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2013-08-15袁凯萍
袁凯萍
易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000
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出现严重心脑肾并发症,因此临床必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有效控制血压,防止病情的进展。硝苯地平是钙通道阻滞剂之一,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目前两种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笔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1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及分型标准,排除心脑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7.3±2.4)岁,病程2~15年,平均(5.8±1.4)年。对照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57.9±2.7)岁,病程 3~14年,平均(6.2±1.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次,1次/d,治疗2周后若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将剂量增至60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厄贝沙坦7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
疗效判断标准[1]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且血压处于正常水平或舒张压下降>20 mmHg及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n(%)]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轻微的头晕、恶心症状停药后自行缓解。
讨 论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防止病情的进展。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其可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达到降低动脉压的效果,且不影响心、脑、肾的血流量,能够很好的保护靶器官[2],因此目前在临床治疗高血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但单一用药治疗时约60%的患者可达到目标降压,没有一种药物可有效的用于所有患者,同时单一用药剂量大,副作用多。因此,合理的联合用药可增加降压效果,同时减少降压药物不良反应[3]。
笔者在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不会影响到治疗效果,患者的耐受性较好,这与文献[4]报道结果相一致。厄贝沙坦作为一类非杂环类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通过高特异、选择性地阻断与控制血压、体液、电解质平衡有关的AT受体亚型,产生扩张血管,改善心室及血管的重塑,抑制醛固酮,排钠储钾,从而达到降压作用[5],且对正常昼夜血压节律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于兰凤.小剂量基础药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使用情况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30):6578.
2 常雪燕.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619-620.
3 秦海坚.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1):136 -137.
4 李晓岩.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6):1757 -1758.
5 曾庆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13,48(1):2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