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薄弱到优质:以大连市第71中学和西岗区大同小学转化经验为例

2013-08-15张文科杨增祥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张文科,杨增祥,曲 严

(1.大连教育学院,a.学校发展评估中心,b.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116021;2.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大连116021)

大连市西岗区的“新优质学校”项目始于2008年该区的薄弱学校改造。新优质学校项目的实施目的是通过培育“新优质学校”,改变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引导每一所学校寻找自我发展的突破口,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从而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健康和快速发展。

“新优质学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源素质好、师资力量强、硬件条件优、教学质量高(升学成绩高、考试排名前)、百姓认可度高”的名校。“新优质学校”的内涵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转化的“增值”。“新”,是全新的评价理念,即关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关注并研究学校的新突破、新变化、新进步,从而树立发展价值导向的动态评价标杆。“优”,是指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优良的师资队伍、鲜明的教育特色和优异的教育成果。“质”,即特色的教育内涵品质和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培育“新优质学校”的意义在于,引导学校从考试分数与成绩排名的功利追求,转向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即关注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健全。这是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真正的教育价值取向。从人的发展角度审视学校的发展,是学校评价标准的转型。“新优质学校”有“六个追求”:办学理念的公平追求、育人目标的价值追求、办学水平的质量追求、学校发展的特色追求、教学过程的人文追求、学生成长的进步追求。薄弱学校实现新优质转化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教育现象。学校如何由薄弱到优质,大连市第71中学和西岗区大同小学的经验给我们以借鉴。

一、转化的实现

71中学和大同小学两所学校所处地理环境特殊。71中所在区域是进城务工人员密集居住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一度高达80%;大同小学位于老城区,教育教学硬件条件很差,校舍破旧不堪、年久失修。两校的生源质量差,教育教学硬环境差;教师专业水平和研修质量不高,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研究能力弱,导致学生的学业质量下滑,学苗大量外流,社会满意度不高。

“新优质学校”项目实施之后,这两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学生充满自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学业水平大幅提升;教师研修能力不断增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执教的自觉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明显增强;学校办学理念先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新颖,管理效益显著,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文化特色。这两所学校均由五年前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垫底”,迅速跃居全区中上游,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71中学2012年中考重点入围率达49%,有10名学生被前三甲学校录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学校师生、学生家长、社区及省内外教育同行的广泛好评。现在,优质生源回流明显,生源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这两所学校的教师有1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学生有200多人次在省市举办的教学、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中获奖。71中学的男子舞蹈、男子鼓乐队等特色鲜明,大同小学的篮球、科技、体育等已成为品牌。

二、转化的经验

1.基于公平,推动均衡

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西岗区教育局基于本区中小学教育的客观实际和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以及对教育公平的诉求,将“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校公平教育,保证学生享受优质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全区中小学校的目标追求,将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

在认真研究、分析区域教育所面临的生源萎缩、班额减少等现实困难的基础上,西岗区教育局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全区薄弱学校中正式启动了“打造区域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以此全面、系统、扎实、有效地推进薄弱学校的优质发展,实现区域教育品牌效益的最大化,进而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了保证薄弱转化和新优质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西岗区实施了相应的措施。一是政府投入环境改造的专项资金向薄弱学校倾斜,为开展小班化教学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二是选派区内优秀校长、优秀干部到薄弱学校,让他们做薄弱校发展的领头人。三是在教师交流方面给薄弱校以特权。将所有参加评职交流的教师按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排序,由薄弱学校优先选择教师,这样薄弱学校都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教师。以大同小学为例,省市区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4,班主任均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2.大胆改革,创新管理

(1)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先进的教育观。进入71中学正厅,右侧是一个醒目的黑白影像墙,有名人的头像和学生灿烂的笑脸,墙上面写有两行大字:“在老师的眼里,他们都是伟人”;“在母亲的眼里,他们都是孩子。”学校专门开辟了不同主题的校园文化墙,体现的教育内涵是“每个学生都有个性,每个学生都有特色,每个学生都会创造。”厅里还有学生科技奖状、发明创造奖状及各类奖章、奖品,体现的教育价值是“公平教育、特色教育,能激发孩子巨大潜能。”校徽由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组成,这源于“71”中的数字形象。“7”如同一个小问号,“1”像一个小叹号,学校精神归结为“做求真的小问号,做精彩的感叹号”。71中学的每个小问号终有一天都会挺直胸膛变成一个个感叹号。

先进的学生观。“尊重每一个、关注每一个”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旋律。“让每个学生都进步,每位教师都成长。”没有关注就没有教育。要办好教育就要高度关注并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追求。71中学因材施教,实行精致教育,使每个学生实现原有基础上的更大的个性化发展,以满足未来社会的多方面需求。先进的学生观,就是尊重学生,培养自信,彰显个性,追求成功。这种观念基于对学生的态度和对教育目标的理解,本质意义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思想。

先进的课程观。课程是教育教学的载体。这两所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素养、基本的生活技能、基础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价值观。71中学的集体备课,备知识与能力,备教学重难点,备过程与方法,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变教师的教案设计为学案设计,学案设计体现的课程观是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才是教师施教的过程,以学定教是课改理念。

(2)学校管理模式创新

这两所学校办学质量连年攀升,源于他们在“一员负责、议事制、家长义工、项目管理、点评制度、团队管理、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创新。

学校要发展,校长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对新形势、新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这两所学校校情各不相同,但都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指导学校的一切工作。

大同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坚持“向管理要质量”,采取“项目管理”策略,每一个项目都由专人全权负责。狠抓项目实施中的过程评价,借助每天的领导碰头会、校长点评制,重点检查各项任务的完成和落实情况,引导干部和教师把项目做细、做实,使“做细做实”成为一种习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变化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规划与项目,都有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都能体验成功的自信和喜悦。”大同小学建构了“精细管理”体系,打造“精致小班,优质大同”,帮助师生实现“做最好的自己”的发展愿景。每周三,学校利用文明道德点评台,点评学生身边发生的有代表性的事,提高了学生整体道德水准。他们还创立了“同心”教育议事会,让教师、家长、社区、教育专家、对口学区中学代表等参与管理学校,构建了议事会策划、家长委员会执行反馈的组织结构,对学校重大事务进行沟通、评议和监督。

71中学采用全方位逐点透析精细化管理模式。一是时间管理全覆盖。立足学生六年发展周期总目标,整体规划每项活动,力求时间管理无死角。二是空间管理全覆盖。针对学校、家庭、社会三元生活空间管理,力求空间管理无盲点。三是校园人管理全覆盖。构建从校长到学生的层级管理体系,将师生自我管理、参与管理、接受管理全部纳入管理考核中,使每个人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和优秀管理者,形成“人人积极管理,人人主动做事”的管理局面。逐点透析是针对校园管理时、空、人三元素,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逐点观察诊断,逐项解决问题,并监控制度落实情况。他们修订完善了各项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如《晨练三部曲管理细则》《20+20课堂教学模式管理细则》《两支红笔进课堂管理制度》《学案导学精细化管理制度》等,其精神内核就是逐点优化管理细节,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每学期都对教师提出目标要求,如“每件事都会有一百种做法,要做就做出精品”,“一个人就是一所学校”,“落实,落实,再落实”,“评价比要求有效,氛围比约束重要”,“心动更要行动”等,引领教师的目标追求,实现了教学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在教学管理中,在关注个体基础上进行团队激励,使师生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学校各项活动都引入了团队竞争,让团队激励成为制胜法宝。例如,“晨练三部曲”“行为点评台”“今日我领操”“学案展评比赛”“小鲤鱼跳龙门”“小博士闯关赛”“金牌教练聘任”等评比,都纳入团队考核中。学与不学,学得怎样,不再是个人的事,“为团队荣誉而战”成为学生的共识。

3.有效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案例分析,有效教研

这两所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坚持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互动学习、“头脑风暴”为主要形式,紧紧围绕教学理论、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学科知识等培训内容,开展案例分析、课题研究、骨干培训、诊断反省、问题培训等一系列经济实用的校本研修活动。他们定期为每位教师录制课堂教学实况,以案例分析为依托,进行教学视频切片反思活动。首先按教学环节将每节课分成若干切片,第一时间交给教师,然后,中层以上干部按学科分工,与教师一起,逐帧回放课程切片,进行深度解析、定格诊断、排查问题,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解析,研究制定改进的具体措施,以帮助教师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整个课程。对经验和成功案例的深入研究与借鉴,使教师们从关注“教师的教”逐渐转向研究“学生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大为改观。

(2)专家引领,开放学习

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对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专业能力。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师个人,还有社会、家庭等,因而,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社会教育背景。他们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教师先后到上海、南京和香港学习先进经验,扩大研究视野,拓展研究思路。学校鼓励教师到区内外、市内外参加各类教研培训和教学竞赛活动。教师走进清华大学、东北师大、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既收获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又在面对面互动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学校还不断以“请进来”的方式丰富学习内容,邀请了顾泠沅、刘德武等著名教育专家来校做培训。这些专家对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常规等方面的专业引领,很好地解决了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疑难困惑。

(3)强化研究,科研牵动

大同小学以科研课题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为牵动,让研究成为课堂常态,形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研究型团队。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跟进——反思提升——行为转变”的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该校以核心研究课题《情绪因素对小班化高效学习影响研究》统摄学校课堂教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解课题,确定了各教研组的二级子课题、三级子课题,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课题树。该校还外请专家进行宏观和微观指导,采用现场提问、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课题牵动,使教师学会了科学地调控自身与学生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职业规划,形成特色

大同小学非常重视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帮助教师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技术与手段等方面沿着制定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学校依托“特色教师活动日”为教师成长提供菜单式服务,帮助教师自我分析、发挥长处、克服不足,使教师获得自身发展,形成教育教学特色。学校要求教师审视自身优势,上报《特色教师申请报告书》,促使教师梳理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学风格的形成。“特色教师课堂展示”,让教师在研讨交流中获得特色教学和有效教学双丰收。

(5)信任教师,任务驱动

信任是最好的老师。71中学和大同小学的校长信任教师,让教师承担重任。这两所学校的青年教师多,他们的教学经验不足,自信心不强,遇到上公开课教师总是互相推诿,不敢承担重任。两所学校校长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将工作项目压给一些教师,将课题任务交给项目组;指名上公开课,教研组一起研究如何上好公开课。校长的信任是一种爱护和鼓励,任务的驱动让教师产生责任感,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务实教改,高效教学

(1)“20+20”时间模式

如何改变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状?如何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如何让师生共同发展?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71中学通过问卷调查和多层面的座谈研讨,提出“20+20”课堂教学时间模式,意在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学,讲练结合,提高效率。学校提出“教师讲20分钟,学生练20分钟”的硬性要求并强势推进,启动《定时限讲师生互动模式研究》项目,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少讲,剩余时间学生干什么?二是教师讲少了,还要干什么?教师要思考和研究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学进去。对课堂教学的“讲”与“练”做出相应限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幅度上升。

(2)小组合作学习

改革课堂教学从班级的组织形式开始。原有的班级学习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若不改变组织形式,教师的教仍然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小组学习,即一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学习好中差进行搭配,每人在小组中都承担角色,以便于各小组平等竞争、共同提高。71中学各年级、各班级都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大同小学则采取小组合作、分担任务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3)学习指导案

这两所学校借鉴外地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将教师的教案变为学生的学案,集教案与学案为一体。以71中学为例,各教研组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学生指导案的编制体例。学习指导案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课后反思。这项改革意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体验。

(4)课堂前后测

将前测和后测引入课堂。71中学独创了课堂高效学习方法:一是课堂前测。授课前进行检测,反馈学习情况。根据前侧,教师临时调整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二是授课后测。授课后进行检测,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为下节课授课做准备。课堂前后测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差异,使教学有的放矢。

(5)红笔进课堂

71中学独创了“两只红笔进课堂”的教学方法。课堂练习中,教师现场红笔批阅,随练随批,及时指导学生;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教师不直接指出错在哪里,学生自己查找问题,用红笔修改,教师运用二次批改表、知识排查表作整体知识掌握情况验收。此项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6)灵动小白板

71中学各班各小组都有一块小白板,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理解写到白板上,经过讨论和交流,形成一个或几个结论,使“小白板”集展示、交流、评价于一体,改变了以往少数学生代替多数学生思考很难真正表达小组意见的状况。创设多种评价载体,以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在分组合作学习时采取“异质同组”策略,运用合作学习即时评价方法,当场点评学生个体或小组集体的学习情况,记录每课学习领先或有进步的学生或小组。小白板是学生个性展示的平台,是合作学习的窗口,是集体评价的依据。

(7)课堂小先生

71中学各班评选出“课堂小先生”,课堂小先生承担两个任务:一是辅助教师讲解,让不懂的学生听懂学会;二是协助教师批改,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这项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8)晨练三部曲

这两所学校创造了“晨练三部曲”的锻炼模式:做操、晨诵、评测。做操之后,诵读外语,背诵语文,然后各班级抽取部分学生参与组织测评。这项测评轻成绩、重过程,重学生自我修正提高的过程,重小组集体合作提高的过程。

(9)助教式课堂

以71中学为例,“课堂助教”是同学科教师与另一班级同学科教师一同进课堂,在教学进入练习环节时,助教教师协同授课教师批阅学生课堂练习。此项改革,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促进了教师的横向联合,形成了集体作战的模式。

(10)限时四小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71中学做了课堂“四限”:限时小白板、限时小先生、限时小测试、限时小总结。“限时”提高了时间利用率,增强了学生的时间观念,促动了学生思维的快速运转;“四小”丰富了课堂活动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

(11)关注学困生

这两所学校特别关注“学困生”,要求教师授课“以‘学困生’掌握程度为检测起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比起点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备课中的预设、授课中的提问、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都将跟踪目标锁定在“学困生”身上。教师对“学困生”要做到讲必练、练必批、批必评、评必纠、纠必查、查必改。

5.立足校本,彰显特色

(1)将德育纳入校本课程

德育活动化。德育活动化即把德育目标落实在具体活动中,如71中学的“晨练三部曲”“道德点评台”“文明感动七十一”“国学吟诵PK赛”等即是生动的教育形式。另外,他们的升旗仪式很特殊——请家长在国旗下讲话,让学生讲自己的成功经历;他们的毕业典礼很别致——让全体毕业生家长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学校讲述学生的成长经历和获得的荣誉;他们的每日点评很新颖——教导处每日点评,以集体评价为主,引导学生做是非评价;他们的节日很难忘——学校有各种节日,如学生生日、艺术节、体育节、感恩节,都给学生留下了美好记忆。

德育课程化。以大同小学为例,“六礼教育”已经形成学段德育课程体系。如一年级的入学礼,设计了“我是小学生”“小小心愿瓶”“大手拉小手”活动,让刚入学的孩子感受到“我是一名小学生”的光荣和自豪,帮助他们了解学校环境并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二年级的“入队礼”,以家长开放活动为背景的系列少先队活动,设计了高年级的手拉手队前教育、入队誓言等,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三年级的岗位礼,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生活在集体中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其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四年级的十岁礼,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学会感恩,懂得分担。五年级的义工礼,精心设计了“校园小义工”岗位,将感恩教育“润物于无声”,化为行动。六年级毕业礼的系列感恩活动,将学生的师生情、同学情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留存心底,成为他们温馨、美好的回忆。六礼仪式教育,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见证学生成长的每个瞬间。学校借助“六礼”教育细化学校整体德育目标,构建具有大同特色的年级德育评价体系,并将“六礼”教育同品德与生活等学科整合,与国际化教育相结合,成为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德育社会化。以大同小学为例,他们将学校德育纳入社会中。首先是家庭化,根据学校教育目标,请家长到学校讲课,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其次是社会化,根据学校教育需要,聘请社会各行各业专门人员到学校讲课或作报告。

(2)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大同小学以学生个性社团为活动形式的校本课程(包含艺术类、体育类、文学类、信息类、手工等)共30余个。在体育方面,篮球和花绳颇具特色。71中学的“花样跳绳”成为全市大课间样板,并与上海悦动、香港、比利时等花绳高手同台竞技,受到广泛好评。大同小学的篮球(篮球舞和篮球赛)已经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靓丽名片。在艺术方面,手工和舞蹈颇具特色。71中学男子舞蹈队的《和谐鼓韵》参加大连市舞蹈比赛获得金奖。开放社团活动得到广泛好评。除了给学生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外,学校还组织多种活动给个性社团展示的舞台,如信息组的打字比赛、科学组的象棋比赛、音乐组的卡拉OK比赛、美术组的“地球一小时”绘画比赛等等。在“同心教育议事会”组织下,学生英语社团走进大学,参观体验大学生活,义工社团走进社区助人为乐,小记者社团走进社区、农村,接触社会、体验农家生活。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关注身边事、身边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大连市71中学和西岗区大同小学薄弱优质转化经验告诉我们,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都可以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