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013-08-15钟叶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气肿气胸套管

钟叶蓉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气管切开术是目前外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其临床手段主要是将患者颈部的一段气管进行手术切开,然后插入金属的气管套管,目的是消除患者喉源性的呼吸困难、呼吸系统失常和由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引发的呼吸阻塞。该方法属于头颈外科、胸外科和神经外科治疗手术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是临床急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中共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和微创气管切开术。由于使用该手术后患者的气管在切开后正常的呼吸道结构会发生改变,原来呼吸系统的防御体制也随着结构的改变而变弱,因此,在临床的气管切口手术后的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1]。只有通过术后良好的护理才能够减少该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以下是本次对气管切开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在该手术后的重要作用:

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今年来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手术的108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4名,女性患者44名;年龄为10-68岁,平均年龄为38岁;这108患者的主要疾病是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气管异物阻塞和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大多数为呼吸困难、伤口出血、皮下气肿和肺部感染等现象。

2 研究方法

2.1 手术过程:临床中对这108名患者均进行气管切开术,按照常规步骤使气管完全暴露后注入3毫升的盐酸利多卡因麻醉剂,然后在气管上切开一个小口后插入金属气管套管,然后用缝合线将皮肤和气管的切口边缘进行缝合,整个手术过程都必须在心电监护下操作。等到手术结束后拔出气管插管,用合适的气管套管取代。

2.2 临床护理:首先,保持病床急救设备的齐全和正常使用,应该在患者病床的合理位置放置氧气机、吸引器、导尿管、气管切开器械和急救药品等,避免患者出现突发事故后出现急救不及时而导致的死亡。其次,要时刻保持患者气管套管的通畅,护理人员应该使用吸收器来经常对患者吸痰,对于痰多患者应该使用少许生理盐水和糜蛋白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呼吸道,从而使患者痰液得以稀释后便于吸出和咳出;然后每天对内管定时清洗和蒸煮消毒,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但是,在手术后一周内的患者不能更换外管,由于气管的前软组织在一周内无法形成窦道会导致再次插管时操作困难而造成意外。此外,护理人员应该保持病室的温度和湿度都处于最为舒适的状态来确保患者能够时刻保护下呼吸道呼吸通畅。为了防止伤口由于痰液的污染而出现炎症感染,护理人员应该每天至少给患者换一次药,如果患者已经被感染则应该适量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消炎杀菌。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患者的外管是否脱出,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患者发生窒息死亡。最后,在患者康复进行拔管时,护理人员应该在确认患者呼吸道没发生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消除,且患者的身体状况出现好转后才能进行拔管,在拔管前要先进行堵管后再拔管。

3 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中,108名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24名,其余均在手术后症状得以消除,呼吸系统均恢复通畅。这24名并发症患者多数出现为皮下气肿6例;气胸和纵膈气肿3例;出血患者4例;拔管困难2例;气管食管瘘1例;伤口感染6例;管插管移位2例。这24名并发症患者在通过医生的治疗和医院的护理照顾下病情均得到显著的好转,只有1名患者由于抢救失败死亡。

4 讨论

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急诊手术,其主要辅助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突发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现象,帮助患者消除由于异物阻塞引起的上呼吸道呼吸困难,而且还对由于下呼吸道分泌物发生潴留导致的呼吸衰竭有着重要的急救作用,防止患者因为呼吸系统障碍而发生的窒息死亡,是临床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当患者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突然昏迷和神经性麻痹时,切开患者的气管并插入气管插管后能够清除干净气管中的痰液,从而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该技术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也不断得到完善,逐渐成为医院众多科室中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在气管切开术中手术医生如果操作不当或术后的护理工作做的不到位,切开后的气管将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这108名患者在经过气管切开术的治疗后84名患者在医院的护理下得到很好的治愈,整体治疗效果较好;不过还有24名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首先,皮下气肿是该手术最常发生的并发症,其主要由于气管前软组织分离过多、气管切口内管比外管长和切口缝合时过紧而造成的,该病在几天后会自行吸收,所以不用进行紧急处理;气胸和纵膈气肿是由于气管暴露气管时向下分离过深导致胸膜损伤,然后造成气胸,该病较轻的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而气胸严重则会引起窒息死亡。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气胸症状时应及时对胸膜腔进行穿刺,然后抽除气体。在手术中伤口会出现少量出血,此时应该进行压迫止血,如果血量较多则检查伤口并进行结扎。其次,拔管困难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损伤到气管的环状软骨,然后引起声门变狭窄,手术感染也会使气管肉芽组织增生后造成气管狭窄,如果插入的气管套管偏大时也会引起拔管困难等症状,对于拔管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CT和气管镜等设备进行检查,分析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处理。此外,气管食管瘘并发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主要由于气管呈负压状态,然后引发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突出,然后在进行手术时很容易损失到气管后壁造成管瘘,轻者能自行愈合,严重者则应该进行修复手术。伤口感染也是本次研究中出现最多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气管在切开后很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感染,尤其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最为常见,但是由于患者切口是开放性的,因此一般都能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抵抗细菌,不需要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只有当患者的伤口发生蜂窝织炎时才应使用适量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气管切开术对与患有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起到很大的帮助,在通过对呼吸道进行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愈。然而本次研究中还是存在患者在手术后产生并发症,其发病的原因主要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其中医生的操作和医院的护理工作是影响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手术医生应该在术前对该手术进行了解,熟悉手术部位的具体结构并严格进行规范的手术操作,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应该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避免意外的发生;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对术后的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不仅要给予基本的临床护理和疾病护理,而且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安慰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对待疾病和配合医生的治疗。

[1]杨杭.气管切开术并发症32例临床分析及处理[J].当代医学.2012.18(05)[2]:管 芳 党楠楠 马莎.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03)

[3]张虹 王永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01)

[4]张素英.小儿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03)

[5]吴玉叶 黄云香 许凯声.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09.07(10)

猜你喜欢

气肿气胸套管
损伤套管引起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异常分布特征分析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