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拉哈遗址的文化内涵

2013-08-15颜祥林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拉哈新石器白金

颜祥林

(大庆市博物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6)

小拉哈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义顺乡东义顺村小拉哈屯东北。小拉哈遗址的发现,在松嫩平原第一次呈现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的三叠文化层,对研究这一地区小拉哈文化,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一、小拉哈遗址的发现及历史沿革

1978年春,肇源县在引嫩工程兴修水渠时首次发现了小拉哈遗址。197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与绥化文管站联合对其调查勘探。1991年7月至9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并将其命名为小拉哈文化。该遗址面积10万平方米,其埋葬丰富。此次发掘共布5×5米探方38个,连同扩方及清理断崖在内,总发掘面积为1100平方米。发现墓葬、房址和灰坑等遗迹165个,出土各类完整或复原遗物累计达450余件[1]。2005年1月31日,小拉哈遗址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已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拉哈第一期甲组遗物是目前在嫩江流域发现的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组遗存的陶器主要是以夹砂直口筒形罐为基本器型,以刻画凹线纹、席纹和戳印纹为主要纹饰。从弦纹和席纹的特点来看,分别与下辽河流域新乐下层文化和第二松花江流域左家山一期遗存的同类纹饰相近。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左家山一期遗存的早段和新乐下层文化的年代均处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其总体特征是陶器的唇部均经加厚处理。由于小拉哈一期甲组简型罐的口沿普遍较薄,唇不加厚,因此年代可能略晚,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左家山一期遗存的晚段相当,即处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的遗存[2]。

二、小拉哈遗址的价值评估及“小拉哈文化”命名的依据

小拉哈遗址的文化层,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三期。

小拉哈一期甲组遗存是目前在嫩江流域发现的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一期乙组遗存主要以条形附加堆纹的罐类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的细石器和骨器。从陶器的附加堆纹和骨枪头的造型风格来看,该遗址无疑应纳入本地区已经发现的昂昂溪文化范畴。此次发掘出自H3062的陶片经热释光检测,年代为距今4000±360年,出自G3002的动物骨骼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3688±104年(树较标正值为BC1777年)。表明该文化应属本地区年代最晚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小拉哈二期遗存是本次发掘的主要收获,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这种遗存与本地区已经发现的白金宝文化相比,文化面貌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从纹饰来看,小拉哈二期遗存普遍为素面器,仅少数陶器施附加堆纹或刻画几何纹。而白金宝文化的陶器施纹者占绝大多数,其中以粗细石等的绳纹和繁缛复杂的篦点几何纹及动物纹最具特点;其次从器型上看,小拉哈二期遗址主要以直口台底器为主,不见三足器。与此相反,白金宝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最为流行,其次为平底器,不见台底器;再从器类来看,小拉哈二期遗存的陶器比较单一,仅见罐、壶、碗、杯、盂、钵等,其中以前三种数量最多。白金宝文化的器类复杂多样,除存大量的鬲和支座外,还见有形态各异的壶、翁、罐、钵和杯、碗等,其器物组合明显有别于小拉哈二期遗存。由于小拉哈二期遗存当中已发现了明确与陶器共出的青铜制品,加之出自H0001的陶片经热释光检测,年代为距今3830±340年,所以可以初步认为该遗址遗存应处在青铜时代的早期阶段,早于白金宝文化,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期。

小拉哈第三期遗存数量较少,但种类齐全。从陶器来看,器表施绳纹、指甲纹,流行花边口沿和存在少量红衣陶的轮制,明显具有汉书二期文化的一般特征,此外盒式矮裆鬲、花边口绳罐、红衣陶壶、单把杯及舟形器和支座等,形制亦与汉书二期文化的同类器相同,据此可将三期遗存纳入本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汉书二期文化范畴。

从出土的陶器来看,素面简腹鬲裆较高、壁较直、口微敞、袋足较肥、足根外撇,明显具有白金宝文化直口简腹高裆鬲和汉书二期文化敞口斜腹矮裆鬲的双重特点,其年代很可能在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之间,代表了两种文化过渡阶段的遗存,则可重新将其单独命名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

鉴于以小拉哈遗址二期为代表,以直口素面台底器为主要特征,以罐、壶、碗为基本器物组合的遗存,与当地以往发现的遗存在绳纹、篦纹和以三足陶为代表的白金宝文化存在着的区别,并且年代较早,因此,为便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应将这种目前在松嫩平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存,定名为“小拉哈文化”。这种文化的发现和确认,填补了本地区早期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

三、小拉哈文化代表了中国北方新的考古文化

小拉哈遗址二期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出土铜器有铜刀、铜笄、铜双联泡饰及陶范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镞、砺石、磨棒等。玉器有玉斧、玉璜、玉坠等。骨、角、牙、蚌器有角锺,骨铲、骨凿、骨锥、骨饰及蚌刀、蚌匙、蚌诱鱼器、蚌饰等、陶器有鬲、罐、壶、钵及纺轮等。有的陶器饰有红衣,是夫余文化陶器的特色。这一时期的文化,被命名为“小拉哈文化”,处于夏纪年的范围。

在松花江与嫩江,以及拉林河、呼兰河、乌裕尔河流地带的冲积平原上,已发现多处商周至汉代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是古代秽貊、夫余等民族创造的古代文化的遗留。考古学界将由小拉哈文化或白金宝遗址一期遗存发展而来的白金宝二期遗存为代表的文化,命名为“白金宝文化”。而小拉哈文化的高领鬲与其有密切关系,而这些高领鬲与商代高领鬲是有渊源的,秽貊人与商人的关系是密切的。《汉书·地理志》载,箕子曾教秽貊人“以礼义,日蚕织作”。而且后来的夫余与殷商文化关系密切,以“殷正月祭天”,并有“人殉习俗”,“多者数百”,都与商人习俗相同[3]。小拉哈文化,有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渔猎业,有小型的青铜器出土,有大面积的丰厚的文化遗存,特别是有发达的制陶工艺,使这里成为黑龙江地区,尤其是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中心。

小拉哈遗址的发现,其文化内涵、文化性质、年代均为清楚,文化面貌新颖,特征鲜明。在松嫩平原第一次呈现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的三叠文化层,特别由此确定了一种相当于夏代的新的考古学文化——小拉哈文化,为黑龙江古代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肇源小拉哈遗址调查简报[J].北方文物,1996,(1).

[2]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9,(2).

[3]杨永茂.黑龙江简史读本[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拉哈新石器白金
鹰形陶鼎
大连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积石冢研究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抓(“欻chuǎ”)嘎拉哈
阅文集团发布2020年 “白金大神”作家榜
新石器时代割体葬研究
"神州一歘"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我的挚友白金申中国篮球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