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2013-08-15刘青梅
刘青梅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中心卫生院 811999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以医院为基础,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使患者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康复的方向发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健康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认可。门诊因其流动性大,就诊人员及其家属对医院的需求不一致性,加之患者自身病情的轻重缓急不一,因而无法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在门诊健康教育中更能体现出一名护理人员良好的沟通技巧。掌握了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现就护士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浅谈几点。
护士应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和情绪修养,在语言上多使用"请"、"您"等用语,不要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带给患者,注意外在形象,着装整洁,举止端庄,面带微笑。良好的举止和适度的肢体语言是进行沟通的关键,恰当的运用手势,会增强传出信息的清晰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信任感,便于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在门诊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要因人、因病、因情况实施健康教育。结合健康教育处方,有什么样的病,就应以该病的防治宣传为主要内容。同时,积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一些卫生科学常识,自我保健措施。充分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健康教育内容要简单,易于理解,有吸引力。对待病人态度要和蔼,并能充分结合各科特点及病人的病情心理特点。在回答病人关心的问题时,应耐心,多用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来回答复,避免重复啰嗦,增加病人的急躁情绪。门诊各点应分工合作,环环相扣,这样才能共同顺利完成整个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的普及,保证各个环节不留盲点和空白点。
特殊患者特殊对待。比如:在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语速要慢,吐字要清晰,就所关心的重点问题应重复几遍。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护士要多察言观色,主动提供服务,可以帮助无陪护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取药,详细交待用药方法、饮食指导及复查时间。这样可以赢得患者的信赖,融洽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病人健康教育方面,护士与病人的交流对护士来说是一种艺术,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病人沟通交流的基础是尊重病人,沟通还要抓住、抓准机会,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也要寻找并把握不同的沟通交流契机,使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交流自然更加容易,进行健康教育更有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总之,因其门诊工作的特殊性,有效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其实是门诊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护士通过使用体态语言,富有同情心的语言,恰当的询问等可以缩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更自然容易,进行健康教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