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静脉尿路造影压迫器的开发

2013-08-15施建明胥文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骶椎尿路输尿管

施建明 胥文娟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上海 200235)

静脉尿路造影(IVU),是临床科室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也是对人体辐射剂量最少的方法之一。实施常规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必须具备静脉尿路造影压迫器(以下简称:压迫器)、压迫带及带摄片床的X光摄片机。其中,压迫器是常规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成功与否的关键器械。由于传统压迫器面积过大,受检者在接受检查时,要忍受较长时间的高腹压状态,实在不易,更有患者由于不能忍受而放弃检查。为此笔者对压迫器进行了研究与开发。

1 材料与方法

103例静脉尿路造影患者,男67例,女36例,年龄在20-97岁,平均年龄(55.21±18.69)岁。使用日产岛津800 mA HL-20多用途X光摄片机。患者按常规肠道准备后进行常规静脉尿路造影,用自制的绷带压迫器进行压迫后第7、15分钟各摄片一张,本研究方法,是观察其第30分钟减压时,输尿管在第一骶椎上缘至骶髂关节下缘水平区间前行经的位置及间距,并予以测量、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输尿管的压迫部位:观察103例静脉尿路造影患者第30分钟减压影像中输尿管的走向与其周围的组织关系,发现压迫输尿管的有效部位,只限于第一骶椎上缘至骶髂关节下缘水平区间的骶骨和部分髂骨,这是因为此处输尿管后方有100%的骨性组织。而其余部分后方是软组织或横突,其中,有部分输尿管不在横突前经过(图1、2),故无法形成有效压迫。于是笔者对第一骶椎上缘至骶髂关节下缘水平区间的宽度(平卧不加压状态)进行测量与统计(表1)。

表1 输尿管的压迫宽度

2.2 输尿管间距:观察103例静脉尿路造影患者第30分钟减压影像,发现输尿管在第一骶椎上缘至骶髂关节下缘水平区间的间距是不同的,且以围绕人体正中矢状线,左右侧基本对称分布,且呈“)(”状,并对该区间的间距进行了测量与统计(表2)。

表2 输尿管的间距

2.3 设计开发:根据男女输尿管的解剖关系及行径特点,设计开发了减少不合理的压迫面积,减少腹压,同时增加局部压强,提高压迫效果;模仿指压式的五片十组的新型压迫器(图3)。

图3

3 讨论

3.1 输尿管压迫部位与间距的选择:《医学影像学诊疗常规》[1]中所提及的输尿管压迫部位在肾:下极是有待商榷的。笔者观察103例不同年龄段男女静脉尿路造影30分钟减压影像后发现,输尿管的有效压迫部位只限于第一骶椎上缘至骶髂关节下缘水平区间的骶骨和部分髂骨,因此处的输尿管后方有100%的骨性组织,故能被有效压迫,其它部位的输尿管后方是软组织或横突,其中有部分输尿管不在横突前经过[2],故不能被有效压迫。经测量与统计,该区间的宽度男女不尽相同,总体在44.0 mm~80.0 mm区间。同时在该区间行径的输尿管间距,以围绕人体正中矢状线,左右侧基本对称分布,且呈“)(”状,上水平线输尿管行经的区间在≤132.0 mm~≥40.0 mm,中间水平线输尿管行经的间距在≤93.0 mm~≥40.0 mm,下水平线输尿管行经的间距在≤113.0 mm~≥52.0 mm。

3.2 压迫器设计原理与技术:传统压迫器都是用绷带制作或气囊式;由于该器械的体积大,对腹:部的压迫面积过大,要达到对输尿管的压迫,其压迫时所需用的压力大,易造成患者的腹压过高,从而引起患者呼吸困难,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有的患者不能忍受而放弃检查。有许多学者对该器械进行改进与发明[3-4], 但也只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些外观与功能性的改变,没有从输尿管的解剖特点及压迫器的物理特性上做根本性改革。笔者经三十年的工作实践和对103例静脉尿路造影的输尿管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观察、测量、统计及分析,设计开发了模仿指压式五片十组,减少不合理的压迫面积,增加局部压强的新型压迫器。新型压迫器的核心技术,在于中间三片六组,能压迫不同解剖特点的输尿管;前后各加一片,起到压迫保险性及器械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每片尺寸的内外各放宽10 mm,防止操作中出现左右偏差时,能予以弥补。使用能被X射线穿透的无毒硬质材料(如塑料等)制作,有利于清洗消毒。

3.3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先拍摄一张全尿路平片;根据平片影像所显示的上、下水:平线,取其之间一条中间线,然后,在电脑上测量髂嵴至中间线的距离,从而确定压迫的中心位置。先将压迫带固定在检查床上,并且放在人体腹部的上方;然后将新型静脉尿路造影压迫器置于下腹部区,压迫器低的一侧面朝向人体头侧,高的一侧面朝向人体足侧;压迫器的顶端置于压迫带下方,压迫器的底端置于人体下腹部区间;将a定位线对准人体正中矢状线,b定位线对准平片所确定的中心位置(测量方法:用一把直尺,将平片或电脑上所测得的数据,从髂嵴向下测量至所需宽度,另加5 mm,作为中心位置,将b定位线对准即可),最后将压迫带收紧至患者有压迫感,但无不适感为止。接着替患者注射造影剂,按静脉尿路造影的要求时间摄片。

总之,静脉尿路造影是一种低辐射剂量,安全有效的基本检查手段。本开发的新型静脉尿路造影(IVU)压迫器[5],用模拟指压方式,旨在减少压迫面积小(压迫面积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增加局部压强;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查的成功率。而且,其与原有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不需要添加其它设备,还可清洗消毒,反复使用。

[1]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卫生局,编著.医学影象学诊疗常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0-191

[2]施建明,杨冰.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有效压迫区间的探讨.山西:实用医技杂志2013,30:422-423

[3]刘敏,发明人.实用新型:静脉尿路造影压迫器.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8

[4]张沛,发明人.实用新型:充气式肾盂造影压迫器.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87

[5]施建明,发明人.实用新型:静脉尿路造影压迫器.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1

猜你喜欢

骶椎尿路输尿管
CT 图像和重组技术在骶椎临床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浅析南宁市乡村小学生腰椎(骶椎)隐裂比例过高对体育运动选材训练的影响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SPECT/CT 骨显像骶椎“H”征及其变异对衰竭骨折的诊断价值
骶椎神经鞘瘤MRI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