
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应用性及时代发展性。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更是重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教师应针对学科特点,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树立学科自信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它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但是,在一些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仍然是边缘学科,受重视和关注的程度不高;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解决学校的电脑技术问题上,有的还承担电教、网管、摄影、摄像等工作,导致教师学科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不认真备课,上课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从而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低下,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重视本学科,端正心态,提高学科自信心;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通过在教学上狠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学科教学上做出成绩以获得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认可。
二、“吃透”教材
在下校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个别教师不能认真备课,也不研究教材,只是课前草草浏览一下教材,大概了解一下内容就走上讲台,凭经验、凭自己的知识底子,套用一贯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踏踏实实地钻研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解读和思考,合理使用,特别是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及时进行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地发挥了教材的功能,上出课的新意和深意,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要得“法”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上课就像做“流水账”,不讲教法和学法,重难点不突出,更谈不上艺术性、趣味性,把一堂信息技术课上成了电脑使用辅导。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其实,信息技术课有很多适用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形象教学法、演示和操作同步教学法、竞赛激趣法、情境教学法、评价法、练习法等。要想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法上动脑筋、下功夫,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法,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使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活动的主阵地。
四、多给学生自主时间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从上课开始就规定学生一步一步按照教师的指示操作,教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中间虽有看书自学的环节,但是很快就收回,又接着按教师的口令来操作。从表面上看,这节课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好象学会了操作程序,可是下课后学生离开了教师的指点,再打开这个程序时仍然觉得陌生。这种被动的学习,效果当然不会好。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探求新知,这比单单学会某一知识更为重要。信息技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解决自己生活学习中所遇到信息技术问题,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放手”,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更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教学才会更具实效性。
[责任编辑: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