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粉尘环境作业人员上颌窦影像学改变的分析探讨

2013-08-15杨丰才孙逢成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窦炎附图上颌

杨丰才 葛 军 孙逢成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 山东 莱芜 271100)

上颌窦有自然孔道直接与鼻腔相通,当工作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时,必然使鼻腔粘膜及鼻窦粘膜的正常生态发生变化,而造成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变薄、渗透压增强,出现粘膜充血水肿,易发生感染,如此状况反复发生,极易造成急慢性炎症、囊肿及息肉样变,进一步发展可影响到骨壁,产生骨质吸收或并发硬化性骨炎。同时,工作环境的湿度降低,空气干燥,鼻腔及鼻窦粘膜易干裂出血,久而久之会继发感染及息肉样变。另外,车间粉尘浓度增高,此组人员又属高强体力劳动,呼吸换气迅速,吸入过多粉尘,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也是造成上颌窦发病率增高的因素之一[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样368名高温粉尘作业人员进行查体检查。分三个工龄组:A组:112人,工龄2~7年;B组:150人,工龄7~15年;C组:106人,工龄15年以上。工人工作环境因素:与室外温度差为3.6~8.7℃,相对湿度为41.3%~72.8%,粉尘浓度为6.45~9.85 mg/m3。同时,随机抽样224名非高温作业的机关人员进行上颌窦CT影像检查。

1.2 设备和扫描方法[2,3]采用GE公司的ProspeedⅡ螺旋CT,采用普通头架轴位扫描,扫描线平行于听眦线(OML),扫描范围从额窦上缘至上齿槽上缘。管电压120k V,管电流160mAs,层厚5mm,无间隔。扫描完毕后进行冠状面、横切面的refomat二维及三维标准重建,重建图像的层厚为1.25 mm。

2 结果

A组:上颌窦炎16人,阳性率14.3%;B组:上颌窦炎28人,上颌窦息肉4人,上颌窦囊肿2人,阳性率22.7%;C组:上颌窦炎22人,上颌窦息肉6人,上颌窦囊肿2人,阳性率为28.3%。非高温组上颌窦炎16例,上颌窦息肉2例,阳性率为8%(研究结果见附表、附图)。

附表 高温粉尘与非高温粉尘作业人员上颌窦发病率对照表

本研究中部分经CT扫描上颌窦正常的患者扫描影像附图:(图1)

图1

本研究中部分经CT扫描上颌窦异常的患者扫描影像附图2:

图2

本研究中部分经CT扫描上颌窦异常的患者扫描影像附图3:

图3

本研究中部分经CT扫描上颌窦异常的患者扫描影像附图4:

图4

本研究中部分经CT扫描上颌窦异常的患者扫描影像附图5:

图5

本研究中部分经CT扫描上颌窦异常的患者扫描影像附图6:

图6

3 讨论

该研究368例高温粉尘作业人员中,上颌窦炎共发生66人,其病变程度轻重不同。轻者粘膜略增厚,窦腔变小不著,窦壁白线尚清晰,个别急性感染者窦腔内出现液平。重症上颌窦炎窦腔明显变小,甚至闭塞,粘膜明显增厚,呈带状、波浪状或环状,窦腔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增高,窦壁之白线消失,部分出现骨质压迫吸收或硬化[4]。上颌窦息肉及囊肿共发生14人,其主要表现为上颌窦窦腔内出现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阴影及低密度阴影,数量部位及大小不等,边缘光滑或略有分叶,密度均匀,经手术证实为10例息肉4例囊肿,并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改变。与随机抽取的非高温作业的机关人员作为对照,均进行一次上颌窦CT影像检查,观察上颌窦病变情况。在224名非高温粉尘作业人员中,仅发现的16例上颌窦炎及2例息肉,程度大都较轻。结果发现从事高温粉尘作业人员上颌窦炎发生率明显较机关人员高。从而得到结论:环境温度及粉尘对上颌窦的病变发生率有明显影响,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正确了解高温粉尘作业人员上颌窦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制度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5]。

[1]薄以均 吕琳:我国的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及预防对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年8月第8卷第四期

[2]魏均民: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1月第44卷第1期

[3]陈燕萍:鼻及鼻窦影像学诊断;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4]杨志强:应用颅脑常规CT扫描进行鼻窦病变的诊断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第21期

[5]李光纪 陈首名:CT、MRI对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07期

猜你喜欢

窦炎附图上颌
附图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附图
附图
附图
缺血性脑卒中部位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