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周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启示

2013-08-15乔镜如吴惠敏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周易思政政治

乔镜如,吴惠敏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230000)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评价,有效地组织、调动和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和相关要素,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和整体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1](P1)本文所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特指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通过各种管理职能,优化学校组织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教育管理过程。它是一个既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等的一个动态、完整的系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并且将“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仍存在诸多缺陷,以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华夏大地泱泱5 000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周易》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以阴(--)、阳(—)2种抽象符号的排列组合诠释出深邃的道理,因其内涵广博、包罗万象,故被沿用到多种不同的领域。本文拟从《周易》蕴含的管理及教育思想入手,试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实际,以期优化组织、改进方法、提升效率。

一、《周易》的管理及教育思想

(一)《周易》的管理思想

学界长期以来对于《周易》的性质众说纷纭,大致有几种观点:《周易》是筮书、哲学书、伦理书、史书、管理书等[2](P48)。林忠军先生说:“从管理角度言之,《周易》是一门管理学。”[2](P50)《周易》的管理思想可从“义理”和“象数”2个角度得以体现。

1、“义理”体现出变通、目标等管理思想

(1)《周易》总的思维方式体现出变通管理思想。贯穿于《周易》经传之中的忧患意识、变通意识及整体思想,体现出管理者应具有的“居安思危、灵活应变、顾虑周全”等思维素养。(2)趋吉避凶思想体现管理目标。《周易》的卜筮功能,令其文充斥着“悔、吝、凶、吉、无咎”等断语,映射出鲜明的“预测未来、趋吉避凶”的思想,它们正是所有管理活动的目标。(3)言辞中体现的其他管理哲理。如《乾》卦,讲述了管理者经过“潜龙勿用”的默默无闻,“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努力拼搏,到“飞龙在天”的位高权重,再到“亢龙有悔”高处不胜寒的全过程;传递了一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同时也给予管理者不可刚愎自用的忠告,应时刻保持谦虚,倾听基层声音,方可至“无咎”。再如《泰》卦,表征“通泰”,此卦内卦为乾、外卦为坤,是以“地”处上、“天”处下,《彖》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阐释了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上下一心、精诚团结的管理原则。此外《睽》卦还体现出异中求同的思想,《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只有求同存异,方合“君子”(领导者)所为。最后,《革》卦的“改革”精神启示管理者,遇困境之时须大胆打破旧规,实施改革。

2、“象数”体现出组织管理思想

“中国式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周易管理系统,是一个崭新的兼收并蓄的体系。”[3](P39)它是一个由“整体”与“部分”嵌套而成的动态系统,“整体”是六十四卦生大系统,“部分”是每卦自生小系统。也象征着由多部门构成的集体组织,其运转的法则蕴含管理思想。(1)每卦六爻,初三五爻为阳爻、爻位为阳位,二四六爻为阴爻、爻位为阴位;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则称“得位”、为吉,反之则称“失位”、为凶;每卦二五之位为“中”,阳爻居“中”则称“处中”、“中正”,为吉;若得“中正”或“得位”等吉兆,是谓小系统“运转良好”。(2)六十四卦(大系统),卦与卦之间存在着变化、生克等联系;简单来说,即某卦通过改变动爻、再经“卦变”“连互”“互体”等方式生成新卦,后依据新生卦的五行属性断凶吉,相“生”则为吉,是谓大系统“运转良好”;反之相“克”则为凶,是谓部分运转“状态欠佳”而影响全局的“吉凶”状况。将此理付诸于组织管理,若想使“整体”组织呈“吉祥”状态,则首先小系统(即部门)自身须得保持良好状态,且部门与部门彼此之间亦须和谐共“生”、协作配合,才能使整体组织运转良好、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切忌内斗相“克”、危害全局。

(二)《周易》的教育思想

从孔子、朱熹,到季羡林、南怀瑾,古往今来,推崇《周易》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指不胜屈,《周易》的教育价值不言而喻。《周易》的教育思想除体现于训导人树立自强与厚德的精神品格之外,还具体体现在《蒙》卦之中。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代表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此训意在导人“成才”;“厚德载物”蕴涵着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容品格,实为教人“厚德”;意指培养才德兼备的国家栋梁之才。《蒙》卦是专门论述教育的一卦,“蒙”象征“蒙稚”“启蒙”,昭示的是“启蒙养正”“果行育德”的教育目标。卦象上,上艮下坎,艮为山、坎为水,譬喻人遇困难时的情状;“山下出泉”的意象又喻示“蒙稚渐启”,险难终将被克服。卦义上,“蒙,亨”一语体现启蒙亨通的教育追求;“蒙以养正圣功也”显示“果行养正”的教育目标;“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及“子克家”二句表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4]。除《蒙》卦外,《周易》多处以“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描述,告诫后世: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虽然“小人”所指并非品德低下之人,而是芸芸众生的“庶人”;但“君子”的高尚品格及卓越追求却仍是教育“树人”“崇德”目标之要义。再者,“易”字上日下月,是古人观日月变更交替之象而得,故“易”又谓“变”之意。《周易》讲“变通”,教育方法亦须变通,不可拘泥一格,变通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之一,又是教育活动旨在培养的思维能力,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造性人才”战略实施的必备之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外形势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正面临时代的考验。然而,思政管理尚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当前的思政管理总体状况是:上级管理主要靠文件,各系统(部门)管理基本靠经验[1](P3),缺少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虽然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但目标过于笼统空泛,在实践工作中无法衡量,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不明确,思政工作者积极性不强,工作的完成大多以应付为主,难以发挥出管理的巨大作用。二是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大致可表述为——“党委领导下的多部门负责制”。即由校党委书记或专门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副书记总管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团委(共青团工作)、学工部/学生处(辅导员和学生工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教务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组织部(党员发展及教育工作)、武装部(征兵及入学教育工作)等部门根据分工重点不同相互配合,协同合作。这样的多头管理导致责任不清,在实践中常造成“都管都不管”的问题,违背了现代管理学的“权力与责任应明确”原则。另外,管理模式缺少监督评价机制,工作呈单向态,缺少控制、评价、反馈等环节,使管理系统僵化,难以进步创新。三是对教学效果的关注不足。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5](P4)。但不少教师对于思政理论课都是敷衍了事,教学方法上以机械式灌输为主,教学内容空洞,课外实践活动也多流于形式。通过这样落后的方式,很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内化到学生心里,思政理论课也只能沦为修学分的“应试课”。管理者没有给予思政教学足够的重视,主渠道不通畅,思政教学的实效性难获提升。

三、《周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启示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现代价值,借鉴《周易》,从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组织机构4个方面,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的活力。

(一)《周易》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指导思想的启示

《系辞上传》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是万物的本源和核心,也是《周易》的最高目标——“和合”,即“保合太和”。余敦康曾道:“以‘保合’之功不断调控并使之长久的就是‘太和’,即最高的和谐。”[6]中华民族历来重“和谐”的观念概源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也应该确立“太极”的指导思想,它既是思政管理工作的本源,亦是目标,从全局的高度上指导思政工作。

高校思政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并培养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简言之,目标就在“育人”二字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恰能很好地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人”的和谐,包括学生、教师、思政管理者及其他校内工作人员,通过思政管理,使主体“人”实现自身身心和谐、德智和谐、彼此间关系和谐、状态和谐,只有重视人的作用、理解人、尊重人、泛爱众人才算做到以人为本,这是做好思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此3者亦皆是在谈和谐,即整体的和谐、局部间的和谐以及现在与未来的和谐。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周易》的一个“易”字道出了它的本质,就是“变”。《周易》的思维是动态的,认为世间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系辞下传》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不断地变化创新,事物方可通达、长久。现今的高校思政管理缺乏创新,管理者不可忘记发展创新这一要义,只有顺天而为、因时而动、推陈出新,才可永葆其生机,达成目标。总而言之,“和谐”与“发展”应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它们源自《周易》,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

(二)《周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启示

《系辞上传》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要想拓展事业,必先具备高尚的道德。《乾·文言》道:“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即仁、义、礼、信。《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君子应当用广博的胸怀包容成全他人。《乾》《坤》二卦一表天一表地,位列六十四卦首,乃《易经》门户。由此足以看出,崇尚道德乃《周易》要旨,地位居于其他一切谋论、方术之上。另一方面,《周易》处处言及“君子”与“大人”,概以个人视角谈政治、民生、自然,从国家到世界寰宇,一切皆由人为。看似是教人成就大业,实则饱含深意,因其唤醒人们家国天下的意识。“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无不认真研习《周易》,这部名列“五经”的古典文献,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经邦济世人才。”[7](P20)很难说是他们成就了《周易》,还是《周易》成就了他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家国天下的思想和责任,这些人绝无可能贡献卓著、流芳千古。

反观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行塑造、理想信念的培养方面尚显不足。枯燥抽象的理论教学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不能结合生活实际而因材施教是思想领域教育的硬伤。多年来一味看重分数的应试教育也使许多学生自我中心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对他们来说,国家民族的繁荣复兴、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他人或集体的利益得失,概与自己相关甚微。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亟待丰富。以古今中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实例,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爱国意识、政治素养和高尚的道德。作为思政管理者和教师,首先自己要具备以上素质,才能言传身教。这对国家民族的意义重大,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5](P3)

(三)《周易》对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启示

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欠佳,教学方法不当难辞其咎,在这方面《周易》给管理者的启示有三。

1、态度。《周易》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大势力构成,称为“两仪”。它们矛盾又统一,在相互的矛盾运动中中合、衍化、生息,诠释出世间万物的变化之理。虽然阴阳相对,但《周易》所强调的并不是它们的对立,而是对立之后进一步的主中(综合),这种“综合”的或“中”的力量,是和谐的力量[8]。《泰》卦象征吉祥,卦象上坤下乾,喻示天地交感,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交感平衡协调故而为吉。处在上位的要放得下身段,处在下位的也要主动应上,才能达到“中”的境界。做管理者或者做老师的处于上位,应放下身段,谦和应下,尊重和倾听下位者;被管理者或学生处于下位,也应当积极响应、主动求教;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志向一致,这样的管理或教学活动才是和谐的,正所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2、取材。《周易》哲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观察、体验、认识宇宙的过程。《系辞传》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对于高校思政管理者,应做到明察校内外环境情势、体察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思政工作的进展反馈等,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高低就在洞察“俯仰”和“远近”之中。多年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仍然以灌输式为主,《周易》取材于实物的思想留给思政教师的启示就是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抽象的理论讲解需配以易于理解的身边实物、实例,才可能实现教学效果。

3、时机。《周易》的思维是动态的,认为世间处处充满运动变化,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观察、寻找并把握时机正是其卜筮的价值所在。在高校思政教学环节,把握好时机亦颇为关键,不可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和内容应付教学工作。《蒙·彖》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九二处下卦之中,犹沿亨通之道“治蒙”而能把握适中的时机[4](P42)。当学生产生兴趣或兴奋点、情绪波动或谈论话题涉及学生自身利益时,都是良好的教育时机,抓住这些时机并现身说法,教学效果当事半功倍。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观察、敏锐捕捉学生心理思想动态,认清社会大环境的潮流趋势,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四)《周易》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的启示

《周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以太极为中心,通过阴阳两仪交互生出四象,四象又生八单卦,八单卦重叠组合生出六十四别卦,每一别卦都有明确的主题。其排列顺序(通行本)是以《乾》《坤》两卦为首,象征天地合万物生。后接《屯》《蒙》二卦,象征事物初生脆弱易夭,需待启蒙庇护,最后以《既济》《未济》卦结尾。《既济》卦名的取义,是借“涉水已竟”喻“事已成”,象征一个周期的结束。但六十四卦并未就此终结,《序卦传》道:“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未济》处于六十四卦之末,是借“未能济渡”喻“事未成”,象征重新开始。这样的排列顺序蕴涵着一个哲理:没有什么事物是穷尽完美的,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变化永不会停止;成功的背后可能隐藏危机,失败之中也一定含有希望;一个周期的结束必然伴随另一个周期的开始,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故而《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

上文已谈及现在国内高校思政管理在组织结构和职能分配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周易》求得一些改良之法:①《周易》每一卦都有明确的指象和主题,不复重叠。高校思政管理机构亦当如是,诸部门权责应划分清晰,实现无缝焊接、直线领导,提高运行效率。②《周易》“一生二、二生四,四变八,八八六十四”的金字塔派生结构值得借鉴。思政管理部门机构可适当精简,或设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管理学校一切思政工作,而不是多部门“共管”,提高运转效率;将所有其余各部门中负责思政工作的人员抽调并加入该部,保证原有工作状态不变;思政管理部由分管思政工作的校长或书记直接管理,以保障其地位。③如同《周易》的自循环系统一般,思政管理系统也需要循环再生,评价反馈机制就是系统的“再生”力量。没有评价反馈,组织易呈僵化,亦难言创新。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故而可增设评价反馈机制或专职部门,同样由主管思政管理工作的校领导或书记直接分管。在管理过程中及时掌握各方信息(如社会动向、学校时事、教学进展、教师和学生心理等),参与过程控制和协调;并在课程或学期结束时通过调研、走访、互联网等途径吸收反馈信息,整合后直接向领导提出改革发展意见,在下一个管理或教学周期中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改良后的高校思政管理系统将成为专职、独立、循环的可再生系统,管理效率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都将获得改善提升。这是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步伐,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传承与发展,兼具双重意义。

[1]赵志军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林忠军.从《周易》二重性质谈《周易》是古代管理学[J].中国哲学史,2005(3):48-52.

[3]刘大伟.周易理念与管理之道[J].周易研究,1992(1):39-46.

[4]乔镜如.《周易·蒙》教育思想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2(9):39-4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5.

[6]余敦康.《周易》的核心思想——余敦康先生[EB/OL].[2010-06-09].http://blog.163.com/rmdxgxy_king/blog/static/1642451212010595258394/.

[7]唐明邦.太极思维方式与东方管理原则[J].孔子研究,1993(4):20-54.

[8]辛 翀.易学与科学——丁超五科学易学思想探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周易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甜甜的“蝴蝶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