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2013-08-15徐利亚何君丽
徐利亚 李 莉 何君丽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儿科 浙江 台州 318000)
惊厥是指刺激引发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而致全身或局部肌群直性或痉挛性抽搐[1]。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好发年龄正是小儿大脑及智力迅速发育的时期,是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大量异常放电现象而使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暂时不随意收缩。高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小儿高热惊厥如不及时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癫痫和智力低下等其他不良后果的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高热惊厥先兆,及时预防和控制惊厥发生至关重要。现将本科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惊厥的病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儿60例,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8例;其中单纯型高热惊厥40例,复杂型高热惊厥20例;初次发作41例,再次发作19例,最多达4次,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均痊愈出院。
1.2 临床症状:典型的高热惊厥最常见于4个月~3岁的小儿。先发热后惊厥,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惊厥发作多在高热的12h内,表现为突然发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
痉挛。惊厥持续在10min之内,不超过15min,发作后很快清醒,缓解后患儿精神正常、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好。患儿多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而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惊厥发作后2周脑电图正常,患儿体格检查和智力发育正常。往往有家族遗传倾向。
2 急救方法
急救护理的原则[2]为:①维持稳定生命功能;②尽快控制惊厥;③处理惊厥并发症;④治疗惊厥病因。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患儿衣领,使之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其口鼻分泌物,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填于其上下齿之间,以防咬破唇舌。必要时用舌钳把舌拉出,以防舌后坠引起窒息。备好吸痰器和气管插管等急救用具。
2.2 止惊药物:选择作用快、毒性小、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常用药物有:①安定:0.25mg/kg静注,1~3min即可生效,必要时20min后可重复1次;②鲁米那:5~8mg/(kg·次),肌肉注射,必要时4~6h重复1次;③水合氯醛:0.5~0.6mg/(kg·次),鼻饲或灌肠;④复方冬眠灵1mg/(kg·次),肌肉注射或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⑤低钙惊厥者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缓慢静脉推注;⑥苯巴比妥,可用于惊厥控制以后的维持治疗,先给予药量每次5mg/(kg·次)肌内注射,然后维持量
3~6mg/(kg·d),分2次用至热退为止。
2.3 脱水疗法:持续而频繁的惊厥发作往往并发脑水肿。因此,适当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是治疗严重惊厥的有效措施。可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推注。
2.4 病因治疗:高热惊厥一般是由感冒、气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在止惊退热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惊厥的复发并使惊厥得到最终控制。给合理有效抗菌素,尽量避免有皮肤试验的药物,避免强刺激,同时避免惊厥时影响试验准确性。
3 护理
3.1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避免空气对流;动作要轻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周围安静,避免不必要刺激,各种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
3.2 加强安全护理:抽搐频繁发作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摔伤,禁止口腔测体温,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以防皮肤感染及意外发生。3.3 备好吸痰器、氧气、气管插管用物及急救药品。
3.4 惊厥发作时,使患儿侧卧,解开衣领及裤带,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牙之间,以防舌咬伤,牙关紧闭时切勿强行撬开。如果有痰液及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影响呼吸时,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出,使用吸引器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而加重病情,并将舌头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头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不畅。
3.5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组织缺氧 惊厥患儿因呼吸不畅,加之耗氧量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脑组织缺氧时,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致使惊厥加重,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鼻导管吸氧法0.5~1.5L/min,面罩法2~3L/min。
3.6 高热惊厥时,应及时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或25%~30%酒精擦浴,温水或生理盐水灌肠等,注意在擦浴时不应擦拭胸腹部以免引起心率减慢及腹泻。对新生儿采用松包法降温。药物控制,惊厥可用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0.5~1.0ml/kg,迅速止惊。不缓解者,则给安定按每次0.3~0.5mg/kg缓慢静脉注入,速度为1ml/min,或保留灌肠。注意安定有抑制呼吸作用。惊厥持续状态可用冬眠灵,对控制高热及止惊效果良好。
3.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暂停现象;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眼球是否凝视或向上翻;观察意识的改变,观察抽搐部位及抽搐的情况、发作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有无诱因刺激等;观察惊厥缓解后神志恢复情况,有无呕吐、皮疹、口腔异味等;观察患
儿口唇、指趾端、甲床、耳垂缺氧情况,并及时作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8 饮食护理:高热使消化功能减弱,致使患儿食欲不振,可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给患儿足够的营养、水分,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足够睡眠和休息。补充水分,以利内毒素排泄,降低体温。惊厥发作时忌给患儿灌药,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危险。
3.9 心理护理:针对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儿,处理操作熟练、准确,取得患儿信任,消除其恐惧心理。说服患儿及家长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使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4 体会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转化为癫痫甚至危及生命[3]。因此,抢救
过程中,全力以赴,分秒必争,积极主动,与医生密切配合是成功急救高热惊厥所必需的,也是减少脑损伤、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 何莉,陈继.β-2内啡肽在复杂性高热惊厥中的作用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66
[2] 马爱军.强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管理[J].中国妇幼保健.2005,2(20):47
[3] 吕炳蔽,张丽娟,张萍.小儿高热惊厥与癫痛关系研究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