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甲酯栓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3-08-15帕提古力阿布都热合曼米日古丽牙生
帕提古力·阿布都热合曼 米日古丽·牙生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新疆和田 848000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宫收缩乏力是通常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据相关文献报道,70%的产后出血均由子宫收缩引起[1]。随着剖宫产率的日益增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因此对于产后出血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卡前列甲酯栓作为有效增强子宫收缩的药物,对于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良好,因此本文就该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08例,年龄为20-3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8.0±2.0)岁。产妇高危因素为巨大胎儿45例,羊水过多20例,胎盘早剥15例,前置胎盘17例,双胞胎11例。随机将108例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产次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产妇均给予硬膜麻醉联合腰麻,并根据剖宫产常规手法进行手术,观察组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对其宫体立即注射20IU缩宫素,并于其舌下给予1.0mg卡前列甲酯栓含服。对于对照组的产妇于其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20IU缩宫素[2]。
评价标准:对产妇术中与术后的出血量进行计量,测量方法采用计量法与称重法。并对产妇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3]。
统计学方法:对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 果
出血量:对本文108例产妇的产中及产后出血量进行分析可得,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中及产后出血量对比
不良反应:对本文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可得,两组产妇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6例患者出现恶心、乏力的症状,但因症状较轻未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即自然缓解。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心率加快,未经处理即较快好转。
讨 论
产后出血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产后出血的致因较多,但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子宫收缩的机理在于前列腺素与内源性缩宫素的释放,但由于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达,使得剖宫产的几率逐年上升,因此产妇在生产后子宫下段形成不良,导致其对于缩宫素的刺激敏感度低,从而增加产后出血量[4]。
缩宫素是临床上常用的预防与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药物,其能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促使出血量降低。但由于个体差异性,不同产妇的子宫对于缩宫素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给予缩宫素后的效果参差不齐。卡前列甲酯栓又被称为卡孕栓,具有前列腺素的活性,对于子宫平滑肌具有非常明显的促兴奋作用,使其收缩增强。由于卡前列甲酯栓作用时间长,活性强,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支持。根据本文研究显示,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治疗的观察组其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说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卡前列甲酯栓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长效的维持子宫收缩,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无痛苦,给药途径方便,多项研究表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1 王萍.卡孕栓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医学论坛杂志,2005,26(1):33 -35.
2 李微,黄辉.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3):141.
3 侯雪凤,姚海风,张晶.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5(1):170 -171.
4 Arias F.Pharmacology of oxytocin and prostaglandins[J].Clin Obestet Gynecol,2000(43):455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