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2013-08-15马红梅邢彦平徐锋
马红梅 邢彦平 徐锋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06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普遍认为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部分患者有噬酸性粒细胞增多。激活的炎症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包括白三烯B4、白细胞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和其他介质。这些介质能破坏肺的细胞结构和(或)促进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除炎症外,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也在COP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可导致肺部炎症,吸烟能诱导炎症并直接损害肺脏,COPD的各种危险因素都可产生类似的炎症,从而导致COPD的发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常源于细菌感染所致,病毒在其发生、发展中也起一定作用,可造成呼吸系统和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病毒变异和耐药增加,使病情难以控制。我院近年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120例均为沧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 55~80 岁;平均(61.10 ±7.21)岁;对照组60例,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52~76岁,平均(61.12±12.35)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抗生素、止咳平喘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0d为1疗程。
疗效标准按照文献疗效标准执行[2]。显效: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发绀、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血气指标正常。有效: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发绀、哮鸣音等症状、体征减轻,血气指标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恶化。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两组肺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比较,#P<0.05。下同。
组别 FEV1.0(L/s)FEV1.0/FVC(%)C反应蛋白(mg/L)治疗组(n=60)治疗前 1.64 ±0.34 0.52 ±0.16 40.61 ±51.68治疗后 2.19 ±0.27*# 0.73 ±0.14*#18.35 ±23.53*#对照组(n=60)治疗前 1.65 ±0.33 0.51 ±0.12 34.48 ±40.28治疗后 1.88 ±0.37 0.60 ±0.12 16.55 ±23.41*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见表3。两组治疗后PaO2、PaCO2和pH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
组别 PaO2(mmHg)PaCO2(mmHg)pH治疗组(n=60)治疗前 72.84 ±8.32 66.23 ±14.30 7.24 ±0.8治疗后 88.13 ±5.32*# 33.29 ±13.72 7.40 ±0.04*#对照组(n=60)治疗前 57.02 ±11.90 61.60 ±16.51 7.22 ±0.07治疗后 67.62 ±13.71* 38.99 ±16.09 7.39 ±0.03*
讨 论
COPD是具有气流受限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且呈进行性发展。其主要病理学特点是气流的持续性、非特异性炎症,伴有肺功能进行性损害。反复急性发作加剧了病情的进展。研究证明,CRP为重要的炎症递质参与了COPD气道的全过程,并与中性粒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免疫失衡,促使COPD气管炎症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气道结构的重塑和气流受限的进行性加重,是AECOPD重要的发病机理之一。急性加重期感染易反复发作,由于该类患者长期间断使用抗生素,使细菌耐药增加和细菌变异,继发真菌感染,单独应用抗生素很难达到理想疗效。COPD急性加重期常伴有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下降,而痰热清对其改善有显著作用,其机理是其在阻抑内毒素导致的炎症级联反应的同时也改善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血流状态,减轻急性肺损伤[3]。用传统的抑菌评估方法衡量,痰热清的最小抑菌浓度与青霉素相差8250倍,但当细菌形成生物被膜(biofilm,BF)时,痰热清则对BF内的细菌有很强的杀伤能力,且有效浓度远远低于该药的血药浓度,这也可以解释该药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的抑菌评估结果相左的原因[4]。
COPD属中医学"肺胀"、"喘证"等范畴,急性期多属痰热阻肺。痰热清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用于中医学痰热阻肺症。此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辨证的前提下,针对病机及中药药性,遵循"君臣佐使"配伍原则,针对患者的证或病,达到"整体综合调节",实现"标本兼治",共奏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5]。
本观察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提高疗效,与文献基本一致[6],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3 李澎涛,张娜,朱晓磊,等.痰热清注射液抗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学,2005,40(7):518 ~522.
4 Yi Wang,Tao Wang,Jianjing Hu et,Anti~ biofilm activity of TanReQing,a Traditinal Chinese Medicine used for then treatment of acute pneumonia[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1,(134):165 ~170.
5 王贵勤,赵永恒.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04,147.
6 石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40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