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2013-08-15赵莹
赵莹
平凉市人民医院 甘肃平凉 744000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04年~2008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糖尿病协会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史均在5年以上,服药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且无服用二甲双胍的禁忌症,共60例,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2+6.25)岁。所有患者标准体重休息状态计算每日摄入热卡,按碳水化合物占总热卡50~60%、脂肪占30%、蛋白质占20%进餐,并均接受了糖尿病知识教育。两组病例间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方法:①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组,观察对象为30例;B组为对照组,即胰岛素组,观察对象为3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②实验方法:A、B两组观察对象均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胰岛素制剂的选择:均采用为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灵3PR皮下注射。其中A组加服二甲双胍0.25g三餐后服用。血糖达标值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7.8mmol/l,并持续至少1周为临床达标标准。两组患者总观察日为3个月。
结 果
血糖结果:两组最终都能达到相同的达标血糖值,两组血糖在治疗前经方差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血糖方差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整个治疗期血糖位数不同,A 组为 6.3,B 组为7.2,经非参数的秩和检验,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达标血糖值的平均治疗日:两组临床高血糖控制的平均治疗日。
t=10.2,P <0.01,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较单用胰岛素缩短了总治疗日。
胰岛素用量:t=2.3,P<0.01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较单用胰岛素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
体重的变化:t=1.5,P<0.01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较单用胰岛素减少了患者体重的增加。
讨 论
胰岛素抵抗不但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同时还与相关的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所以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1],既可以降低糖尿病人高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损害、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同时又可以在改善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降低其病死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2]。此外,胰岛素抵抗还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的根本原因是体内胰岛素的效应器出现了问题,如不彻底修复胰岛素的接受器而单纯的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是无法从根本上治疗胰岛素抵抗的[3]。因此,直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近来倍受关注。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在提供良好血糖控制的同时,没有明显的体重增加。不增加肥胖或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胰岛素水平,但可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提示不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功能而降低血糖,而是通过促进葡萄糖氧化,增加肌肉、肝脏和脂肪的糖原合成和脂肪合成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来降低血糖。
研究提示,二甲双胍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20% ~30%,增加葡萄糖利用达15%~40%。
1 卢红云.瘦素受体基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0,23(5):322~324.
2 范爱红,陈燕,等.男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瘦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6(1):21 ~22.
3 王锐,孙立军,尹福在.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临床荟萃,2007,22(7):494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