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患者治疗前后检测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

2013-08-15刘红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肝抗原

刘红娟

湖南省岳阳市爱康医院检验科 414000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众多,研究乙肝治疗的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抗病毒治疗乙肝是当前治疗乙肝的主要手段,有报道称,乙肝患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被得到抑制,但是,此方面研究并不是很多,所以,我院对60例乙肝患者展开研究,在治疗前后,监测乙肝患者的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的变化,具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随机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区间34~61岁,平均年龄42.21岁。通过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乙肝诊断标准。对照组为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人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区间32~62岁,平均年龄43.29岁,抗 ~HBe、抗 ~HBc、HBsAg、HBeAg均为阴性,抗~HBs阳性。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方法:5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有28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患者22例。对照组健康人不参与治疗。

检测方法:①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志物HBVM,选用上海复星长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并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检测。②使用PCR检测HBV~DNA,检测技术为多聚酶链反应PCR,依然选用上海复星长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阳性标准为HBV~DNA病毒数≥103copies/ml,阴性标准为HBV-DNA病毒数<103copies/ml。③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常规复苏PBMC的方法。事先准备包被有IFγ-1单克隆抗体的96孔,让后将5×103个细胞/孔将细胞放置其中。设置阳性阴性对照孔及实验孔,并设置两个复孔。阳性对照孔加入刺激物植物凝血素PHA,最终浓度是0.2μg/L;阴性对照孔不加入刺激物;实验孔加入 HBcAg、HBsAg、HBeAg,浓度是 5μg/L。并在5%CO和37℃下孵育24小时。第2天将细胞丢弃,并使用浓度为0.05%Tween20的PBS进行6次洗板并拍干。放入PBS稀释生物素化的IFN-1多克隆抗体(1:1000),在放置在温室里3小时后,再6次洗板。将显色液加入,直到阳性对照孔出现的斑点较深且大小适宜时显色停止。弃掉显色液并洗板2次后风干。使用ELISPOT读板仪读板,阳性反应为阴性对照孔2倍以上。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资料计数为±s,使用t对数据间的差异进行检测,资料数据显示比率为百分率,使用X2比较组间差异性,若P<0.05视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患者治疗前的所有HBV-DNA>104拷贝/ml数据,经过3个月后,有51例患者的HBV-DNA水平降至正常范围以内。详细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治疗前HBV特异性抗原蛋白的反应频率

表2 治疗前后HBV-DNA变化

讨 论

目前研究认为,慢性乙肝患者完全丧失出现HBV特异性T细胞的功能障碍,但具体机制尚不非常明确。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外周血检测中能够检测到乙肝病毒特异性CD8+细胞,并且同HBV~DNA浓度成反比例变化[1]。

研究中发现,患者治疗前通过对HBV抗原蛋白进行刺激,结果在HBcAg、HBsAg、HBeAg方面均无反应,或者只产生一种或两种反应,并且强度一般,这说明患者机体已经无法通过自身抗体清除病毒,所以,HBV特异性T细胞反应对于检测慢性乙肝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作为检测乙肝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1 Fislcaro P,Va/dattac,Bonl C,et al.Early kineticsof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during hepatitis B vJtus infection Gut,2009,58(7):974082.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肝抗原
乙肝知多少?——带您走出乙肝误区!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