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013-08-15黎南南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家属孕妇

黎南南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 长沙 410008)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黎南南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 长沙 410008)

本文根据作者产科护理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总结了在产妇产前、分娩及产后三期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家庭工作环境及个人特性等方面因人而异地采取灵活地心理护理方法,发挥心理护理工作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达到解除或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思想障碍,保证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

待产期;分娩期:产后期;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属于责任制护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推动了护理分支学科的良性发展。在长期的手术实践中开展心理护理的经验让我认识到,原先外科中固有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的模式很不完善,恰好遗漏了术中心理护理的重要环节。外科手术不同于内科保守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组织或器官损伤,术中护理如出现一丝纰漏都可能影响到手术进度、术后伤口愈合以及预后临床反应等。针对临床妇科手术的特点,我院探索使用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心理护理,先将具体研究报告做如下陈述:

1 产妇产前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正常分娩的基础条件

孕妇产前缺乏足够的营养补充,不注重产前正规的心理教育,孕妇对生产流程缺乏正确的认识,面临生产继而引发焦虑、恐慌、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需要因时制宜针对不同孕妇个体开展产前常识指导,稳定其心理情绪,促使她们的身心调节达到最佳状态,能在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配合医护人员。

1.1 恐惧,紧张,焦虑不安型心理:这种心理类型群体多为初产妇,缺乏对生产过程的了解,临产前会产生各种不安恐惧心理。尤其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疼痛,难产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缺乏了解,造成心理恐慌。医学生理常识的缺乏是造成内心恐慌的主要原因。产妇进入医院后不了解新环境,对医护人员关系生疏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

1.2 忧虑型心理:部分产妇及其家属思想观念滞后,普遍具有重男

轻女,养儿方可传宗接代的陈旧思想,让孕妇产前背负沉重的思想负担。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和患者本人以及家属进行正面的沟通,全面了解和掌握孕妇的心理动态,做好温馨细致的心理疏导。引导家属解放思想,摒弃重男轻女的不良思想是减轻孕妇产前压力的重要前提,产妇和家属思想统一是护理心理学在产科的重大人文体现,是保障家属合作,产妇积极配合生产的根本前提。

1.3 悲观郁闷型心理:各种原因可能会让极个别产妇出现流产,新生儿夭折等不幸事件。这会给产妇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因分娩意外造成的悲观心理,可能会导致产妇对医护人员或医院失去原有的信任,不能配合医护人员正常开展后续诊疗工作。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分娩手术失败的原因耐心给产妇进行分析并且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让其心理状态倾向于平衡稳定。消除不良影响,唤起其对现代医疗科学,各级医护人员的重新认识,使产妇积极配合后续各项诊疗工作。

2 分娩术中的心理护理

病人在术前、术后具有大量时间在病房和护理人员进行正面坦诚的细致交流。但全程护理包括‘术中’这个必要阶段,了解和掌握孕妇在术中的心理状况不仅能检验术前心理护理的成功与否,还能有效的促进术后心理护理活动的顺利展开。手术室不同于普通病房,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环境,因而增加了术中心理护理的难道系数。尽管术前心理护理都做仅仅有条,但患者从熟悉的病房环境突然进入到陌生的手术环境,还是会出现诸多的心理障碍。因此,术中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心理护理方式也有异于病房心理护理。可以采用非语言的特殊沟通方式,主要以目光直接接触为主,并适当配合皮肤接触和简单的语言提示,实践证明效果显著。例如剖腹产病人想实时关注孩子的状况,所以在手术过程中产妇会频频和熟悉的护士进行眼神交流。虽然护士戴着口罩,不能进行正常的表情沟通,但可以用温煦的目光和轻微的点头示意,鼓励产妇积极配合医生,同时轻轻抚摸产妇的额头,擦去渗出的汗液以此消除产妇紧张情绪,让其具有心理依靠,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值得注意的是,对婴儿的处置位置尽量选择病人视线的控制范围之内,可以通过目睹护士对婴儿的处置全过程来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婴儿处理完毕到抱离之前,必须让她清楚的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对稳定产妇后期的心理情绪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产后心理护理

部分产妇分娩后因为孩子的性别,家属对其不满而引发伤心或过于激动的不良心理状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和产妇及其家属的正面交流,纠正他们的陈旧思想理念,以乐观的姿态迎接现实,产妇心理情绪稳定正常后有助于母体乳汁的正常分泌和产后出血量的减少,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4 结语

加强妊娠期产妇的基础医学常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是保障产妇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产妇手术全过程的心理护理是保证产妇生产安全的重要支撑。医护人员须具备认真细致,耐心温煦的工作作风,切实有效的开展心理护理工作。正确处理好医护关系,加强心理学和护理学的交融互用,进一步提升护患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少产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产妇的分娩过程的健康安全。

[1]高静.产妇分娩中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46

[2]刘爱琴.住院产妇心理焦虑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57-58

[3]王艳秋,李艳萍,丛智宏,等.常见不良情绪的心理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2,11(6):733

[4]陈进莲.手术室责任制护理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8(2):78

[5]储卫珍.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J].安庆医学,2008,12(8):7

[6]贺全香.待产妇的健康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118-119

R473

A

1009-6019(2013)06-0140-02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家属孕妇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