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自我安全防护

2013-08-15刘桂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紫外线噪音器械

刘桂兰

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342500

职业危害

生物因素:消毒供应中心是集中处理医院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的特殊部门,接受医院各科室回收的医疗垃圾及器械,回收的器械中有大量的微生物污染,特别是被病人感染的血液、体液物品。护士在每天回收、刷洗、包装过程中,必须暴露于这些感染因子中,别是剪刀、缝针等锋利的器械,更是容易划伤工作人员,导致污染物直接与血液相接触,易通过血液、体液感染病毒,潜在感染疾病的危险。

化学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化学方面的危害因素主要来自日常消毒操作,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高效热源灭活剂、多酶洗液、除锈剂等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均有不良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对人体的眼睛、皮肤,黏膜、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可引起皮肤过敏,支气管哮喘,头痛等。同时,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需要经常对空气、超净台、地面、墙面等进行消毒,对于一些特殊的物品,比如从病房送回的物品,还需要采用特殊的消毒手段处理,才可以废弃。

物理性因素:高温、高湿、噪音等是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具有危害性的物理因素。高压灭菌器、超声清洗机,大功率排风扇以及清洗器械的流水声等产生噪音,长期反复在该噪音环境中工作,工作人员易引起烦躁、易怒、疲劳、头痛、听力减退等症状。同时,潮湿是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因素之一。高温灭菌锅消毒完成后释放大量蒸汽,温度极高,湿度极大,这些都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更大。这些噪音、高温、粉尘、锐器刺伤、紫外线照射、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等都对人体有危害。

安全防护工作

物理性有害因素的防护:供应室护士接触尖锐物应用持物器,尽量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在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供应室工作人员尽量减少进出消毒房间的次数。若有急事需要进入时,应先将紫外线灯关闭或佩带防护眼镜后方可进入,禁止裸眼直视紫外线灯,以免灼伤眼睛。如灼伤眼睛,应立即滴注消毒眼药水,闭目休息。器械回收后分拣时应细致、认真,将缝合针、刀片、锐器逐一挑出,单独处理,戴防护手套,不可用手直接触摸,还应选择加厚、耐用型手套,手套出现破漏时应及时更换;刷洗器械时要戴双层手套、眼罩,穿防水围裙、隔离衣。另外,刷洗器械时速度应避免过快,发生针刺伤时应将血液挤出,及时处置伤口,做必要的检查、预防工作,并及时上报院感办登记备案。

生物有害因素的防护:回收物品均有传染性,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清洗手术器械等物品时按标准做好自身防护,物品分类放置于防渗漏防刺的密闭容器中运输,特殊感染的化学物品应遵守先消毒~清洗~消毒原则。在处理锋利刀剪针的时候,要格外小心,针头、刀片用持针器取下,分开放置,冲洗时针尖、刀锋朝下,避免刺伤。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手被刺破)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流动水冲洗后,用0.5%碘伏消毒。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如被HIV、HBV等病毒污染的利器刺伤,如暴露源为HBV感染者,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如暴露源为抗~HIV阳性,经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如需预防用药,尽可能在1~2h内服用。按要求做好登记、上报院感染科,并定期跟踪检查。

化学因素的防护:供应室护士应了解常用消毒剂的效能、毒性及进入人体的途径。清洗、消毒、保养器械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工作帽、口罩、乳胶手套、防水围裙,必要时戴眼罩,防止各种化学因子对人体造成伤害。若工作人员出现头晕,咽部不适,皮疹,双眼疼痛流泪等症状时,应首先离开配制消毒液现场,并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滴注润洁滴眼液,出现皮疹应服抗过敏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紫外线噪音器械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噪音,总是有噪音!
无法逃避的噪音
跟踪导练(五)6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