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家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2013-08-15张婉霜

文教资料 2013年33期
关键词:上海古籍出版社道家知识分子

张婉霜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正如人们一般所承认的那样,儒家观念和人物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和精神世界的影响,悠久而又巨大。但同样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同儒家具有对立或紧张关系的道家,在塑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和精神生活方面,也发挥了儒家所不可替代的“独自”功能。李约瑟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德效骞说得好:‘儒家思想一直是成功者或希望成功的人的哲学。道家思想则是失败者或尝到过失败的痛苦的人的哲学。’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以及对《道德经》中悖论式的‘无欲’的话的体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①

如果没有道家观念和人物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和精神生活就很可能是单调和枯燥的。恰恰是道家的观念和人物,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提供了浪漫情调、诗意性、逍遥自适、隐逸超脱、冷眼旁观和尖锐批判等智慧。

一、隐逸性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家是“入世”的,道家是“出世”的,不过也并不绝对。按照王国维的说法:“我国春秋以前,道德政治上之思想,可分为两派:一帝王派,一非帝王派。前者称道尧、舜、禹、汤、文、武,后者则称其学出于上古之隐君子,如庄周所称广成子之类。或托之于上古之帝王。前者近古学派,后者远古学派也。前者贵族派,后者平民派也,前者入世派,后者遁世派也。非真遁世派,知其主义之终不能行于世,而遁焉者也。前者热情派,后者冷性派也。前者国家派,后者个人派也。前者大成于孔子、墨子,而后者大成于老子。”②王国维虽然是从儒、道思想之不同立论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入世”与“出世”或者“仕”与“隐”的两种不同类型。

在中国的历史上,隐士层出不穷。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所谓“逸民”、“隐者”的记载,所以隐士现象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从《后汉书》开始,正史中专设《逸民列传》,记载了各朝各代著名的隐者。他们自恃清高,不屑世故,淡漠仕途,虚静养真,笑傲王侯权贵,常发惊世骇俗之论。他们的思想与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老子是“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老子,隐君子者也。”也称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可见,归隐山林、隐而不仕是老庄和老庄型隐士的主要思想特征。

大体来讲,道家主张出世修隐,以保全个体生命价值。何以保全?最好之法莫过退出社会纷争,回到超功利、反智的生命状态中,以求精神的超脱。具体表现为无为、清静、不争,独享天地自然之和谐。正所谓“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③

作为知识分子的庄子,从一个小官到后来的彻底隐居者,拒绝高官厚禄,追求个人的性情和尊严,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样板”,并迎来了许多后继者和效法者。至魏晋,社会政治混乱无序,天下“士人”多故,“隐居不仕”蔚然成风。下面以陶渊明为例,具体地看一下。

陶渊明早年“游好在六经”,经时隐时仕的矛盾生活之后,最后“绝仕”走向“退隐”,庄子道家的精神终占上风。决断的直接促成因素,是他拒绝向一个小小的督邮施礼。仕途所带来的精神痛苦远远超过了物质生活条件的困苦,终于,他找到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使他从仕途中彻底解放了出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④陶渊明的“隐逸”,实在自我调适中作出的选择,也是在“世间”田园中完成的精神超越。

二、自由性

如果说道家在政治上的自由观念,主要是由老子道家建构起来的,那么,道家在精神领域中的“自由”取向则主要由庄子道家所代表。

在《逍遥游》中,庄子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无为”思想,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战国中期,政治混乱,战火连绵,在动荡中人们的生活十分痛苦。庄子无力与现实抗争,但又要寻找安宁的所在。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的,人生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欲望,这便成了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比如一飞九万里的大鹏和御风而行的列子,看似自由,但大鹏若是没有如“垂天之云”的翅膀和大风,列子没有可御行的风等外力的帮助,也不可能自在地活动。毕竟万事万物生灭运转,并不以人类的意志而改变。既然“有所待”,就仍然是不自由的。因此,人要在“客观世界”中不受外物约束,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中,可以通过修炼和对“道”的体悟达到对一切限制的克服和解脱,可以从容自由,可以无拘无束,正如《外物》篇所说:“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胞有重阆,心有天游。”⑤如果不能在“心灵”上超越,就不能“游”:“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⑥

概言之,庄子的“游”和“逍遥”,旨在克服各种“异化”,摆脱各种“限制”,在精神世界中达到与“道”相合的高度:“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⑦

庄子以“游”和“逍遥”确立的独特的“精神自由”、“精神乐园”、“精神故乡”,极具诱惑力,不仅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营养,而且塑造了其“自由”性格。如果说孔子儒家满足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功名的、人事的、严肃的和现实的需要,那么,庄子道家则满足了他们浪漫的、从容不迫的和悠闲适意的要求。孔子儒家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带进秩序之中,使他们满腔热情、经世致用、立功立名;但他们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庄子道家就把他们从秩序中接过来,消除他们的郁闷和创伤,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下面以李白为例,具体地看一下。

少年之时就被天台的司马承祯看出有“仙风道骨”,并且从小就受过道家思想熏陶的李白,曾经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但是,儒家的“经世之志”也曾影响过他,使他关心政治、积极参与,从他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看出他对投入政治的自信。最终的结果出乎李白的意外,他在政治上很快就“失意”了,使李白潜意识中的道家情怀迸发出来。就像陶渊明那样,在经历仕途的体验之后,李白开始重新发现自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的道家情怀, 就是自由的 “漫游”——“游玄”、“游仙”、“游山水”、“游酒”。“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是“游玄”,“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下途归石门旧居》)是“游仙”,“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题元丹丘山居》)是“游山水”,“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是“游酒”。正是在这些“漫游”中,李白回到了“自我”。

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类型,从根本上怀疑儒家的正统价值和秩序,他们不能忍受非合理的社会政治现实。但是,他们又不愿或无法改变“社会现实”,于是他们以不合作、以洁身自好的方式,一方面对“尘世”表示抗议和不满,一方面又抛弃尘世,寻求“个人”的乐趣和诗意性。他们漫游于客观的自然山水中,梦游神仙,沉醉于酒的海洋,通过对象物摆脱世俗的一切诱惑和束缚,达到超越和解放的境界,这种“漫游”的确体现了一种“自由性”。这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的自由,是不受秩序和世俗约束的“性情”自由,是自得其乐的“自适性”自由。

三、儒道互补下的思想进境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揭示了“儒道互补”的意境,认为老庄作为儒家的对立面,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化心理结构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两者思想皆取三代养分,又同处一时代,在思想上有同源性,不过面向相异而已。《周易》本为儒家经典,但许多地方与道家思想更为相近。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道”与“器”只不过是道家和儒家的两个不同面向。同为超越,一个向外,一个向内,两者价值观念虽不同,但超越的目的在于追求人之为人的精神。

入则孔孟,出则老庄。居庙堂之高则忧国忧民,处江湖之远则全生保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正是从道家精神中汲取营养,以道家的境界之道圆融儒家的伦理之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时而处顺,哀乐不入于心,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种精神的平衡点,从而达到了从容自若、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

注释:

①[英]李约瑟,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78.

②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王国维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0.

③郭象注.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3.

④[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集校笺(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91.

⑤[清]王先谦.庄子集解(杂篇卷七).中华书局,1987:241-242.

⑥同上.

⑦郭象注.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4.

[1]辛占军.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王弼注.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郭象注.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关建瑛.与老庄对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6]王国维.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7]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上海古籍出版社道家知识分子
沈曾植著作集出版前史发覆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