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

2013-08-15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学习型马克思主义党组织

刘 丹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动力核心和精神支柱。我们党要确保作为一支人民得以信赖依靠的队伍,就要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永葆创新活力和科学领导力,才能在大时代中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并得到人民的支持,在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中站稳脚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推进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为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共产党人要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洞悉社会发展规律,在高校范围内努力培养新一代具有战略大局眼光、政治素质过硬和综合能力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1]构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是一项系统综合过程,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的长远目标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基层党组织作为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在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安排以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和至关重要的作用。思路创新能使我们的党始终保持不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地生根、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面临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阶级分层日益明显和价值观渐进多元化的现状趋势,基层党组织必须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和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拓宽视野、创新理念来保证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高校是人才的摇篮,高等院校的基层党建工作尤其值得重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应制定科学的党建制度,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党员,促进党员队伍的高知识化和高水平化。因此,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路的长远目标,能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夯实党组织的根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自身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高等院校发展蓝图不可或缺的板块

高等院校作为全社会最大的人才储备库和人才培养中心,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历史重任。结合高等院校“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四大职能,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高校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社会发展变迁产生的深刻影响。[2]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高等院校坚持不断向社会培养输出具备优秀政治素质和突出综合能力的青年人才刻不容缓。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应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革完善。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大环境下,发展高等教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树立起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三)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2010年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对于推进和建成学习型党组织具有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只有在基层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分析时事形势、坚定信仰、跟随党的脚步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从而巩固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努力在高校范围内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充分把握青年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研究思维活跃的特点,吸纳优秀的大学生进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只有这样才能为促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和创新工作思路提供动力,也可以为党储备众多具有贡献潜力的党员人才。[3]只有把无数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了,才能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从而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保证。

二、构建思路及途径

(一)遵循的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紧紧围绕推进高校科研教育改革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和提供人才、服务社会这个大局来开展学习,使广大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进一步了解和把握高校和基层党支部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律,增强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高校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促进高校科学发展、校园和谐稳定的本领。

创新载体、形式多样。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不断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方法、载体和机制,提高学习效果。

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针对我国高校不同的办学方式特征、所处条件和环境不同的实际,各级高校基层党组织应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做到以点带片,以线连面,发挥典型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有步骤有重点有阶段地推进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实施构建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1.制定科学严格的学习标准

高等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基地,在推进教育普及、监督学习方面有众多优势,但在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学习理念的先进性。好的理念能促进人持之以恒地为所奋斗的目标竭尽全力。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并以创新的精神开展学习工作,相互鼓励,敢于攀登高峰,形成良好的组织学习氛围,促使自身养成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敢于对现实存在的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升组织的整体活力和竞争力。其次,要加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在组织中强调自主学习、集体讨论,形成全员较好的学习自觉性,敢于就实际问题积极探讨,展开辩论,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和团队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支部内率先垂范,做好典型示范,积极带领党支部成员在第一线开展好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工作。第三,要注重学习方式的合理性。为节约资源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层党支部要保证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学习目的的创新性。一方面,要注重对所学理论和学习活动的科学设置,做到为我所用和学有所成;另一方面,要根据高校发展现实和教育改革的更新发展,以建成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基层党支部为目标,创新思维,做实事、争上游来制定分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最后,要对学习过程进行科学控制,对学习结果作出有效预测。基层党支部推进学习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将学习与教育科研实践相结合,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将最新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此外,还要坚持开展学习的长久性。学习不是短时的、应急的,要站在以学习促发展的长远高度,科学把控学习过程,朝着高校和谐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4]

2.学习的主要内容

(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学习的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层党支部的学习应从我国的国情作为出发点,结合马克思理论著作、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以及最新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等著作,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大潮中,以科学合理的逻辑思维方式,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学习,牢固强化思想阵地,引导全体党员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使之深入人心。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问题已有丰富理论成果的认识升华,是基于中国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新实践的深刻启示,是基于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目标的深入思考。将其纳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内容范畴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是引领广大党员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重要举措,也将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深入到广大教师学生群体中。

(3)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体教师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4)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须的各方面知识。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人民群众求解放、谋福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能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由少数人掌握到大多数人掌握的根本动因。高校要引导和推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联系教学和学习实际,广泛学习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化、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切实提高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习和借鉴已有实际成果和经验。经验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的党建工作者应具有懂得学习先进、进行比较学习的思维方式。学习不应仅限于书本和理论,更要从实践中汲取养分,凡是有利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实例和实践成果都应该被吸收和加以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朝前发展。

3.实施推进学习的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对高校各级党组织成员学习的管理、督查、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考评、学习保障体系,使学习机制更加完善完备、贴近实际、行之有效。不断探索完善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机制,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实际,转化为科学发展实效,推动学习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把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做到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

(2)创新学习活动形式和学习载体。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鼓励广大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积极开展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既保持个人学习的独立性也保证团体学习研究的综合性、包容性,以提高个人能力和增强总的学习效果;积极采取专家讲座、辅导报告等有效形式,不断创新远程教育、网上教育、研讨会、现场交流、课题调研、教学互动等学习方式,并积极开展各类校园学生社团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增强学习效果。

(3)提供稳固的硬软件支持。做好各级党校、党支部活动室和高校党建网站建设维护工作。此类阵地建设要符合本地客观实际,满足党员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努力把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教育的课堂、锤炼思想的熔炉和团结奋进的堡垒;积极落实宣传报道工作,协调高校范围内的传播媒体,如党建网站、校园电视台、校广播站、校报等加强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推动和引导党员干部学习风气,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郁氛围。

(4)仔细研读推荐学习书目。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有组织地引导党员干部多读书、读好书,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局开展了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工作。目前学习书目已推荐至第六批,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国情备忘录》《复兴之路》等著作。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要将学习推荐书目作为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

三、作用和意义

(一)加强高等院校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表现,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基层党组织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将党建工作引导到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并形成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师生积极开展科研教学,这也有助于将良好的学风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方面,形成各高校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以保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新时代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要求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校的创造活动,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推进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筑牢根基;更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有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理论的普及和发展总是遵循着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的传播、从基本理念到高级内涵的延伸。推进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以保证站在时代前列的青年群体中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众多政治素质过硬的综合人才。在实践学习中,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坚定党和国家的正确思想指导,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指引方向。[5]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我国国情的规律趋势,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也必将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由被少数人进行转变为被人民大众丰富完善。

[1]胡子鸣,邬宗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创新思路[J].法制与社会,2009,(4).

[2]裴世鑫,崔芬萍,詹煜,等.结合大学四大功能推进高校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3]吴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4]姜善坤,朱煜善.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案例汇谈[M].上海:三联书店,2004.

[5]陈中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J].红旗文摘,2012,(3).

猜你喜欢

学习型马克思主义党组织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清华党组织公开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